京华城案从2024年8月31日柯文哲被捕开始,一路闹得沸沸扬扬。
检方指控他在台北市长任内帮威京集团放宽容积率,从392%拉到840%,造成公帑损失121亿元,还涉及收贿1710万元和侵占政治献金6834万元。
北检在2024年12月26日起诉柯文哲等11人,求刑28年6个月重刑。柯文哲辩称这是政治迫害,强调容积率调整是基于专家意见,不是个人图利。
![]()
起诉后,台北地院于27日凌晨开庭审了6小时多,裁定柯文哲3000万新台币交保,外加居住限制、出境禁止和不得接触证人。检方不服,当天就抗告。
28日高院受理抗告,认为地院理由不充分,撤销裁定发回更审。地院在29日重开羁押庭,检方补证人证词,但法院觉得证据链有缺口,继续羁押柯文哲。
柯文哲的支持者在法院外抗议司法不公,警方维持秩序。
![]()
辩方上诉高院,2025年1月1日高院驳回,维持羁押。检方起诉书列出都审会会议记录,指柯文哲指示放宽标准换献金。辩方提供纪要,反驳是集体决议。
2025年1月2日,地院第三次羁押庭,检方加新证据,但法院认定不足,羁押延长到夏季。柯文哲健康出问题,看守所安排检查,还准他探望生病父亲。
春季进入一审准备,法院传唤前市府官员沈庆京、应晓薇、李文宗,他们否认涉案。检方搜查柯文哲办公室找到献金文件,但链接不上贪污。
![]()
柯文哲羁押期满一年,2025年9月5日地院审视进展,裁定柯文哲7000万交保,外加电子监控。柯文哲妻子陈佩琪于8日缴款,柯文哲走出法院,支持者欢呼,媒体围堵,他说专注打官司。
柯文哲获释后回家休息,次日去医院看父亲,表达对民进党不满。民众党声明称交保证明检方指控弱,检方没再抗告,但表示一审会求刑。
2025年11月,法院决定12月11日展开辩论,最迟2026年3月宣判。柯文哲目前限制住居,活动受限,但政治影响力还在。
![]()
民进党在此案中吃了不少亏,赖清德政府主导检调,但证据链断裂被批草率,未能查明1500万款项去向,只拿210万献金当证据,媒体质疑办案公信力。
民进党内部评估,柯文哲支持者视此为“追杀”,影响2026县市长选举。台北、新北民调下滑,柯文哲可能号召白营票源分裂绿营。赖清德强调“司法独立”,但柯文哲集会抗议指责操控法院。
2025年上半年,民进党推法案,黄珊珊在“立院”附和绿营立场,如预算调整,党内反弹。
![]()
黄珊珊在柯文哲被羁押期间表现低调,只出席“立院会议”,没有积极为柯文哲声援。她与民进党“立委”互动多,共同提案法案,转向迹象明显。
2024年12月26日晚庭审外,支持者质问她这三个月去哪了,她回“我一直在这里”,引发不满。
黄珊珊曾是柯文哲心腹,任副市长和2024年竞选总干事,但2024年大选后地位摇晃。2025年8月民众党党庆,她发言力挺不分区“立委”王安祥,但避谈“柯文哲案”,党内视为回避。
![]()
民众党2025年代表大会,黄珊珊支持两年条款,但黄国昌主导党务,她没有获得关键职位。胞兄黄曙光背景曝光,加剧党内猜疑。
柯文哲在牢中有看政论节目,了解了黄珊珊与绿营互动,对其信任下降。
2025年9月,柯文哲获释后,黄珊珊出席党务少,专注选区。民众党停权她三年传闻虽未证实,但影响力衰弱,黄珊珊从柯文哲的亲信变边缘人,党内批评其心怀异志。
![]()
民进党面对“柯文哲案”反弹,党内反思证据缺口损公信。赖清德作风果断,但未达预期,2025民调显示,年轻选民对民进党好感降,部分转民众党。
柯文哲后悔听取了黄珊珊建议,在2023年没有与侯友宜合作,导致今日局面。民进党2025年余波大,选举策略调整,避免败局。
只有民进党下台,柯文哲才有免罪机会。
![]()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无贪污判刑才能选。柯文哲可以参考“马英九2007年模式”,一审马英九被有罪后宣布参选2008领导人选举,结果转胜利。
案子一审结果若柯文哲无罪,可在2028年进行反击。民众党前秘书长谢立功说,“蓝白合”很关键,需要诚意合作,若成功,对赖清德威胁大。
柯文哲获释后,政治动向受瞩,官司缠身但支持者多。柯文哲的健康和证据仍然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最迟在2026年3月宣判,柯文哲能否翻身,看判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