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墨香满溢高新!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陕西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墨韵载成语 书魂传经典——《吴福春楷书成语》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圆满举行。政界代表、书画名家、文化学者、书法爱好者与媒体朋友近400人齐聚,以笔为媒、以书为桥,共同见证这场传承经典的文化盛事,让楷书之美、成语之韵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
以笔为媒、以书为桥
活动启幕,墨香先声!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和平受邀登台,郑重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发来的贺电。贺电中盛赞:“吴福春先生的楷书端庄大气、笔法流畅、直朴古雅,《吴福春楷书成语》巧妙熔铸书法艺术与成语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新颖且坚实的路径!”
![]()
陕西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李录虎在致辞中谈到,《吴福春楷书成语》的出版意义深远——既为书法爱好者与青少年奉上了学习楷书、体悟成语的优质范本,更为书法艺术普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注入了鲜活动力。作为全省核心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陕西省图书馆将对这份珍贵文化成果悉心珍藏、深入研析,并择机展示推广,让其艺术价值与学术底蕴充分释放,惠及更多公众。
活动现场,吴福春先生的好友及书法名家们发来的视频祝福温情满溢、干货十足,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
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化学者、《吴福春楷书成语》序言作者肖云儒先生,对该书给予极高评价。他盛赞:“吴福春的楷书,将中国楷书的均衡之美、流动之美——用咱陕西话讲,就是那种‘倭也’(妥帖、恰到好处)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字、他的文风恰如其名,如春日般温润和煦,予人舒适和谐之感。以楷书写成语,他把知识、智慧、伦理与审美教育熔于一炉,传递给下一代,《吴福春楷书成语》走出了一条知行合一、专业传播与社会传播并举、代际传承相融的路子,值得书法界借鉴学习。”
![]()
同为本书序言作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军区原政委王志宏也谈道:“吴福春先生这部作品,是责任与担当的彰显,是文化与知识的结晶,凝聚着他作为艺术家的心血与精神追求。期盼这部佳作能尽快走进书店、机关、学校、企业与千家万户,成为成年人修身养性的良伴、学子启蒙益智的导师,更成为助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引擎。”
![]()
著名书法家、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建贡先生,从专业视角给予精准点评:“吴福春先生的楷书成语作品,最见功力之处便是‘稳’与‘活’的精妙平衡!笔法中正端庄,结构严谨规整,尽显楷书横平竖直的刚正风骨,足见其数十年临池不辍的深厚积淀。以楷书为载体让成语可视化,既坚守了书法艺术的传统根脉,更让古老成语在笔墨间焕发鲜活生机,为当代人触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座生动可感的桥梁。”
笔墨承经典,书香启新程
活动现场高光时刻来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邓理、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康育忠、著名书法家、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姚天福与作者吴福春携手登台,共同为《吴福春楷书成语》新书揭幕。随着红绸滑落,这部凝聚文化底蕴的佳作正式亮相,标志着这一重要文化成果与广大读者温暖相见。
随后,作者吴福春向陕西省图书馆郑重捐赠亲笔签名新书及珍贵墨宝。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峰代表馆方欣然接受,现场为其颁发捐赠证书,让这份文化情谊与传承之心得以见证。
![]()
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吴福春楷书成语》作者吴福春先生深情分享创作初心。他坦言,成语是汉语凝练千年的智慧瑰宝,而楷书是汉字最端庄的艺术载体,将二者相融,既能以字习文、以文悟字,又能让习字与学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便是他倾注心力创作此书的初衷。
![]()
“今天这本书的发行,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启程!”吴福春先生深情说道。“我期盼它能成为孩子们的书法启蒙良伴,让孩子在阅读临摹中爱上书法、读懂成语;能成为上班族的减压良方,在繁忙之余借笔墨沉淀心绪、找回内心宁静;更能成为每个家庭的文化纽带,让大人与孩子一同在成语中体悟人生道理,在楷书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深厚韵味。”这番阐述,尽显他深耕艺术、融合文化的赤诚追求。
研思论道悟墨韵 展卷赏字品书香
![]()
发布会后,邱宗康、史星文、李艳秋等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座谈,围绕《吴福春楷书成语》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展开深度研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这部作品兼具极高艺术水准与深厚文化分量,在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多位教育工作者建议,应推动该书走进校园,成为传递书法之美、播撒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
活动当天,“吴福春书法作品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一楼展厅同步启幕,20余幅近年楷书精品集中亮相。展览现场,众多书法爱好者驻足流连,或凝神细品笔法墨韵,或拍照留存佳作风采,沉浸在笔墨勾勒的艺术世界里,深切感受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
资深传媒人、陕西文旅推广大使、文化学者张龙现场盛赞:“吴福春先生的楷书,笔力遒劲、法度严谨,将千年成语的文化底蕴与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完美融合,这部新书既是书法范本,更是经典传承的生动载体!”
精选三百六十五 笔墨架起文化桥
本次发布的《吴福春楷书成语》,是吴福春先生从六万余条成语中精挑细选三百六十五则寓意美好的经典,每则均以精到楷书落笔,更附出处、释义与典故注解,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搭建起一座直通传统文化深处的便捷桥梁。作为其代表性力作,该书以唐楷为根基,博采颜真卿、赵孟頫、褚遂良、虞世南等诸家之长,以楷书体承载成语智慧,既是吴福春先生深厚书法造诣的集中展现,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有益探索。
![]()
这份对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赤诚,源于吴福春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不辍。他自幼承袭家学,以欧阳询唐楷立骨,融汇晋代二王气韵,秉持“以唐楷立骨,以晋书取韵”的艺术主张,终成兼具唐楷刚劲功力与晋书灵动风神的独特书写风格。
吴福春,1957年生,回族,祖籍河北孟村,是誉满三秦、享誉全国的著名书法家。他深耕书坛数十载,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任协会第六届顾问,同时身兼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秦商总会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等多项职务,以深厚造诣与赤诚情怀深耕文化传承之路。
河北孟村的燕赵侠气与三秦大地的文脉底蕴,在他身上交融共生。幼承庭训的他,以欧阳询唐楷立骨,遍临颜真卿、赵孟頫等诸家经典,更融汇晋代二王气韵,秉持“以唐楷立骨,以晋书取韵”的艺术主张,终成遒美厚重、挺健峭拔的独特风格。其作品楷、行、草皆精,尤其楷书端庄大气、法度严谨,既含“倭也”妥帖之美,又具铁画银钩之力,不仅为北京琉璃厂“汲古阁”、成都杜甫草堂“千诗碑”等多地题写匾额,更有《极地》等作品刻石矗立祖国边陲,彰显文化风骨。
在陕西民间,一段佳话广为流传:“观兵马俑,看秦朝历史;登大雁塔,听玄奘传说;逛回民街,品特色小吃;来西安城,请福春写福。”吴福春笔下的“福”字,承袭康熙“天下第一福”“五福合一”的美好寓意,一笔呵成、饱满厚重,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吉祥象征。他不仅以笔墨寄情,更以行动践行担当,多年来热衷公益,捐赠数千幅书法作品助力灾区、助学济困,走进社区、校园传递书法之美,尽显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与敦厚胸襟。
从书桌案头到名山大川,从文化交流到公益践行,吴福春以笔为媒,让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成为三秦大地上文化传承的生动标杆。(供稿:主办方供)
( 魏连升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