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上,随便一抬头,好像每隔几步就能看到奔驰、宝马、奥迪。红灯口停着的车,一半带着闪亮的车标,另一半车主的神情也挺自信。大家都在开豪车的样子,仿佛三十万的车已经成了家家标配。
![]()
朋友圈里晒车的更不消说,提新车的照片一张接一张,仿佛不发个三系就怕别人觉得自己落伍。可当夜里回到家,想想自己的钱包,心里总会冒出一句话,真的是全民豪车时代了吗?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中国的汽车总量的确超过了三亿辆,但这三亿里面,包含了军车、警车、单位用车,还有农用车。
真正属于家庭的私家车是两亿六千多万辆,而全国有将近五亿个家庭,这么算下来,平均两户人家才有一辆车。
![]()
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家庭还没有车,那些喊着“全民有车”的声音,其实只是放大了那部分已经买车的人。
在一些大城市,地库里车挨着车,看起来确实像是人人都开上了好车。可换个地方看看,去县城、去小镇、去农村,街上的车大多是十几万的国产车或者合资品牌,那些勤勤恳恳跑在路上的轿车才是真正的主角。只是它们不太被人注意,不太会被拍进视频,也没有人为它们配上豪车那样的滤镜。
这几年社交平台的发展,把豪车变成了最容易制造热度的符号。短视频里随便一拍,地库里十几辆BBA排一排,背景音乐一响,评论就开始炸。大家都觉得中国人太有钱了,车市都卷到不行了。
![]()
可真要看数据,你会发现豪车的数量远没那么夸张。根据2024年的新车上牌数据,全国销量前十的车型里,没有一个BBA,甚至连二十万以上的车型都没挤进榜。卖得最好的奔驰,一年也就七十多万辆,只有五菱宏光的六分之一。那意味着,每看到一辆奔驰,在路上还有成百辆普通家用车在跑。
问题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更容易被那些闪亮的东西吸走。当你在等红灯的时候,一辆保时捷从你身边滑过去,你会条件反射地多看两眼,而那辆和你并排的奇瑞,你根本不会留意。日子久了,你的脑子就开始以为“豪车越来越多”,可那只是你的注意力在捉弄你。
![]()
再说说有车这件事。
有人喜欢拿“车多”来证明生活水平提高,可数字背后其实挺冷静的。
全国家庭平均每户拥有0.53辆车,北京和浙江最高,大约接近一户一辆,但大部分省份还远远达不到。
山东的私家车总量全国第一,因为人多也买得起,而西藏、青海、宁夏这样的地方,车少不是因为不想买,而是人本来就少。数据很诚实,它告诉我们:有车确实是趋势,但全民还早。
![]()
车多的地方有车文化,车少的地方更在意实用。那些买五菱、买比亚迪、买长安的人,心里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能代步、能养得起、修起来不肉疼。
那些贷款买BBA的人,更多的是想要一种象征,一种“我也能行”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30万的车不算什么,可你真算一算账,就知道那其实是个门槛。经济学上有个原则,买车的花费别超过你一年的收入。想买15万的车,年薪最好也有15万。可数据显示,90后中高端职场人的平均年薪也就13万,连这个标准都没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