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quattro。”
这句流传数十年的广告语,早已超越营销话术的范畴,成为奥迪对用户的承诺——不只是日常通勤的安稳,更是奔赴理想远方的底气。2025年当quattro迎来45周年,旗舰SUV Q7也以入华20年、收获超20万用户的成绩交出答卷时,这句话更是历久弥新。
![]()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当诸多品牌热衷于“冰箱彩电大沙发”和快速迭代的配置争夺眼球时,奥迪用116年造车积淀与quattro 的硬核实力,揭开了“快消品造车”的幻象:真正的豪华,不仅是配置与参数,而是能在任何路况下托底的技术底气,是奥迪“只造高品质汽车”信念的延续。从“动力强劲、高品质”的初心,到“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奥迪始终践行着百年造车的传承与坚守。
快消品逻辑外的长期主义坚守
“你尽管踩油门”的底气,从不是凭空而来——它源于奥迪对品牌创始人霍希,“只造高品质豪华汽车”座右铭的坚守,与新势力“拼配置、快迭代”的逻辑形成鲜明分野。以旗舰车型Q7为例,奥迪的坚守在其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研发阶段开始,奥迪Q7(参数丨图片)便遵循“整车生命周期开发”理念,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技术中心与北京研发中心协同推进本土化适配。其车身结构历经千余次虚拟碰撞仿真与实车碰撞测试,覆盖极端气候与复杂路况。
![]()
而在交付前,一汽奥迪所有车型都必须经历“两冬两夏”的严苛测试,累计里程超过700万公里。从零下30℃的极寒雪原,到零上40℃的灼热沙漠,模拟每一种极端环境只为确保交付至用户手中的每一辆车,即便面对高原这般极限环境,也能从容应对恶劣挑战,在全生命周期中始终保持卓越可靠性。
相比之下,新势力品牌一边用“冰箱彩电大沙发”重新定义汽车,一边用“半年改款、一年换代”的速度企图把汽车变成快消品,不仅让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也难以为安全品质打牢基础。
奥迪对品质的坚守是一个百年豪华品牌面对变革洪流时的自信和坚持。这份坚守,恰恰呼应了当代用户对“一车适配多元场景”的真实渴望——工作日它是穿梭于城市车流中的从容伙伴,灵活稳重;而到了周末,它便成为你释放真我的钥匙,载你驶向旷野,奔赴山海。
那些被工作推着走、被家庭琐事缠绕的时刻,谁不想有一场酣畅驾驶来释放自我?那些既要当好靠谱父母、扛住工作重任,又不想丢掉年少时越野梦的期待,恰恰需要Q7这样的伙伴,既有经得住时光考验的机械可靠性,又能精准适配每一种生活模样。
正是这份对全场景价值的深刻理解,让奥迪Q7入华20年来,赢得了超过20万用户的信任。无论是追寻极致的越野玩家、注重形象的商务人士,还是兼顾家庭与自我的中产家庭,都能在Q7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
奥迪Q7用自身价值证明,无论动力形式如何迭代,奥迪始终以用户真实需求优化全场景能力,这种对技术的坚守、对用户的尊重、对全场景价值的追求,正是其穿越市场周期、赢得长期信任的关键。当部分新势力车型面临3年续航衰减、5年无售后支撑的困境时, Q7仍能保持较高的保值率,甚至有车主反馈“开了15年的老Q7,雪天爬坡时quattro的响应还是和初见时一样稳”。
这种跨越时间的可靠性,正是霍希理念指引下,长期主义的市场价值。
45年进化,硬核实力构筑全场景底气
“剩下的交给quattro”的承诺,源于这项技术45年如一日的进化。
45年前,奥迪quattro四驱技术于冰雪中诞生,从此改写了汽车驱动的历史。从WRC的两连冠,到派克峰爬山赛的三连冠,再到勒芒13冠王的传奇,以及电驱赛车问鼎达喀尔拉力赛,quattro始终以“不可替代的机械硬核”构筑起全场景掌控力,quattro的徽标也成为卓越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代名词。
奥迪Q7搭载的纯机械扭力自锁式中央差速器,是quattro技术45年进化的结晶,其优势在当下新能源时代更显珍贵。这套纯机械结构无需依赖传感器与电子信号响应,蜗轮蜗杆的物理咬合能在0.1秒内完成扭矩分配,前轮打滑时可瞬间将70% 动力传递至前轴,后轮陷困时则能将85%扭矩转移至后轴,且全程无过热衰减隐患,这是电控四驱难以企及的即时性与耐久性。
![]()
这种硬核实力让Q7实现“任何路况都是合适的路况”:想去腾格里沙漠冲沙?纯机械差速器的扭矩放大效应,让Q7不用猛踩油门就能怠速爬上45°沙坡,不会因为响应延迟浪费动力;想去牙克石体验冰雪驾驶?quattro实时调整四轮动力分配,配合ESP电子稳定系统,80km/h行驶时侧滑角仅 2°,方向盘修正幅度不足±1.5°,让你在冰面上也能稳稳掌控方向;日常通勤过弯40:60的默认前后动力分配,兼顾了前驱的经济性与后驱的操控感,车身姿态沉稳不飘;山区连续爬坡机械结构的可靠性确保长时间动力不衰减,不用担心半路“掉链子”。
不仅如此,Q7的quattro系统与自适应空气悬架形成“黄金搭档”:越野模式下,车身升高50mm,四驱系统自动增加后轴预加载,避免托底瞬间前轮空转;高速模式下,车身降低25mm,四驱系统优化动力分配以提升稳定性。从极端越野到日常代步,Q7用机械实力证明:真正的全场景掌控力,无需依赖复杂电子程序,而是源于对机械本质的极致打磨,是能支撑你奔赴每一个理想目的地的底气。
![]()
而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quattro技术也进化至“e-quattro”电子四驱系统,通过电机与电控系统的协同,实现更精准、更快速的扭矩矢量分配。但无论形式如何演变,quattro追求“全场景掌控”的机械内核始终未变。
quattro的45年进化史,本身就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品牌理念的最佳注脚。它从未止步,从纯机械到与电子系统深度融合,追求极致性能与安全的机械内核,始终是奥迪的精神图腾。
油电共进,两手抓两手强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革,奥迪选择了一条兼顾传统与创新的发展路径。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以开放和进取的姿态拥抱电动化。其“油电共进”策略并非左右互搏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深刻洞察所构建的稳健布局。
![]()
奥迪的“油电共进”本质是“用户需求全覆盖”的战略选择——既不放弃燃油时代积累的机械优势,也积极拥抱电动化浪潮。Q7作为燃油旗舰承载着奥迪百年机械工程的积淀,针对喜欢长途穿越、痴迷机械质感的用户——他们可能周末要去越野,节假日要带家人跨省出游,需要一辆 “皮实耐用、能打能抗”的伙伴;而Q6L e-tron则是电动化时代的技术标杆,延续了quattro的核心基因,满足城市用户对智能、环保、静谧的需求,同时也能支撑短途周边游的小美好。两者互补,覆盖了豪华SUV市场的核心客群,不管你偏爱哪种动力,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奔赴远方的奥迪座驾。
从技术传承来看,计划明年上市的Q6L e-tron搭载的电动quattro系统,是机械quattro理念的电动化延伸:前后双电机的动力分配逻辑源于机械差速器的扭矩管理思路,响应速度比传统电控四驱快3倍,在冰雪路面同样能实现精准的四轮动力控制,确保奥迪标志性的操控稳定性。这种“技术基因传承”让电动化转型更具底气,避免了新势力“从零构建技术体系”的试错成本。
从市场战略来看,“油电共进”让奥迪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更具韧性:对于充电设施不完善、有长途越野需求的用户,Q7的机械quattro与3.0T V6发动机仍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对于一二线城市、追求智能出行的用户,Q6L e-tron的800V高压架构、超750km的续航里程能精准匹配需求。
![]()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奥迪的“油电共进”是对“快消造车”的再一次反驳——无论是燃油还是电动,奥迪始终以“长期主义”打磨产品,这种“无论动力形式如何变,高品质核心不变”的坚守,正是奥迪区别于新势力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看,二十万中国用户的选择,是对奥迪Q7产品价值最真实的投票。45载quattro技术的辉煌历程,则是奥迪品牌技术信仰的彰显。在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奥迪用行动诠释了何为“长期主义”的豪华——它不是配置的简单堆砌,不是参数的疯狂内卷,更不是追逐流量的短期炒作。
而是在百年造车传承中对核心技术的坚守与进化,是在漫长时光里对可靠品质的淬炼与打磨,是在“油电共进”时代对用户所有场景需求的洞察与满足。当人们坐进奥迪的驾驶舱,感受到的不仅是触手可及的豪华,更是背后那份历经116年沉淀的对“造好一辆车”的执着与自信。这正是奥迪作为“造车专家”与“新势力”最根本的区隔,也是其在任何时代都能屹立不倒的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