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黄酒行业在白酒消费承压的市场环境下呈现出结构性复苏态势,A股三家黄酒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勾勒出行业转型期的鲜明特征。
![]()
会稽山以12.12亿元的前三季度营收首度超越古越龙山,实现14.12%的同比增长,其中三季度营收3.9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09%,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创同期新高;古越龙山前三季度营收11.86亿元,虽同比下降8.1%,但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仍实现11.78%的同比增长,且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缓解业绩压力;金枫酒业前三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下降低6.86%,归母净利润-958.67万元,同比上升67.6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2.46%,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5.07万元,同比上升82.57%,报告期内金枫酒业盈利能力上升。
这一业绩分化背后,是行业在高端化、年轻化战略驱动下的深度调整,也折射出传统黄酒产业在消费变革中的适应与突围。
▉行业结构性复苏:
头部引领下的战略突围
从产品结构看,高端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稽山中高档酒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7.51亿元,同比增长19.64%,保持核心贡献地位;古越龙山中高档酒收入占比长期稳定在73%以上,其“国酿 1959”等高端系列凭借国宴背书持续夯实市场地位,同时在2025年聚焦产品优化,通过控量保价凸显高端产品稀缺性,攻坚青花醉系列并完成线上线下渠道区隔;金枫酒业 “石库门”高端系列的布局使得中高档酒收入占比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更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品类的爆发式增长,会稽山“一日一熏”等气泡黄酒产品撑起1.5亿元的“其他酒”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09.20%,其8度原味、5 度柠檬味等细分单品在抖音平台618期间销售量突破155万瓶;古越龙山则更进一步,与华润啤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黄酒+啤酒”跨界联名产品,试图将黄酒醇厚风味与啤酒清爽口感融合,精准契合当代人“放松而非买醉”的社交需求,为年轻化产品矩阵再添重要砝码。这种产品结构升级直接推动了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会稽山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攀升至 54.3%,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古越龙山也凭借高端产品矩阵维持了稳定的盈利水平。
营销创新与渠道变革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线上渠道的突破尤为显著,会稽山通过抖音直播构建“内容 — 消费 — 反馈”闭环,单场直播销售额曾突破1000万元,前三季度直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87%,其中电子商务渠道贡献突出;古越龙山则通过65家全球品鉴馆与线上直播的联动,同时严格区分线上线下产品定位,线上主推年轻化、文创类产品,实现品牌传播与销量转化的双重提升。
线下场景拓展与渠道合作同样多点发力,两家龙头企业均通过冠名体育赛事、参与音乐节等方式贴近年轻群体,古越龙山“7·9”节更成为黄酒文化传播的标志性IP;渠道端,古越龙山不仅与中石化合作入驻易捷便利店,更借助华润啤酒覆盖全国的商超、餐饮、便利店终端网络,为品牌真正走向全国奠定基础。
![]()
▉核心挑战与突破路径:
在制约中寻找增长空间
尽管头部企业战略成效初显,三季度报数据及行业动态仍暴露了黄酒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而突破路径也蕴含在对这些挑战的应对之中。
首先还是区域依赖症尚未根本缓解,全国化布局任重道远。以会稽山为例,会稽山在浙江大区实现销售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17.89%;上海地区销售收入为2.19亿元,同比增10.26%;其他地区销售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2.16%;江苏大区销售收入为8372.76万元,同比下降16.25%。其90%的收入仍来自江浙沪核心市场。
大多数黄酒企业的全国化仍处于“量增价低 ”的初级阶段。区域局限直接导致市场规模难以突破,2017至2023年规模以上黄酒企业营收从195.85亿元降至85.47亿元的收缩态势尚未完全扭转,即便 2024 年以来头部企业增长回暖,全行业复苏基础仍较薄弱。对此,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借助啤酒巨头的全国渠道网络推动联名产品渗透,有望成为打破地域壁垒的重要尝试,但最终效果仍取决于产品动销效率与渠道资源倾斜力度。
![]()
高端化进程面临价值认同与成本控制的双重压力,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需齐头并进。尽管头部企业中高档酒占比持续攀升,但黄酒整体价盘仍显著低于白酒,主流产品价格集中在30左右间,高端产品稀缺且体量有限。
会稽山虽凭借气泡黄酒实现了一些突破,但高定价背后是高昂的营销成本支撑,其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激增至3.34亿元,同比增长54.69%,其中广告宣传促销费占比超五成,导致销售净利率降至9.61%的上市同期最低值。这种“费用换增长”的模式可持续性存疑,端午节后会稽山抖音直播间观众有所回落,暴露了过度依赖流量营销的风险。
消费群体培育与场景拓展面临认知固化与竞争加剧的双重考验,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是关键抓手。尽管黄酒的年轻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来看,黄酒在年轻群体中“老派”“守旧”的标签尚未彻底撕掉。江南大学毛健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导致黄酒文化内涵难以有效传递,年轻消费群体流失问题长期存在。消费场景固化同样制约增长,黄酒仍主要局限于家庭烹饪和传统节庆,缺乏白酒在商务宴请、社交送礼等领域的多维场景支撑。
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的联名产品试图突破这一困境,主打露营、音乐节等年轻化“轻饮”场景,与传统佐餐场景形成差异化,但能否成功仍需接受市场检验尚不可知,此前酒业与冰淇淋、咖啡的跨界尝试多因热度短暂而效果有限。
此外,成本波动与政策落地节奏构成潜在风险,需构建长效应对机制。黄酒生产依赖糯米等粮食原料,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而头部企业为维持高端定位难以通过降质应对成本上涨,利润空间持续承压。
总体来看,2025 年三季度黄酒行业呈现出头部引领、创新驱动的结构性增长态势,高端化与年轻化战略初显成效,政策与资本加持、技术攻关与跨界合作共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区域局限、价值认同不足、成本高企、消费断层等挑战依然突出,黄酒要实现从“区域小众”到“全国主流”的跨越,仍需在品牌价值塑造、工艺创新、场景拓展等方面持续突破。
黄酒高端化和年轻化是必然方向,但需通过品质和价值双提升夯实长期发展基础,而非单纯依赖营销驱动。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文化内涵的现代转化、消费场景的多元构建、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以及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能够平衡短期增长与长期价值的企业,或将在黄酒的崛起中占据主导地位。(许益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