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正在西咸新区转化为扎实的社区行动。近日,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引导活动接连上演,推动垃圾分类从纸面规范走向居民的自觉行动,悄然改变着社区风貌与邻里生活。
上林街道沣太花园社区的志愿者们带着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走进了阳光荟商圈的后厨重地。在这场“后厨变清爽”专项行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发放宣传彩页,更化身“分类导师”,针对餐饮行业特性开展精准指导。他们手把手演示如何将食材边角料与包装材料准确区分,特别强调沥干水分、规范投放等易被忽视的细节。“这些彩页现在我们贴在后厨最显眼的位置,员工随时都能对照学习。”一位餐饮店负责人指着墙上的分类图谱说道。规范分类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后厨异味明显减轻,工作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活动成功地将“环保经营”理念植入商户心中,让垃圾分类成为商圈的一道亮丽风景。
![]()
![]()
![]()
![]()
斗门街道润馨怡园幼儿园里,一场垃圾分类知识大赛点燃孩子们的分类热情。大班孩子们戴着自制头饰,化身“环保小卫士”投入到各个竞赛环节。在模拟投放区,孩子们认真辨识每张垃圾卡片,准确投放到四色垃圾桶;抢答环节中,此起彼伏的举手和清脆响亮的回答,展现出孩子们对分类知识的熟练掌握。在创意表演环节,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时装惊艳全场:报纸变身公主裙,塑料瓶组装成机器人铠甲,快递箱改造成骑士盔甲……“小模特”们踏着自信的台步,完美诠释“变废为宝”的魔法。“从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环保教育的无限可能。”担任大赛评委的斗门街道工作人员感慨道。这场寓教于乐的活动,让绿色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
![]()
![]()
![]()
![]()
“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上林街道三里桥社区的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发放手册,更设立多个互动体验区,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化解居民困惑。“外卖餐盒如果清洗干净就是可回收物”“过期药品要单独投放到红色垃圾桶”……这些实用的分类贴士让居民频频点头。居民王先生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刚开始觉得麻烦,现在全家都养成了分类习惯,看着垃圾变废为宝,特别有成就感。”活动现场,邻里间互相交流分类心得,温馨氛围弥漫整个社区。这种以温情推动变革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成为连接邻里、温暖家园的纽带。
![]()
![]()
![]()
从商圈到校园,从厨房到社区,一系列宣传引导活动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垃圾分类的绿色生活长卷。接下来,西咸新区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为文明西咸注入持久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