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
信息显示,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因存在“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贷前调查不尽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到位”三项违规行为,被深圳金融监管局罚款330万元。9名相关责任人被一并处罚。
进入2025年后,浙商银行合规问题突出,从总行到分支机构都频繁收到罚单,罚金多则上千万,少则几十万,呈“多层次、全方位”的特征,凸显出该行岌岌可危的内控合规。与内控合规一同震荡的,还有董事长的变动、业绩的下行等,共同组成这家3万亿股份行的经营困境。
年内第17张罚单,信贷领域是违规重灾区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这张罚单的三项违规行为都指向该行的信贷业务。
其中,贷前调查不尽职主要发生在贷前环节,指的是未按规定对借款人、担保人及抵质押物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容易导致关键信息缺失或风险判断失误。
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到位则是未按规定对集团客户实施统一授信,如未识别集团客户的关联关系、集团内部分头授信、未监测集团资金流向等,导致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风险集中等情况。是对公信贷板块的常见违规。
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发生在贷后环节,通常是银行未及时调整信贷风险分类或分类标准执行不严,以及为了掩盖不良资产通过各种方式规避风险分类调整等,导致资产质量数据失真。
这三项违规行为贯穿贷前调查、贷中授信、贷后风险管理的信贷全流程,若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积累、资产质量恶化。或许也正因如此,监管部门此次对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开出的罚单金额格外大。
除了深圳分行主体被罚款330万元,江琴、杨泓峤、张晓东等9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的处罚,其中,江琴、黄斌、张晓东、赵卫华、杨泓峤、庄志明各自被罚款5万元并给予警告;王靖被罚款6万元并警告;李泽锐、余彦森则只受到警告。
目前并没有太多关于这几位相关责任人的任职信息,根据银行风险管理责任链来看,这9人应该都在信贷部门任职,可能是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信贷板块的业务部门负责人或直接经办管理人员。
深圳分行的信贷业务合规性不足并不是个例,事实上,今年以来,浙商银行收到的罚单中,超过一半都与信贷业务有关。
根据企业预警通收录信息,2025年开年至今,浙商银行及旗下分支机构一共收到17张监管罚单(不包含针对个人的罚单),合计罚款金额超4400万元。百万级罚单就有9张,这之中,还有两张罚单的罚款金额超千万。
这些罚单涉及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多家核心分行,且披露的违规行为覆盖信贷管理、员工行为管理、反洗钱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其中,信贷业务更是违规行为的高发区。
例如,今年1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收到的1680万元罚单,便披露了该分行的多项信贷业务违规,如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跨境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款需求测算不到位、委托贷款委托人不合规等。同月,重庆分行也因为贷款三查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70万元。
7月,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因向关系人违规发放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被罚款160万元。8月,温州分行被监管机构罚款135万元,违规行为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规等。9月,浙商银行总行被罚款1130.8万元,罚款事由为“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此外,罚款金额不足百万的小额罚单中,“贷款支付审核和贷后管理未尽职”“贷前调查不尽职”“向保证人隐瞒实际贷款金额”“贷后管理不到位”等,也是常出现的高频词。频繁的信贷违规,无疑是进一步拉大了浙商银行的风险敞口,于该行的风控和资产质量不利。
![]()
年内更换掌舵人,内控业绩双双承压
为了革除过去多年的内控积弊,近几年,加强内控合规建设一直是浙商银行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原董事长陆建强掌舵期间。
陆建强是2022年1月加入浙商银行担任党委书记的,2023年8月正式担任董事长。上任后,陆建强着手推进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
2023年,浙商银行开展“合规意识·合规执行”的双提升专项行动,实施14大项工作举措,提升合规意识和理念。2024年,浙商银行深入开展“合规形象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合规风险的管控。
在2024年的业绩说明会上,陆建强谈及对浙商银行2024年全年发展的整体感受,说到不良化解时,陆建强表示在化解风险的过程中,感受到做金融要坚守合规,进一步强调合规的重要性。
只可惜,尽管浙商银行在内控环节颇费心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或许是短期内沉疴难除,该行近两年依然屡遭监管处罚,大额罚单不断,合规建设的成效似乎并未反馈到实际经营环节,内控依旧没有得到切实好转。
今年7月14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收到董事长陆建强的辞职报告,陆建强因到龄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在公告中,浙商银行表示,陆建强在任期间,加强了该行的治理建设,健全了战略体系,推进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经营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各项工作和业务取得较大的进步。
陆建强的辞职原因是“到龄辞职”,1965年出生的陆建强今年刚满60岁。虽然60岁是正常退休年龄,但在行业实践中,股份行董事长的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3岁,如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今年便已63岁。
浙商银行年报披露的陆建强任期起止时间也是2023.08-2027.08,如今任期刚过去一半便辞任。此外,该辞职公告披露的同月,浙商银行先后披露了2张百万罚单和一张40万元罚单。也因此,外界也有猜测,认为浙商银行换帅是与该行需要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有关。
陆建强辞任后,浙商银行的行长陈海强代行董事长职责。在浙商银行中期业绩说明会上,陈海强谈及浙商银行未来发展,特别强调要将风险防控、合规管理作为第一要务,不盲目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要坚守稳健经营的发展底线。依然将内控合规放在重要位置。
只不过,当前浙商银行面临的挑战并不只有内控合规,来自业绩端的压力也侵扰着浙商银行。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的营收为489.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6.6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78%、9.59%。
盈利双降、业绩承压的情况下,未来浙商银行将采取哪些行动,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填补合规漏洞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