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国央行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日本金银市场协会给出的结论:中国真实持有的黄金,可能接近5000吨,是目前公开数据的两倍以上。法国兴业银行则通过进出口和商业交易数据推算,中国今年的黄金增持规模有可能达到250吨左右,大致相当于官方公布数值的十倍。
这些估算固然没有确凿证据支持,但反映了一个趋势——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在“报少藏多”。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格局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问题,而成了国际金融安全战略的焦点之一。
央行从未正面回应这些估算,但“连续12个月增持”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中国的战略储备正在从“以美元为主”的金融配置体系中缓缓转身,而黄金是这场转身的第一块压舱石。
![]()
外界为何警惕中国黄金增持?
黄金的增持动作放在平常年份,也许只是资产组合的动态平衡,但在2025年,它的含义远不止如此。
黄金绝不只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在危机状态下,它是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硬通货。在美元信用处于相对脆弱状态、各国央行都在尝试“资产实物化”的当下,谁手中握有黄金,谁就有在金融极端情况下继续行动的能力。
更何况,中国央行的增持路径高度克制,没有大幅波动,也没有公开发声,显然是避免市场联想。这种“静悄悄”的储备调整,比公开表态更具指向性。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黄金储备真实数据的不可测、难预测,正是威慑力的体现——一旦某个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手握足量硬通货的国家更有能力“跳出美元主导的对冲圈”,以黄金支撑汇率、贸易乃至战略物资结算。
因此,日本机构在估算数字时故意将中国黄金储备“翻倍”,其实反映的不是数据分析,而是一种深层焦虑:中国正在用沉默重塑自己的金融护城河。
美元风险上升,中方为何押注黄金?
推动中国加速布局黄金的另一条逻辑线索,来自美元本身的信用变化。
自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以来,美国金融政策大幅波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已被高度政治化。更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在2026年5月任满离职,而特朗普已明确希望新任主席必须“听话、配合”,甚至由财政部主导推荐。
一旦美联储失去独立性,美元将不再是全球市场信赖的储备工具,而更像是美国白宫手中可随意调度的武器。在这种格局之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要为可能的冲击提前部署“去美元化”的资产防线。
黄金,是其中最现实也最有分量的一种工具。
它无需依附于第三方信用背书,不涉及美债兑付风险,也不担心制裁锁定账户。特别是在战时状态下,黄金仍然可以直接换取能源、粮食和战略物资,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所以,中国目前虽然黄金储备在总外汇中的占比还不到10%,但调整的方向已经明确:增持黄金、减持美债、提高资产实物比重,是战略路径,不是投机行为。
地缘冲突下的支付保障
另一重不能忽视的考量是地缘政治特别是台海局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2025年以来,台岛当局在外力纵容下持续试探底线,“倚美谋独”的挑衅行为愈演愈烈。而特朗普政府则批准了新一轮对台军售,为其“强化抵抗力”背书,这无疑加剧了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
在这一背景下,外部世界普遍预测,一旦台海爆发冲突,中国大陆将面临来自西方的高强度经济围堵,其中包括金融制裁、资产冻结、跨境支付拦截等。
黄金储备在这种状态下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它不仅是汇率稳定器,更是封锁状态下维持进出口流通的兜底手段。
换言之,在一场系统性对抗中,黄金不是“美化报表”的资产,而是维系国家最低对外支付能力的“战时资金”。
而外界真正担忧的,并不是中国是否“藏黄金”,而是中国已经在“为最坏局面设计支付通道”。
中国的“战时储备体系”
黄金之外,中国还在同步推进更广泛的战略资产调整。其核心是“战时储备体系”的强化:金融、能源、物资三位一体。
在金融资产方面,减持美债已是持续多年趋势。虽然中方未明言原因,但市场普遍认为是出于规避风险、脱钩美元的考量。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提升非美元资产比重,包括增加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储备货币的配置权重,以减少对单一货币体系的依赖。
能源方面,中国持续推进“绕过马六甲”的陆上通道建设:西北方向的中亚天然气D线和俄罗斯远东油气管线在稳步推进,东北方向的中蒙俄能源走廊也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随着多条陆上能源通道逐步成网,即使海上通道受到严重干扰,也能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基础能源供给。
战略物资方面,中国早已建立粮食、稀土、芯片等关键物资的储备体制。即便遭遇极端制裁,也具备一定阶段的自持能力。
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中国对外部高烈度干预可能性的预案体系。黄金只是开篇,其背后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多元化储备系统。
没有高调发布,没有宣传攻势,中国的央行只是月复一月地在报表里悄然增加几吨黄金。
但这背后,是中国面对全球动荡局势做出的主动应变。对内,是抵御输入性风险的底线配置;对外,是警告式信号:在最坏的剧本里,中国早有准备。
这一选择既不寻求制造对抗,也不会在关键利益上退让。
当世界习惯将美元作为“唯一清算锚”时,中国选择了一条更难、更慢但更可控的路——以实物资产锚定国家安全,以金融准备支撑战略自主。
黄金增持既是为最坏情况做准备,也是中国在复杂局势下坚持战略自主的一种公开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