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人》刊登一篇题为《普京在乌克兰没有取胜》(副标题为《战斗仍将持续,但清算时刻即将来临》的文章。
![]()
该文作者卡尔特别写道:“2026年6月10日,俄乌之间的战斗,持续时间将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场冲突原本也预计在数周内结束。和乌克兰的局势一样,当时战斗也陷入了僵局,高级指挥官们在一个又一个注定失败的进攻中,白白牺牲士兵的生命。1918年8月,盟军采用新战术突破了德军防线。而如今,情况恰恰相反,乌克兰没有屈服,俄罗斯却不知如何取胜。”
卡尔的文章在主题上,与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之一《大西洋月刊》的分析人士里夫金的文章《普京没有获胜》相呼应,其副标题为《低估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很危险,但给他强加黑暗力量正中其下怀》。
文章特别指出:“自9月初以来,俄罗斯已向欧洲领空派出数十架无人机。作为回应,北约各国政府短暂关闭了民用机场,派出战斗机升空,并援引《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呼吁盟友进行正式磋商。这一系列入侵行为,是普京公然试图告诉北约,其无力保护本国领土,更不用说保护乌克兰了。但比挑衅行为本身更令人震惊的是,西方观察人士竟如此公开地认为,这是俄罗斯总统的胜利。
据CNN的一篇分析报道,这种干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注意力分散,是‘普京的胜利’——这又是一个例子,说明尽管俄罗斯在战场上遭受损失、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不利变化、国内动荡加剧,但人们仍将他描绘成一个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形象。”
里夫金接着指出:“2000年,普京取代病重的叶利钦,开始他的总统任期,他塑造了一个几乎可笑的英勇无敌的形象。但克里姆林宫没人能想到,西方会接受并传播这种说法。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普京的胜利’和‘普京的巨大胜利’等短语,你会发现多年前的新闻:英国脱欧、叙利亚问题、特朗普在2016年和2024年赢得总统大选、勒庞参加法国总统大选、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
普京确实没有获胜,但情况悖论之处在于,他试图迫使乌克兰人投降,而俄罗斯却已经遭受战略失败。但俄罗斯的战争对象不只是乌克兰,莫斯科还在与西方集体对抗,近四年来,欧洲和美国一直假装战争与本国公民关系不大。尽管前线就在欧洲附近,但莫斯科与欧洲人之间的网络战,以及俄罗斯联邦最近发起的无人机渗透欧盟领土的行为,都表明普京不会止步于乌克兰。
全球性的黑暗势力已逼近欧洲边境。但那些在乌克兰人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一直将俄乌战争视为遥远画面的人,至今仍认为,战争不会波及自己。这反而刺激了莫斯科,因为,如果俄罗斯在未来几年袭击北约成员国,那只会是因为欧洲和美国只以半力帮助乌克兰,认为这足以让好战的俄罗斯人远离欧盟边境。
当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可怕的危险之中时,欧洲人却宁愿像2022年2月24日大战爆发前那样生活,寄希望于危险自行消散。但俄罗斯向欧洲派出无人机,试图在那里引发恐慌并操纵西方情绪。
在普京发起的心理战中,他确实成功地在联合欧洲,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上,制造了部分分裂。当除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个普京的附庸外,斯洛伐克和捷克也加入其阵营时,这助长了克里姆林宫的幻想,认为其恐吓乌克兰人民的行为,有可能让乌克兰人陷入绝望。
毕竟,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最终确定他心目中俄乌战争的最优结局,而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暂时还无法说服华盛顿,认为只有大幅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才有可能在这场血腥对抗中实现转折,那么就无法遏制俄罗斯独裁者继续下去的欲望。
普京能够以各种他能利用的方式持续煽动战争,从动用强力手段招募新兵,到为新入伍者提供高额报酬——而如果战死者遗体无法运回俄罗斯,其家属获得报酬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
普京灵活应变,而电视宣传人员则竭尽全力,在俄罗斯民众中煽动恐惧,让他们相信,不服从或不支持普京政权的恶行,不仅是“背叛祖国”,更是最大的罪行,必将遭到报应。
普京的算计显而易见,目标明确:以武力占领基辅,建立亲俄傀儡政权,对所有阻碍他,打着苏联复兴幌子阻止他复兴俄罗斯帝国的人进行审判。将所有乌克兰爱国者枪决,将那些对“俄罗斯世界”的伟大,心存犹豫或怀疑的人,强行迁移到西伯利亚广阔的土地上。
普京及其克里姆林宫同伙认为,他们毕生的最高使命,是恢复苏联及其犯罪遗产,全面控制那些曾被武力驱赶进苏联的民族,并彻底改写后苏联时代的秩序。
如果欧洲错误评估赌注,不在军事和资源上介入,那么,我们谈论的将不仅是莫斯科方面升级冲突,还有一系列国家的主权将被摧毁——莫斯科早已对这些国家的资源虎视眈眈。错误解读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不可调和的对抗,其代价不是声誉上的,而是生存上的。
在当前阶段,仅仅遏制俄罗斯,显然已远远不够。欧洲错误计算参与事件进程的后果,对欧洲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现在,不仅需要旁观,更需要开始直接参与,能够决定欧洲未来百年命运的事件。因为,摧毁欧洲城市已不再是冲突升级的威胁,而可能是西方掌握向乌克兰提供迫切必要援助的人,无所作为的、合乎逻辑的后果。
必须彻底粉碎“小沙皇”的宏伟帝国计划。在乌克兰战胜他,将成为21世纪的防御性协议,这一点不容轻视。然而,西方至今仍在犹豫下一步该怎么做。
这种拖延最终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它给了普京可乘之机,削弱了民主西方世界的团结——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这种团结已不像之前那样坚如磐石。
普京知道,他时间有限,必须迫使西方接受莫斯科对乌克兰的要求。他如今在白宫几乎有自己的人。这位克里姆林宫掌权者的时间窗口现在不超过3-4年,他计划利用这个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今俄罗斯军队比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的那支军事力量更为虚弱,但普京并不需要在战场上取得明确胜利。他需要的是,打破西方的民主精神及其抵抗俄罗斯扩张和统治欧洲的意愿。
到目前为止,欧洲、美国和北约都未能做好准备在乌克兰境内对莫斯科进行反击。显然,北约无法通过克制来遏制俄罗斯的进一步侵略。而美国和欧盟的制裁也不足以回应军事侵略。
当地缘政治权谋者普京逃避侵略惩罚时,这只会鼓励他进一步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每个阶段,西方都因害怕激怒俄罗斯,在欧洲的进一步侵略而未采取必要行动,结果只会让局势恶化。
美国、欧盟可能不以推翻普京的极权政权为目标,但他们必须帮助乌克兰恢复对自身领土的控制。
《经济学人》强调:“普京或许寄望于欧洲的决心会瓦解。乌克兰继续战斗所需的资金将于二月耗尽。亲克里姆林宫立场不那么敌对、有望上台的民粹主义政府,阴影已笼罩欧洲大陆。一个分裂且运转不灵的欧洲,将难以向乌克兰提供战后繁荣所需的长期支持。但这与在战火正酣时,抛弃乌克兰截然不同。乌克兰是欧洲安全关键所在,这一论点坚如磐石。若基辅沦陷,普京将掌控欧洲最大规模的军队及强大的军工产业。目前正着力构建一个可靠且长期的融资机制,其范畴超越了单纯没收俄罗斯资产。若能成功,普京将明白,乌克兰经济能够挺过俄罗斯的打压。”
随后,卡尔得出如下结论:“有人认为,俄罗斯总统或许坚信时间站在他这一边,否则他早就求和了。然而,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教训在于,领导人会紧抓一丝希望不放,期盼着任何事情——无论何事——都会发生。因此,普京有可能在2026年仍继续作战,等待他的将军们找到新的作战方式,等待乌克兰人力耗尽,等待泽连斯基政府崩溃,或者等待特朗普或欧洲失去耐心。但若这一切都未发生,普京将面临可怕的报应。俄罗斯已将其经济抵押出去,迫使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并摧毁了一整代人……”
显然,克里姆林宫的犯罪集团头目只懂得武力。应对他的最佳方式,是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包括提供足够数量的“战斧”导弹,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战场态势。 1979年,俄罗斯入侵阿富汗,美国则不断加大对阿富汗人的军事援助,直至俄罗斯意识到其损失超过收益,并于1988至
1989年撤军。
若西方盟友大幅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让普京明白,他们将持续增援,直至迫使其从被占领土撤军,那么乌克兰也有望取得类似结果。
正如里夫金在《大西洋月刊》中所指出的:“普京,这位冷酷无情、年届七旬、渴望重振俄罗斯帝国辉煌的强人,因其过于邪恶,而无法被西方政客和媒体评论员所忽视。将他描绘成无所不知、不可战胜的形象,在全球事务的混乱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然而,高估普京的实力,就等于在替他完成工作。这意味着放大他的每一次威胁,将他的夸夸其谈与现实混为一谈,并基于普京希望,我们相信的内容,而非事实,来做出政治决策。尽管他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如占领克里米亚——但普京最大的胜利,在于说服世界他正在获胜,即便事实并非如此。
低估普京固然危险,但赋予他过度的实力,则会使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在西方心目中的形象,比其实际更为强大。若美国人对普京有更清晰的认识,他们会看到一个孤注一掷的统治者,其国家正在丧失影响力,经济迅速降温。对其实力的现实看法,将剥夺普京最大的影响力杠杆:即他不可战胜的假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