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雾救了上千乌军!乌克兰3个旅残兵侥幸汇合:要与俄军死战到底

0
分享至

弥漫的雾气,先替乌军挡下了子弹,也替俄军遮住了眼睛。

在米尔诺格勒郊外的5/6号矿井群,俄方突击分队前夜进入矿区时,发现机枪位置空荡,射击孔里只剩几节弹链。检测辐射、测温、再让搜爆犬闻过之后,他们才确认这里已成真正的“真空”。指挥官当场升旗,社交平台上一度刷屏——红军城包围圈正式扩展到“季米特洛夫环”。



矿井本来由乌克兰第25独立空降旅负责。该旅在过去两周里损失近三分之二的步兵编制,榴弹炮仅剩两门还能射击。工兵组最后一次补充反坦克地雷是五天前,再往后连车载油料都掂着用。按照前线日志记载,他们其实已进入“僵死”状态:弹药凑不齐一场班组交火,口粮和净水靠无人机抛投维持。但浓雾来了,上一批补给无人机在 GPS 辅助失灵、视觉传感器“白茫”遮挡下,直接迷航迫降。

与此俄军的光电侦察系统也“瞎”了。标准 Orlan-10 无人机在可见光下探测距离不足五十米,热成像又被高湿冷雾稀释。FAB-250 滑翔炸弹得靠激光标定锁定,有雾时激光被散射,制导误差瞬间飙升。俄军干脆推迟航空火力,一边调集工兵排补测坐标,一边让步兵摸黑推进。意外的是,这反让他们在矿区“空城”里几乎毫无损失地接管核心设施,连值班锅炉都还在运转。

5/6号矿井区已被完全占领,成为俄军在红军城南缘的前出跳板。

乌军方面,撤退路线并不体面。雾里只能听到柴油机咳嗽声,拖着平板车运走可抢救的伤员,其余重伤员被塞进矿工自建房地窖,希望俄军搜索后给个“战俘”身份。幸存的第25旅士兵约千人,他们连夜穿过废弃铁路岔线,向北与第79旅机械化部队、第38海军步兵的残部会合。这样,米尔诺格勒城区突然“膨胀”出三千多名混编防御兵力。



俄方记者16日上午进入5号井翻找文件时,顺手开启躺在桌上的 GoPro,视频中穿过窗缝只能看到乳白色墙壁——能见度不到50米。也正因为此,俄军后续大部队调动得以“隐形”,他们沿着马里乌卡河谷陆续进入红军城东侧高地,无需担心乌军炮兵校射。雾对两边都是双刃:乌军暂时免于密集炮击,俄军则可在较安全环境里实施力量轮换。

乌军补给线仍被切断,陆路补给要穿越俄军炮兵封锁区,空投又被雾锁死,这一点没有改变。

目前防御重心集中在城区中心矿区。乌军前线军官用戈尔洛夫卡前例鼓舞士兵,宣称准备巷战到底。然而剩余的 152 毫米榴弹只够四小时火力倾泄,肩射防空导弹干扰弹药亦告罄。俄军却在加紧运来穿甲燃烧弹和热压武器,准备对地下坑道实施“逐段封杀”。作战方案大致分三层:

1。 步兵突击斩断表面交通沟,阻断人员机动

2。 轻型装甲“喷火车”封闭坑道口,阻绝换气

3。 无人地面车投放温压弹,逼迫地下守军上地表投降

乌军情报分析人员担心,如果雾散时俄军航空兵恢复投弹,第25、第38、第79旅残部将失去最后遮蔽。实际上,俄军前沿指挥系统已调度一批配备“复合制导套件”的FAB-500M62,这种滑翔炸弹在末端用GNSS配合红外场景匹配,理论上能在轻雾里继续工作。一旦云底抬升过100米,空中火力就会回归。



在心理层面,乌军合兵固守确实带来短暂士气提振。若不是雾锁天幕,第25旅很可能已在包围圈里被俄军“化整为零”。他们现在能互相借弹兼容,伤药分配也更高效。一名乌军军医向外媒坦承,最大问题不是弹药,而是抗生素及医用氧气。矿井地下湿冷,伤患极易出现继发感染。

俄方则不急着强攻,清场行动采用“掀盖子”模式:先以工程分队拆除可疑陷阱,再调侦察小组逐户搜索。每移交一栋建筑,都要记录 GPS 坐标、拍照存档,方便后续火控排除误击。俄媒特派记者透露,俄军甚至把一座废弃锅炉房改造为临时收容站,为愿意投降的乌军提供热水和糖分,目的是降低巷战的烈度。

雾,成为米尔诺格勒战场上最具存在感的“中立方”。

战区气象站给出的预报是:48小时之后高空槽东移,本地风速增大,雾气将被迅速拆散。乌军正尝试在这段时间内,凭城区复杂地形建立多层火点,掩体则尽量下移到地铁深度。俄军亦利用这两天补足弹药、重新校表炮兵数据链。一旦天晴,米尔诺格勒中心矿区势必遭受自走炮、航空兵与巡飞弹三向夹攻,防御方需要在失去掩护后立即面对烈度升级数倍的火力。

在外部战略层面,红军城—季米特洛夫一带的推进,使俄军可以向西撕开顿巴斯南翼防御。若再向北推进20公里,就逼近克拉马托尔斯克铁路枢纽。对乌军而言,那是东部战区的骨干运输线,一旦被封锁,将切断整个顿巴斯集团军的兵站链。此时的迟滞,可能决定明年春季攻守姿态。

在矿井脚下的湿冷巷道里,时间以呼吸声计量。雾气安抚了枪声,却掩不住双方急促的无线通话。下一次天幕放晴,就是选择题:投降,或者巷战到底。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震惊:姆巴佩薪资纠纷案高达7亿欧元,大巴黎胜诉可能性几乎为零

震惊:姆巴佩薪资纠纷案高达7亿欧元,大巴黎胜诉可能性几乎为零

姜大叔侃球
2025-11-18 15:53:13
金庸如何写小黄文

金庸如何写小黄文

特例的猫
2025-11-18 13:28:43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澜归序
2025-11-16 02:35:43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太超前!中国造舰速度惊呆全球,三航母齐亮相,美海军直呼扛不住

太超前!中国造舰速度惊呆全球,三航母齐亮相,美海军直呼扛不住

小嵩
2025-11-18 19:20:39
算计藏不住了?3.8亿豪宅拍卖大战,大S家里乱成麻,具俊晔还笑吗

算计藏不住了?3.8亿豪宅拍卖大战,大S家里乱成麻,具俊晔还笑吗

石场阿鑫
2025-11-18 16:57:41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微微热评
2025-11-16 16:05:57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述家娱记
2025-11-18 10:33:27
人40元狗30元!游客带宠物狗进被收门票,浙江一景区:有相应游玩项目,已实行半年

人40元狗30元!游客带宠物狗进被收门票,浙江一景区:有相应游玩项目,已实行半年

潇湘晨报
2025-11-18 12:12:00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九牧王涨停走出5连板

九牧王涨停走出5连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9:39:0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06:12:17
U20半决赛,范泊宁24分难救主,江苏无奈被淘汰!山东上海争冠军

U20半决赛,范泊宁24分难救主,江苏无奈被淘汰!山东上海争冠军

金毛爱女排
2025-11-18 15:30:02
火箭对阵骑士前瞻 骑士高阵容配置极其克对方摆高阵容 考验乌度卡

火箭对阵骑士前瞻 骑士高阵容配置极其克对方摆高阵容 考验乌度卡

大话火箭队
2025-11-18 18:05:48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20:12:15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乡野小珥
2025-11-16 06:43:55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当全世界都在赌纯电,长城汽车用10年,等一个"没人看好"的答案?

财经保探长
2025-11-17 21:03:28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懂球帝
2025-11-18 11:15:10
2025-11-18 20:40:49
花仙历史说
花仙历史说
每日分享历史
589文章数 144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