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许雯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发布第九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与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江北新区交出亮眼答卷:7家企业入选单项冠军,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入选数占全市43.75%;24家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全市位列第二,累计数量已达99家。
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制造业单项冠军位居金字塔“塔尖”,代表在细分市场占据全球制高点。“小巨人”同样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以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双高”引领行业。
“单项冠军”与“小巨人”,既是技术的突破者、市场的定义者,更是区域产业生态的重要构建者。走进江北新区,从“冠军之道”洞见产业发展新高度。
“冠军”领跑,闪耀全球
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评定标准中,有一项为“申请产品(生产性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这意味着每一款冠军产品都是细分领域的“全球标杆”。
世和一号®,全球首个获得中国、美国、欧洲三认证的肿瘤NGS大Panel试剂盒。这款产品来自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而此次,世和基因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正是基于企业在NGS肿瘤基因检测产品领域所构建的前沿技术平台与产品体系。
NGS检测是指下一代测序技术,具有高效、高通量的特点。如世和一号®试剂盒能够全面检测425个与实体瘤发生发展、靶向及免疫治疗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
12年前,世和基因创始人团队从海外将NGS技术带回,并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扎根创业。彼时,国内的NGS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如今,世和基因推出的一系列NGS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领跑全球。
世和一号®试剂盒在去年初实现量产之后,迅速被全国百余家医院采购,今年有望再增加合作医院100多家。
汽车整车中塑料常是第二大用料,然而,不少关键部件用塑料曾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新入选的“单项冠军”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破局者。近年来,其自主研发与生产的改性工程塑料系列产品,打破了垄断,赢得了海内外头部车企的大批订单。
在新能源汽车与高端制造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南京聚隆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增长30.53%。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保持较快增长。
从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来看,这些“单项冠军”的崛起并非偶然。纵观江北新区新“单项冠军”榜,世和基因的NGS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南京聚隆的汽车动力系统用功能材料、南钢的抗酸管线钢、中车浦镇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这些企业凭借深度的研发创新筑起技术护城河,以“单点突破”问鼎全球市场,他们的探索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
持续创新,赛道不“卷”
如果说“单项冠军”是产业“顶梁柱”,“小巨人”就是创新“先锋队”。
2020年底,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落地江北新区研创园。全球顶尖运营商中国移动,正是看重江北新区产业集聚度高、科研资源丰富、科创平台能级高等优势,在此落子布局集团级研发单元。
如今,中移紫金院聚焦“5G/6G、无源物联、AI+、可信数据要素”等领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78项,参与制定包括国家标准在内的16项各类标准;先后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1项、江苏省“三首两新”(新技术新产品)5项;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改行动”考核中获评优秀。
中移紫金院高效转化一批前沿研发成果为实际产品,并实现大规模商用。研发的“灵云”5G云基站采用中国移动自研的破风8676芯片,解决了射频“卡脖子”问题,BBU(基带处理单元)使用了飞腾S5000C-M芯片,有效提升云基站国产化自主可控水平,激活了产业潜能;5G专网质量管家平台,提供AI驱动的一站式专网管家服务,已在31省170个项目中应用,将专网故障排查时间从1天降至0.5小时;可信数据要素平台,为城市、行业、企业、个人提供区块链、数据空间等可信服务,已为省数据交易平台、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提供区块链可信存证,上链数量超11亿条。
“只有坚持创新,赛道上才不会那么拥挤。”希烽光电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经理方舟一语道出“小巨人”企业的共同“密码”——敢于创新,开辟独属赛道。
希烽光电2018年落户江北新区,专注研发和生产锗硅光电探测器与硅光子集成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AI算力互联、数据中心互联、5G/5G+和电信骨干光传输等领域。
AI智算爆发推动硅光子技术进入黄金期,但风口之下必“蜂拥”,硅光芯片亦不例外。
希烽光电的选择是,基于锗硅材料体系的原始创新,打造自己的专属硅光工艺平台,走一条与一般芯片设计公司不同的“IDM-Lite”路线,自主掌握底层材料体系、自研全硅光制程工艺以及全自有关键锗硅外延设备。这条路为希烽光电创造了性能领先、工艺灵活、产能自主、低成本四大竞争优势,赋予希烽光电差异化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我们是最早开始探索硅光技术和芯片的厂商之一,也是全球唯一量产供应从25Gbs/lane到200Gbs/lane锗硅探测器芯片的厂商。”方舟介绍。得益于独特的技术路线和差异化优势,希烽光电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
11月12日,南京微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洁净车间内,工程师们在对新生产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新设备投用后,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
从技术成果转化到产品上市,再到新产品迭代、设备更新……11年来,微测生物“焕新”的步伐始终未停。
微测生物的产品主要是食品安全与动物疫病快速检测仪器和试剂,是全球首家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应用于真菌毒素定量快检的厂家。这位“扫毒”专家自2015年推出首款产品起,便打破海外垄断。截至目前,合作客户超8000家,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当第一代手动产品市场趋稳时,微测生物提前布局研发全自动产品,并于去年底推出全自动样品前处理与检测一体机。总经理肖理文向记者演示,将粉碎后的玉米粉装入取样杯后,机器运行全程仅需15分钟,检测浓度及结论一目了然呈现于屏幕。
“龙头”舞动,产业崛起
在江北新区构建的“2+4+N”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百余家“冠军”“小巨人”成为撑起四梁八柱的关键力量。他们深度融入产业版图,助力新区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生态共荣”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引领者从不会停止奔跑。
汽车材料之外,低空领域已经成为南京聚隆的优势新板块。其与高校深度合作,提升研发制造水平,专攻技术含量较高的eVTOL领域。目前,聚隆已在碳纤维复材结构件及零部件与整机装配领域获得先机,涵盖设计、制造、售后等在内的全环节整机装配交付,都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今年5月,世和基因的“金陵队列”超万例多癌早筛研究成果登上权威期刊《自然科学》,进一步证实了其多癌早筛产品世和鹰眼®的先进性和临床可行性。世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是,持续优化多癌早筛产品性能,加快产品落地,让老百姓在常规体检中就能用上。
未来,中移紫金院有望在6G原型系统、可信数据空间、具身智能通信、数字孪生网络验证、6G通感一体、6G数据安全与服务等领域实现技术引领,巩固中国移动在国内先进通信产业集群中的链长地位,并向全球6G生态输出中国方案。
优势产业向新向上,新兴产业加速迸发,未来产业逐步崛起,江北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正茁壮生长。
数字鲜明见证了这一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江北新区产业营收规模高达3413.6亿元。
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批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新区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服务和生态营造,推动企业从“小而美”迈向“强而精”,孵化更多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从而加快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筑起现代化产业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