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天气一冷,肾结石这事儿就总有人中招。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怎么喝水,也从没结过石头,有的人喝水喝得比谁都勤,却偏偏结了好几回。
医生说,不光是水喝得多不多的事儿,还有吃的东西也很重要。有人就是因为这口嘴,老老实实地把结石“吃”出来了。有句话不是说“病从口入”嘛,结石也一样,吃错了东西,尤其是冬天,吃进去的就可能不是热量,而是麻烦。
![]()
一说肾结石,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疼”,那种钻心的疼,哪怕没经历过,也听说过。可真到了生活中,能主动避开的却没几个。很多人吃东西还是照吃不误,浓汤、腊肉、炒菜都离不开高蛋白,冬天更讲究“补一补”。
可补不当,补出个结石来,那就真得不偿失了。有医生就提醒了,入冬之后,有五种食物得悠着点,吃得太猛,很容易让结石卷土重来。
![]()
先说茭白吧,长得挺清爽,吃着也脆嫩,很多人都以为它是个清淡健康的蔬菜。其实茭白里的草酸含量不低,尤其是生吃或者轻微加工的那种,草酸一旦在体内遇到钙,就很容易生成草酸钙结晶。这种结晶要是排不出去,就慢慢变成肾结石了。
茭白虽然好吃,炒肉、煮汤都合适,但天冷了本就不爱多喝水,加上草酸的刺激,真有可能出问题。特别是那些本身体质就容易结石的人,吃茭白时真得小心,能少吃就少吃,实在馋了也得用水焯一焯,别直接炒。
![]()
浓肉汤更是冬天饭桌上的常客,不管是炖牛骨、炖鸡汤还是猪蹄汤,大家都觉得汤浓才有营养,可这个“浓”字对肾可太不友好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浓汤里含有大量嘌呤,嘌呤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尿酸一旦在尿液中过饱和,就可能结晶形成尿酸结石。
一些研究还发现,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饮食的人,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而尿酸水平一旦超过420微摩尔每升,结石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冬天喜欢喝浓汤的人不少,可真不是人人都扛得住的,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症或者曾经结过石的,喝这些汤简直是雪上加霜。
![]()
说起腊肉,可能没人会觉得这是“危险食物”,但别忘了,腊肉盐分极高,还含有很多添加剂、防腐剂和烟熏物质。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排泄量,尿钙一多,也就意味着更容易在肾里形成结石。而且腊肉一般都是高蛋白高脂肪,吃多了不仅对肾不好,对心脑血管也有影响。
别以为少吃几块没啥问题,如果天天吃、顿顿吃,潜移默化地,肾结石风险也就在那儿等着了。有数据显示,长时间高盐饮食者比正常饮食者的结石发生率高出了30%以上。很多人总以为自己年轻、身体硬朗,不怕这些,可结石这东西,不挑人,只要条件合适,说来就来。
![]()
再看果汁,乍一听果汁跟结石能扯上关系?不是说喝果汁补维生素C、促进代谢吗?但真相是,市面上的果汁很多都含有高果糖,特别是那些加了糖的果味饮料,更是果糖含量超标。
果糖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增加尿钙排泄,同时降低尿液中的柠檬酸水平,而柠檬酸本身是天然的结石抑制剂。也就是说,果糖不仅促成了结石形成,还把原本能抑制结石的保护物质给打压了。
![]()
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50克果糖的人群,肾结石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是那些天天喝果汁当水喝的,基本是给肾结石开绿灯。有条件的还不如直接吃水果,纤维也有,糖分还低,不会带来那么大的负担。
高蛋白食物这个其实不少人都知道要节制,可一到冬天就忘得一干二净。羊肉火锅、牛排、蛋白粉,全是高蛋白食物,一吃就上头。问题在于,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包括尿酸和氨基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尿液酸化,酸性环境下更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
不光如此,高蛋白还会让尿钙排出增加,同时抑制柠檬酸的排泄,从而形成一个“完美风暴”的条件组合。也有数据显示,每天摄入蛋白质超过体重1.5克的个体,其结石发生率会比正常饮食者高出约35%。有人觉得自己练健身、要补充蛋白质,那也得看情况,不能盲目补。
其实除了吃的这五样,冬天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水喝少了。天气冷了,人就不爱动,也不爱喝水,一天下来连个500毫升都喝不够。尿液浓缩,排出的杂质增多,本来就容易形成结晶,这时候要是再吃了上面这些“结石催化剂”,那就很难不出问题了。
![]()
有些人可能已经有过一次结石,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想着“排出来就好了”,可要知道,肾结石复发率非常高,五年内复发的概率超过50%。而每次复发,不仅是疼痛,反复损伤肾脏功能,还可能引起感染、肾积水等更严重的问题。
冬天的饮食确实应该调整,能吃的东西多了,但能吃不代表能放肆。大家总以为食补是万能的,冷了补、累了补、虚了更要补,可补错方向比不补还糟糕。很多人的饮食逻辑是“反正平时也没事”,可一旦出了事,悔都来不及。
![]()
对待肾结石这事儿,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得多。别等到疼得满地打滚的时候,才开始回忆哪一顿饭吃得不对。现在就该好好想一想,这几样东西,是不是吃得有点多了?
肾结石和一口豆腐有没有关系?其实普通的豆腐问题不大,但前提是吃得合理、搭配得当。真要说跟豆腐长得像、名字又差不多的茭白,这才是那个“刺客”。冬天里头五样食物,茭白、浓汤、腊肉、果汁和高蛋白,统统都有可能变成结石的诱因。
![]()
不是不能吃,而是得看怎么吃、吃多少、吃得时候状态怎么样。很多人以为食物是好东西,不会伤人,可吃对吃错,就差在这点分寸之间。
肾结石说白了,就是身体的一个信号,是饮食和生活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到了冬天,这个信号容易被放大,出现得更频繁。不是哪个东西特别坏,也不是说这些食物就是“毒”,而是每个人的体质、饮食习惯、代谢能力加在一起,最后就有了结果。
![]()
要想不被结石缠上,除了多喝水、注意运动,最重要的,还是嘴上的那点自觉。吃得明白点,少碰这几样容易惹事的东西,才是真的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参考文献: [1]张晓燕, 刘志军. 高嘌呤饮食与尿酸代谢紊乱的关系[J]. 临床内科杂志, 2024, 41(3): 212-216. [2]李伟, 陈志华. 果糖摄入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23, 45(1): 88-92. [3]王蕾, 孙春梅. 高蛋白饮食与肾脏负担研究进展[J]. 临床营养杂志, 2022, 30(6): 401-405. [4]高志远, 郑重. 食盐摄入量与肾结石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5, 41(2): 96-100. [5]陈林. 肾结石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策略[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3, 44(4): 255-259. [6]赵立, 王浩. 膳食草酸与结石形成关系的系统综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15(9): 3412-34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