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现在去梅山码头,路上得要1小时20分钟。”在浙江宁波北仑新世洋仓储的停车场内,集装箱卡车(以下简称集卡)司机陈浩一边说着,一边点开手机里的听书软件,发动了集卡。他的驾驶座旁,一个蓝色袋子里躺着几本书。
车外是浓重的柴油味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嘈杂,车内是他用碎片时间搭建起的“安静角落”。
28岁的陈浩已在北仑开了7年集卡。他用5年多时间读完了400多本书,日均挤出22分钟坚持阅读。
“看书的时候,会不自觉把自己代入进去,跟着主角体验他的喜怒哀乐。”每天,陈浩就这样一边握着方向盘穿梭于码头、仓库与高速公路,一边在书页间奔赴另一场“旅程”。
乏味时光的“意外转折”
2018年9月,结束造车厂涂装车间工作的陈浩,经老家邻居介绍,来到宁波北仑成为一名集卡司机。
头三年,他开的是内集卡,主要往返于港口内部的码头箱区与装卸点。后来,他转做外集卡,开始运送拼箱货物至各个物流中心。路上的时间被拉长,他待在驾驶室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最初的日子,陈浩觉得很乏味。白天是单调重复的运输工作,下班后便一头扎进游戏、视频里打发时间。“那时候年纪小,自制力差,本想靠短视频‘放松几分钟’,结果常常不知不觉刷到后半夜。”
转机藏在父亲的一句叮嘱里。
“我爸本身就爱看书,见我总这么‘晃着’,就劝我随便找本书看看。哪怕吃进去的是‘垃圾’,也比‘饿死’强。”听了父亲的劝说,陈浩想着试试,没想到第一本书就选对了。“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翻了几页就爱不释手。后来,干脆把整个系列都看了。”那套小说,也是他放进驾驶室的第一套书。
从那以后,他利用装卸货物的间隙、午休的半小时,甚至是码头排队和夜晚驻车等碎片时间坚持阅读,仅2024年的阅读时长就已达到1301小时。
“看完书后心情变好了,看途中的风景都是美好的。”微信读书APP记录了陈浩与书为伴的日子。看到打动自己的句子,或是对书中描写有所感悟,他都会记录下来。他的微信读书APP“笔记”一栏,已经记录了1373条。
对于一些喜欢的书,即便已经看完电子版,他还是会买来纸质版珍藏。近600元一套的《天空大图鉴》、300多元一套的《这里是中国》,都是他的“心头好”。
从追情节到品内核
“刚开始看书,就挑那些有故事情节的,能一下子抓住眼球,让自己有读下去的劲头。”陈浩笑着说。如今,他更在意的是文字背后藏着的深层价值。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到世界文学名著,从悬疑推理到心理历史,连看不太懂的诗歌,他也愿意沉下心来,一点点琢磨字句间的韵味。平均每年,他能看完七八十本书。
尽管有人不理解“集卡司机读这么多书有啥用”,陈浩依旧循着自己的节奏,在方向盘旁的小天地里与文字“对话”。
早年因个人原因高中辍学,一直是陈浩心里的遗憾。出来务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没有价值,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看书,让他挣脱了这份精神内耗,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有一年的7月,天气格外闷热,陈浩整月都“泡”在河南作家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里。《城的灯》里熟悉的豫东地名、《羊的门》里带着乡土气息的朴实人物,让他在异乡奔波的疲惫里,依然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度,“好像在书里跟老家的亲人聊了聊天,心里特别踏实”。
“阅读让我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想法。”陈浩最近在读《斯通纳》,书中主角对文学的执着,深深触动了他。
“斯通纳一接触文学,就把它当成了毕生的追寻。这一路上,他吃了太多苦,遭遇了无数坎坷,却从来没动摇过。”陈浩说,斯通纳教会他最重要的道理是,坚定地奔赴内心认定的方向:“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是自己觉得对的,就别怕付出,哪怕倾尽心血。或许在旁人眼里,你算不上‘成功’,但只要没辜负自己的心,没背叛自己的选择,就足够了。”
阅读里的人生课
读书带给陈浩的最大改变是,心态变得更平和。
“我现在觉得平平淡淡没什么不好,只要能在生活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就行。”陈浩表示,阅读让他接纳自己的“平凡”。开集卡车虽然辛苦,但有时间看书、听书,收入也还可以,每月攒下的钱能还上老家的房贷。
刚当集卡司机那会儿,他对这份工作谈不上喜欢,只觉得是个谋生的手段。但自从把书搬进驾驶室,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里没有旁人打扰,我可以尽情沉浸在书本构建的世界里。听着书里的故事,跟着书中的人物经历不同的人生,路上的孤单一下子就被填满了。”陈浩激动地说,现在他才真切地明白,读书让他的赶路有了双重的意义——身体在向前,灵魂也稳稳走在“成长的路上”。
“今年的七夕节,我已经和女朋友领证结婚了。”说起自己的人生大事,陈浩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性格外向的女朋友,喜欢热闹,与安静的他正好互补。而他的阅读喜好,也渐渐感染着她。“前不久,她和闺蜜去云南旅游,看到民宿里有个小书架,就拍了照片发给我说,‘这里的书你肯定喜欢’。”
对于未来,陈浩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只是想着“好好过小日子”。北仑的青年公寓有政策支持,如果条件允许,或许他会在这里安家,把驾驶室“书房”里的书,搬到家中真正的书架上。
下午1点,仓库通知陈浩去装货。他熟练地发动集卡,手机里响起《漫长的告别》的听书声。
4平方米的驾驶室很小,连转个身都有些费劲,可它又很大。跟着书中的故事,陈浩“走”过辽阔的平原,“仰望”过璀璨的星空,“认识”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在奔波途中,“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