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观众把票退了,日本影史第二的动画在中国栽了跟头。
11月14日,《鬼灭之刃 无限城篇 第一章》在内地上映,首日票房1.02亿,刷新进口动画开画纪录。
两天破两亿,排片占比超过35%,平台一度给出15亿最终预测。
![]()
热闹只维持了48小时,退票率飙到19.7%,创中国市场有统计以来最高。
影院经理早上还在加场,下午就收到成摞退票,座椅空得能踢到回声。
退票理由填得直白:看不懂、睡着的、孩子吵着要走。
有人看完发微博:剧情从第一秒就追兵追杀,没看过TV版直接迷路。
粉丝向电影把门槛砌得太高,路人一脚踢在铁板上,干脆退款。
更尴尬的是预售期太多人抢零点场,第二天要上班,熬不动只能退。
叠加起来,退票量把系统挤到卡顿,猫眼后台一度显示22%的退单请求。
![]()
票房曲线随之跳水。
第三天单日跌到2800万,环比腰斩。
平台把预测从15亿砍到6亿,只用了一天。
影院把黄金厅让给了同期好莱坞动作片,排片降到18%。
日本发行方紧急发声明,说退票属于正常市场行为,却挡不住股价连跌三天。
《哪吒2》团队悄悄松了口气。
这部国产续集暑期档拿到12.8亿,原本担心被鬼灭反超,现在警报解除。
![]()
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已把对手票房模型下调一半,宣传费也减投3000万。
国产动画年度冠军的位置,大概率保住。
鬼灭事件把进口动画的老毛病翻出来晒。
粉丝电影靠预售冲热度,路人进场才发现没字幕都看不懂梗。
票房注水嫌疑跟着抬头:有人晒出截图,上映前三天某影城凌晨场售罄,却空无一人。
锁场刷数据再退票,已成灰色套路,平台监管却跟不上。
泡沫被戳破,受伤的是影院,排片经理说以后引进日本番剧电影要先做观众调研,不再照单全收。
行业把这次退票当成一次免费体检。
![]()
第一针扎在盲目攀比预售。
票房竞赛只看首日数字,片方砸钱买热搜,观众冲动下单,第二天集体后悔。
第二针扎在内容分级提示缺失。
TV版没在国内播出,影院却不对剧情门槛做警示,家长带娃进场被血腥镜头吓到,退票顺手给一星。
第三针扎在排片算法僵化。
系统只看预售数字给场次,不管真实入座率,导致资源错配,空座浪费。
三件事明天就能改。
![]()
影院在购票页加一行红字:本片需先观看TV版第一季,否则剧情接不上。
平台把退票率纳入排片模型,超过10%自动降场次。
片方别再花钱买幽灵场,省下的钱做国语配音,至少让小朋友坐得住。
直接抄作业,无脑复制,三天就能上线。
观众也在长大。
冲动消费退一次票,第二次就会先查口碑。
粉丝经济退潮,内容本身浮出水面。
谁能把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谁才能拿走真正的票房。
鬼灭退了20%,给所有动画电影留了一道作业题:先把路人变成观众,再谈破纪录。
下一次上映,如果还能看到满场,那一定是故事真的好看,而不是热搜好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