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谁能想到,手机圈的 “性价比卷王” 现在把战场开到了欧洲?全球第三的市场份额还不够,小米直接砸钱开直营店、推大家电,甚至要在 2027 年带着电动车跟宝马、奔驰正面刚!
75% 的净利暴涨到底给了小米多少底气?这波 “全家桶” 出海能让它啃下欧洲这块硬骨头吗?
先看一组实打实的数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终于止跌回升,同比涨了 5%。
![]()
三星还是老大哥以 19% 的出货量领跑,苹果 17% 紧随其后,而小米凭着 14% 的份额稳坐第三把交椅。
放在欧洲市场更有意思,小米同样挤入前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这两个 “地头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小米在品牌高端感、线下门店覆盖这些方面,跟两位前辈还有不小差距 —— 这也正是它现在疯狂补短板的核心原因。
欧洲市场的布局,小米这次是动真格的。
![]()
德国首家官方直营店 8 月试营业,9 月正式开门迎客,选址就在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埃森市中心的 Limbecker Platz 购物中心,足足 99 平方米的空间里,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视机、扫地机器人、家电甚至电动滑板车一应俱全,把小米 “人 × 车 × 家” 的智能生态理念直接搬到了欧洲消费者面前。
德国区负责人 Alan Chen Li 说得很实在,这不仅是小米在德国的第一家直营店,更是品牌要长期扎根本地市场的信号,后续还会继续扩大在德国及欧洲其他城市的零售网络。
![]()
西欧区总经理 QX Wang 也透露出野心,现在正在全力推进更多门店落地,就是要把线下渠道铺得更密更稳。
紧接着,巴黎的米粉也要迎来福音了。
小米法国副国家经理 @产品逸飞在微博上高调官宣 “巴黎米家首店,即将见面”,消息一出就有网友疑惑 “之前香街不是有一家吗?”,他也直接回应:之前那家是客户开的授权店,受疫情影响已经暂时退出了。
![]()
其实小米早在 2018 年 5 月就进入了法国市场,第一家授权店选在巴黎第一区的 Sébastopol 大道,这次亲自下场开直营店,显然是不想再依赖第三方,要自己掌控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要知道欧洲消费者对线下体验的要求可不低,这种直营店模式既能让大家亲手摸到产品,又能直观感受生态联动,比单纯的线上销售更能拉近距离。
不止欧洲,小米在亚洲市场的直营布局也没闲着。3 月的时候,日本首家直营店在埼玉市 “永旺梦乐城浦和美园” 正式开业,按照规划,今年还要以东京圈为中心开出 5 到 10 家店,未来甚至要把业务拓展到全日本。
![]()
6 月,首尔汝矣岛 IFC 商场里也迎来了韩国首家 “小米之家”,虽然面积只有 60 平方米,但走的是体验式展示厅路线,小米所有品类的产品都能在这里看到,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电视、生活家电、物联网产品,让韩国消费者一站式感受小米的产品生态。
这种 “重点市场深耕 + 潜力市场布局” 的思路,能看出小米的海外扩张不是盲目撒网,而是有明确的战略节奏。
线下渠道铺好了,产品线也得跟上。
![]()
9 月 25 日,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在社交账号上宣布 “小米大家电正式登陆欧洲市场”,配图里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大家电产品整齐亮相,意味着小米不再只靠手机打天下,而是要以 “全品类” 姿态进攻欧洲市场。
要知道欧洲大家电市场一直被博世、西门子这些老牌企业占据,小米的加入能不能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优势撕开一道口子,值得期待。
更让人意外的是电动车业务,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小米电动车预计 2027 年进入欧洲市场,到时候就要跟大众、宝马、奔驰还有特斯拉这些巨头同台竞技。
![]()
现在小米已经在德国注册了测试车辆,其中一款黄色的 SU7 Ultra 已经曝光,看来这场跨界之战早就开始布局了。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小米为啥敢在海外这么大手笔投入?看看最新财报就懂了。
今年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 1159.6 亿元,同比增长 30.5%,已经连续 3 个季度突破千亿元大关;经调整净利润更是暴涨 75.4%,达到 108 亿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小米敢于在海外砸钱建门店、拓品类的最大底气。
![]()
要知道海外市场的拓展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门店选址装修到供应链搭建,再到本地化运营,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支,没有稳健的财务表现做支撑,根本不敢这么激进。
其实小米亲自下场开官方直营店,背后藏着两层深意。
一方面是渠道升级,之前靠授权店模式虽然能快速铺开市场,但对门店体验、产品展示的把控力不够,直营店能让小米把品牌理念和产品优势原汁原味地传递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是品牌升级,欧洲市场的消费者对品牌调性很看重,通过线下门店的沉浸式体验,能慢慢提升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缩小和苹果、三星的差距。
![]()
现在再加上大家电和电动车的加持,小米正在欧洲构建一个 “手机 + 家电 + 汽车” 的全生态闭环,这种布局一旦成型,竞争力可不是单一产品线能比的。
当然,小米的海外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欧洲市场的品牌忠诚度很高,苹果和三星已经深耕多年,线下渠道也很成熟,小米想要分一杯羹,不仅要在产品性价比上做文章,还要在本地化服务、品牌营销上下功夫。
电动车领域更是高手如林,特斯拉已经占据先发优势,宝马、奔驰等传统豪门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小米作为后来者,需要拿出足够亮眼的产品力和差异化优势才能站稳脚跟。
![]()
但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小米的思路很清晰,用线下直营店打通流量入口,用全品类产品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再用稳健的财务数据支撑长期投入,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或许能让它在欧洲市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从手机到大家电,再到电动车,从授权店到直营店,小米的海外扩张已经从 “单点突破” 变成了 “全面进攻”。
75% 的净利暴涨给了它底气,而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才是它能在全球市场立足的根本。
![]()
接下来就看小米能不能把国内的生态优势、性价比优势成功复制到欧洲,能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杀出重围。
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个玩家入局,就能多一份选择,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欧洲的街头看到越来越多小米的门店,在路上看到小米电动车和宝马、奔驰并肩行驶 —— 这波中国品牌的出海浪潮,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