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 200 多的内存条现在卖 400+,手机新品可能贵上千”——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随着 AI 产业疯狂 “抢粮”,存储芯片库存告急;叠加稀土出口管制收紧,全球电子产业链正遭遇双重暴击。明后两年,从手机、电脑到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要集体涨价,这场由 “缺芯 + 缺稀土” 引发的涨价潮,已经悄悄影响每个人的钱包!
![]()
PART.01
AI 产业侵吞大量供应,存储芯片库存见底
存储芯片价格暴涨的背后,藏着 AI 的 “饕餮大口”。作为数据存储的核心硬件,存储芯片正被全球 AI 巨头疯狂争抢:谷歌、微软、亚马逊明年将砸 2.8 万亿建 AI 数据中心,阿里三年豪投 3800 亿布局算力,这些超级工程直接挤占了三星、美光、SK 海力士的核心产能。
![]()
产能倾斜导致消费级市场 “粮草告急”,国内手机厂商库存普遍低于两个月,部分品牌甚至只剩三周库存,小米、OPPO、vivo 被迫暂缓采购,因为上游原厂报价已怒涨 50%,堪比 “明抢”。
更夸张的是,美光 2025 财年净利润暴涨 10 倍超 600 亿,今年 4 月以来股价翻 3 倍,风头盖过英伟达;DDR4 8GB 内存条价格翻倍,DDR5 版本直接涨到原来的 3 倍,涨幅碾压黄金。
中兴国际早已预警:2026 年汽车和手机行业将面临严重存储器短缺,这波涨价周期至少持续到明年,消费级产品的 “芯片荒” 只会愈演愈烈。
PART.02
稀土供应紧张,存储芯片将短缺
雪上加霜的是,稀土供应的 “紧箍咒” 正在收紧。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霸主,掌握着 90% 以上的分离提纯产能,近期将管制范围扩大至 12 类中重稀土,明确将 256 层以上存储芯片、14 纳米以下逻辑芯片的生产纳入逐案审批范畴。
![]()
千万别小看稀土的作用 —— 它是半导体制造的 “关键味素”:稀土靶材影响光刻机精度,永磁材料支撑蚀刻机运转,没有高纯度稀土,高端存储芯片根本造不出来。而全球替代产能严重不足:瑞典、美国虽有稀土矿,但缺乏精炼能力;重稀土精炼 99.8% 依赖中国,短期根本无法替代。
台湾半导体厂商坦言,稀土管制已导致固态硬盘芯片供应紧缩,叠加 AI 带来的产能挤压,存储芯片上游将进一步 “断供”;德国智库 IFO 数据显示,10 月电子行业原材料短缺企业占比已飙升至 10.4%,创年内新高。这场稀土引发的 “连锁反应”,将让本就紧张的存储芯片供应雪上加霜。
PART.03
电子产品这两年会涨价
两大短缺因素叠加,电子产品涨价已成定局。
价格传导路径早已清晰:上游存储芯片价格翻倍→手机、电脑厂商成本激增→终端产品提价转嫁消费者。
目前,内存条、固态硬盘的涨价已直接落地,接下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核心电子产品,每台涨价几百至几千元将成为常态。
![]()
更扎心的是,涨价范围还在扩大: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都难逃此劫。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存储、智能座舱系统,都需要大量存储芯片和稀土永磁材料,成本上涨必然导致车价 “水涨船高”。
华福证券预测,2025-2026 年稀土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镨钕氧化物价格将稳步上涨,进一步推高电子产业成本。
中兴国际、中银国际等机构一致预警:存储行业的超级周期已到来,明后两年电子产品 “越等越贵”。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与其坐等涨价,不如趁现有库存未清、价格尚未完全飙升时入手;而对于行业而言,这场由 AI 和稀土引发的供应链重构,或许将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添加小编微信可进行业交流群
赶紧点击下方二维码加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