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江”,其名字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敬畏与想象。河流蜿蜒于喀斯特峰林洼地之间,河道曲折,形似游龙,故以“龙”为名,寓意其形态与气势。在不同河段,它也有其他的称呼。上游河段,被称为漳江、“打狗河”。中游为金城河,而当河流流至宜州境内,在古代的文献和诗歌中,它又常被唤作“宜山龙水”或直接简称为“龙水”,宜州(旧称宜山)也因此得了“龙水郡”的古称。
![]()
龙江发源于贵州省三都县甘务村月亮山,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蜿蜒流淌。 龙江全长约358公里(不同资料来源数据略有出入,但均在350公里以上)。 龙江的流域总面积约为16,900平方公里。龙江最终于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凤山圩汇入柳江。柳江是西江的支流之一,因此龙江的水经由柳江、西江,最终汇入珠江,并流向南海。
![]()
龙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流域内的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1,4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5月至8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
龙江是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但其流量受季节影响显著,年际变化也较大。其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2亿立方米。夏季暴雨期间,河水容易暴涨,形成洪峰;冬季则进入枯水期,水量相对较小。历史上,龙江是广西境内洪涝灾害相对频发的河流之一。
![]()
龙江的支流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系网络。其主要支流包括:
环江、中洲河、东小江、平安溪、
拉廖河、红沙河、六圩河等等!
流经的主要城市与地区:
贵州省:三都县(源头区域)、荔波县!
广西省:河池市这是龙江流域最重要的城市。流经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金城江区、宜州区(原宜州市)等多个县区。宜州区是龙江中游的核心城市。
柳州市: 龙江下游流经柳州市的柳城县。
![]()
龙江流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先秦时期,这里属于百越之地中的西瓯、骆越部族。
秦朝统一岭南,开设桂林郡,中原文化开始沿着水道渗入这片土地。汉代至南北朝时期,龙江作为联系中原与西南的重要水道,其战略和经济地位逐渐凸显。它不仅是古代“黔桂古道”的水路延伸部分,承担着盐、粮、锡等物资的运输,更是文化传播的走廊。
![]()
宋代的大将狄青曾率军沿此水道征讨侬智高;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粤西游日记》中,对宜州以下的龙江河段有过生动的记述,盛赞其山水之奇。到了近代,龙江依然是桂西北的交通命脉。
探访龙江流域,是一次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深度体验。
1. 自然奇观: 贵州荔波漳江:作为龙江的上源,荔波的樟江风景名胜区及毗邻的茂兰自然保护区,以原始森林、清澈溪流和喀斯特锥形山峰闻名,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广西宜州下枧河:被誉为“刘三姐的故乡”,河面如镜,凤竹依依,倒映着秀美的峰林。乘船漂流于此,宛如置身于山水画廊和民歌的意境中。
罗城怀群剑江风光:这里峰丛峭拔,山水组合精奇,其雄峻之美被誉为“不是桂林,胜似桂林”。
![]()
歌海宜州:作为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里,这里的山歌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农历“三月三”歌节,是体验壮乡歌海热潮的最佳时机。
仫佬山乡罗城: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其独特的“依饭节”是最隆重的民族盛典,旨在感恩还愿、祈求五谷丰登,文化内涵极其深厚。
毛南之源环江:环江是毛南族的发祥地,毛南族的“肥套”还愿仪式和精巧的花竹帽技艺,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3. 历史印记与特色风物:
流域内还散落着古老的码头、圩镇和见证了古代商旅的黔桂古道遗迹。
特色美食:宜州的烤香猪、五色糯米饭,罗城的仫佬族菜包、干切粉,环江的香牛等,都让人回味无穷。
龙江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它更是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流淌着民族文化的母亲河。它的美,既在山水之间,也在那绵延不绝的山歌里和古老民族的生活智慧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