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高盛在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调研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内企业目前均未获得大额订单,引发了市场热议。
近日,大摩的一则《人形机器人,现实与理想相距多远?》分析报告,又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破了一盆冷水。
![]()
大摩报告指出,近日,GGII人形机器人大会上,业内机构与企业抛出的2026年中国市场超10万台需求预测,远高于其此前预测的2026年1.2万台和2030年11.4万台,并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等方面仍面临多重瓶颈,现实与理想尚存在显著差距。
![]()
需求预测现分歧商业化路径渐清晰
报告提到,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对2026年的量产普遍持乐观态度。以优必选科技为代表的企业预测2026年人形机器人行业销量将突破10万台,工业、商业和陪伴领域应用全面开花;DroidUp更是看好商业服务单一赛道,预计该领域销量即可达10万台;面向消费者的具身智能领域,D-bot也给出了10万台的销量预期。
但大摩的观点更为审慎,其报告指出,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或仅1.2万台,2030年才有望达到11.4万台。核心制约因素在于当前产品工作能力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市场增长。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已形成共识,既逐步从特定场景向通用平台演进。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将率先登陆2B垂直领域,在商业服务和工业场景的结构化环境中试水。其中,商业服务被普遍视为早期突破口,零售导览、表演等对效率要求较低、侧重情感价值的场景,成为企业优先布局的方向;而工业领域因效率仅为人类的20%-30%,叠加集成复杂、散热与安全性等问题,广泛应用仍需时日。
技术瓶颈待突破软硬件挑战并存
大摩认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正面临软硬件协同的多重考验。硬件层面,组件可靠性、一致性与良率成为商业化拦路虎。目前,关节、执行器等核心部件仍依赖人工组装,导致性能不均、重量超标且存在热限制,传感器手动校准也降低了产品可比性。
组件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的结构性脱节加剧了困境。行业早期产品迭代迅速,标准碎片化严重,既阻碍了软硬件互操作性,也推高了定制化成本。对此,供应商正加速推出集成化、模块化产品,将驱动控制、编码器等功能整合为一体,同时推进自动化生产,以提升组件一致性与成本竞争力。
软件与算法的短板同样突出。大摩报告指出,数据短缺与模型架构不完善是实现通用智能的关键障碍。要达到GPT级别能力,人形机器人需数万亿令牌的异构数据集,而真实世界的力与接触数据尤为稀缺。尽管Sim2Real技术与合成数据被广泛讨论,但有效性仍存争议。此外,未来模型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或将突破现有边缘设备极限,混合部署(边缘+云端)成为行业探索的解决方案。
成本与标准成关键新兴技术加速迭代
成本控制是商业化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客户理想中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价格区间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而传感器与关节成本仍有较大优化空间。业内认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与供应链成熟,硬件成本将逐步下降,但现阶段应优先保障性能稳定性与适应性,避免过早价格战损害行业发展。
标准建设与安全性提升被提上重要议程。与会者一致认为,建立性能、互操作性和安全性标准是规模化应用的前提,同时需解决人机交互伦理与数据隐私问题。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正积极推动数据采集中心建设,但标准化协议的缺失可能限制数据价值发挥,预计相关标准落地仍需2-3年。
新兴技术为行业突破提供了新路径。材料领域,PEEK塑料与铝制减速器通过注塑、压铸工艺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传感器方面,MEMS六轴力传感器降低了设计成本;GaN基电机驱动器效率可达99%,能源损失减少13%以上。散热管理、工业设计等细节领域的创新,也在持续推动产品成熟。
竞争格局将加剧差异化成生存关键
大摩预测,未来行业竞争将逐步加剧,但多元化的垂直应用场景能容纳大量参与者。早期阶段,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将让专注特定领域的集成商获得生存空间,市场分散状态或将持续较长时间。
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规模足够支撑多元竞争,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解决方案的差异化上。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谁能率先解决可靠性、适应性难题,打造符合场景需求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整合中占据有利位置。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过渡期。2026年10万台的需求目标虽充满挑战,但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正如大摩报告所言,大规模部署的前提是实现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而这需要全行业在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与标准建设上持续发力。未来3-5年,将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关键窗口期。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