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文章因为开头提了点敏感词,没了,老南修改了下放今天的二条了。
最近中日外交明显在快速升级,担心写公众号又敏感,今晚写在“16号内参”里供大家参考。
大家也可以参考22年中美对峙后,老南写的《情绪之后再看台海,格局已变》。
01
这两天遇到个奇葩事,老南让石榴叔发朋友圈的一段,直接被不少财经自媒体截图转发:
![]()
不过好在大部分转发的自媒体,都还认可老南的点评,也算是在辟谣一些严重错误的数据。
毕竟稍微有点常识,就能看出来: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十个月有81%的散户亏损,人均亏损2.1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小散亏损比例高达98.7%。”这段错得多离谱。
不过部分自媒体又添油加醋了下,说这是FZ策略报告会,其实只要放大图片看下,左边明明有一行小字,这是人家内部案例比赛。
但把企业内部比赛PPT截图发出来,日常合规培训也有大问题的。
02
这两天又看到个段子:
起初,大家以为4000点是收费站,只要你路过,就反复收费。后来,大家发现4000点是停车场,就算一直在上面,也得收费。
这种自带流量的优质小段子,传播量非常巨大,但传播的越多,越会让大家关注表面,而忽略内在。
8月底,老南写了《涨的心慌,A股切换进行中》,提醒:
后续要观察,是走出20年的那种极致行情,还是偏理性的,横盘甚至稍微回撤下,然后基于EPS增长推升股价。
但无论如何,全面普涨目前看概率不大,毕竟经济数据真不支持。
在9月初,写了《波动率渐起,耐心等待下一轮上涨》,提醒:
今年赚趋势钱的阶段过去了,下面是赚波动的钱的时候了。
包括在“16号内参”里,也反复提及:
本轮行情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即去年9月以来的估值修复行情。现在全市场,没有什么低估的行业了,只有合理偏贵,和很贵。
也就是说,市场进入了下半场。
03
下半场对散户而言,难度其实是挺大的,尤其这种结构型行情。
一方面,下半场真正的机会,在于EPS提高,带来的股价上涨和估值提升,但这种需要非常专业的基本面分析能力,是超出99%散户能力范围的。
如前阵子段永平接受采访,提到自己怎么去看上市公司,看哪些指标。
他说起来很轻松,但真要把这些精准把握,其实难度非常大,而且成本也很贵。金融数据的搜集、分析,是需要一个团队的,真不是一个人做电脑面前看看F10就可以的。
另一方面,结构型行情就意味着,小票还会继续活跃。
各种题材炒作,动不动几个涨停,勾引散户飞蛾扑火,背后都是虎视眈眈的游资和专业量化抢着割韭菜。
你就看当下还能维持在2万亿的成交量,再看看量化的超额收益(“16号内参”里每周都有量化超额数据跟踪),你想想这些超额赚的是谁的钱。
因此,行情的下半场从来都是残酷的,尤其对于非专业的散户,不少真是错过了最肥美,最Easy的上半场,冲到Hard模式的下半场。
所以,老南在去年尤其上半年,一直在说A股估值严重低估了,要敢买,虽然什么时候涨,不知道。
到了今年3800点之后,已经不建议客人增持A股产品,即使业绩很好的产品,但还是可以持有,到了明年,真正的挑战是什么时候要止盈。
也因此4季度大概率会继续维持震荡行情,遇到点啥利空还会砸一下,这种节奏下,减少折腾更重要。
如我们之前在《A股涨到这时,一个细节被忽略》聊过,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忽略了A股的高波动率特征,尤其在当下的市场,更建议再复习下文章里的这段话:
高波动下,牛市的时候全员市梦率,熊市的时候全员跌破净资产,导致长期持股难度极大,且一旦择时错误买在高点,解套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正常人,在这种高波动率下,股票看多了,精神都绷不住的。
但高波动率本身是双刃剑,即如果你交易能力或基本面定价能力强,在A股是能获得长期超额,跑赢指数;但如果反过来,纯韭菜的,就会在这个市场,亏得很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