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对我们23年前几篇文章的回顾。
当时全网都是什么“几万元就能移民香港”的小广告,也有不少粉丝咨询我们。
23年4月,老南就写了《几万块,就能拿香港身份?孩子高考降分?》,提到:
这些的确是很好的拿香港身份的政策。而且只适合真的计划长期在香港工作、生活,且符合人才清单的群体。如果你达到这些条件,完全可以自己申请,一分钱中介费都不需要。
但是,如果你只想长期在国内工作生活,只想去政策套利,那大概率会失望。如果被中介忽悠造假拿身份,那就自求多福吧。
23年8月,写了《关于香港优才,花几万只给你造个假梦》,提到:
高才通续签条件,就是需要实质性、真实性的香港工作才行。所以业内人士很清楚,这就是一次宽进严出的筛选活动,本质上就是谁能留在本港工作,谁就是人才。
说一个不严肃的数据,市面上95%以上的高才通,都在费尽心机以挂靠的形式获得工作,以满足续签的条件。同志们,香港是有出入境记录的。你们能想象,几万人挂着“假工作”,然后天天生活在内地的场面吗?
如果你们是审批,看到如此规模庞大的“假工作”,你们会怎么做?
2年后,我们当年提醒的风险,在一一验证。
今年8月,政府首次公布「高才通计划」续签数据,显示申请并获批续签比例约为54%。这个没几年的政策,已经有一半人被刷掉了。
02
今天一业内朋友,转发了还在做所谓香港移民的视频号,辟谣其内容严重忽悠,我截了个屏给大家感受下:
![]()
这个画面像是个很官方的交流会,下面有人问,医学生开饭店能否续签香港?台上“专家”回答:你做什么行业都可以。
真是这样?
实际上,这个视频从头到尾都是Ai做的,如果细看会发现明显的画面瑕疵。
而且这里所谓的回答,明显是漏洞百出。
就在上周日,香港《明报》,刚发了一条新闻,详细谈了港漂“续签焦虑”:
![]()
这里面非常清晰的提到一个案例:
作为金融行业优才来港,已两次续签,第3次尝试通过中介,花费20多万,于新界开设一家洗衣房,最终因“续签收入的工作与本身从业经历和能力不符”续签失败,目前已经离开香港。
而且媒体还采访了入境处,入境处表示:任何来港就业或创业的申请无需透过中介办理,而且明知而故意申报失实的资料,填报明知其为虚假或不相信为真实的资料,即属犯罪。
看到没,真不能瞎搞,别身份没搞定,还被阿sir请去喝茶。
而且这个新闻里,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案例,如:
一开始只是透过中介在港成立个人公司,注册资金为1万元,给自己发薪水和缴纳强积金,维持续签,保留来港机会。由于公司无实际业务,她两次续签都只获批一年。
03
这些案例充分表明,2年前我们提到的风险,全部都在被验证。
总之一句话,香港的政策本质是希望获得优质人才,长期参与香港发展,推动香港产业升级改造,而不是人长期在内地,通过牛鬼蛇神的中介,靠作假来进行身份套利。
而且当前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在快速饱和,如这两年内地很多家庭已经放弃赴美留学,更多选择香港高校,如今港大等香港名校的分水线一路暴涨,而且学费也在暴涨。
此外通过华侨生身份考内地,也在快速水涨船高中,总之,看似低门槛的所谓套利机会,大概率不持久,甚至还会后患无穷。
此外多说一句,香港当下还在阵痛期,在产业转型未成功前,即便最近香港房价反弹了些,但长期依然问题很大。
毕竟当下还是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结果对游客,不仅是内地游客,包括海外游客,一视同仁的态度傲慢,服务差劲。
在他们自己没想清楚之前,依然还是下落态势,也就金融行业日子好一点,但这也仅能受惠当地很少一部分人。
所以,我们是觉得港股市场有机会,但香港,还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