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深夜,基辅上空突然传来爆炸声,第二天乌克兰官方就急吼吼地跳出来,一口咬定是俄军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精准命中了阿塞拜疆驻乌克兰大使馆。泽连斯基办公室、乌克兰军方、外交部,一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看见俄罗斯导弹带着导航直接往人家使馆屋顶砸。
更绝的是阿塞拜疆方面,连调查都没开展,居然第一时间就信了这套说辞,火速向莫斯科发出正式抗议。这外交反应速度,比他们国家队踢世界杯还快!
但打脸来得更快——还没等俄罗斯国防部翻开外交辞令手册,乌克兰自家媒体居然把“导弹残骸”的高清照片捅出来了!明眼人瞧见那带着星条旗标志的碎片,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这哪是什么伊斯坎德尔,分明是美制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推进器残骸!好家伙,乌克兰媒体这是要抢着当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节奏啊?
现在真相大白:分明是乌军发射爱国者拦截俄军导弹,结果技术不过关或者系统故障,自家防空导弹一头栽进友邦使馆区。要我说,这乌龙事件至少暴露三个荒唐之处:
第一,乌克兰当局甩锅功夫已臻化境。明明是自己防空导弹惹祸,却能面不改色地嫁祸给俄罗斯。要不是自家媒体“大义灭亲”,这口黑锅怕是要把克里姆林宫压出个坑。第二,阿塞拜疆外交部门简直在闭着眼睛办公。使馆被炸连现场勘查都省了,直接跟着乌克兰的节奏对俄开喷,现在看着爱国者导弹残骸的照片,不知道外交部有没有连夜召开危机公关会议?第三,美制武器神话再破灭。爱国者系统在沙特拦截胡塞武装导弹时就屡屡掉链子,这次更绝,直接给第三方国家使馆开了天窗。
说起使馆损伤,其实就碎了几块玻璃。真要挨上一发伊斯坎德尔,现在阿塞拜疆使馆早该变成考古遗址了。但政治损伤可比建筑损伤严重百倍——阿塞拜疆这下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既要面对俄罗斯甩过来的证据链,又要琢磨怎么把泼出去的抗议收回来。
与此同时,俄军的空袭还在持续发力。14日深夜那波打击,几百架伊朗“小摩托”遮天蔽日扑向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的北约军火库。现场乌克兰消防队直接放弃救援——整个弹药库炸得如同火山喷发,弹药殉爆的火光几十公里外都看得见。消防队长干脆摆摆手:等它们自己炸完再说吧!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报告更触目惊心:10月以来,150枚导弹和2000多架自杀无人机专挑电网下手。发电站变成废铁堆,输配电系统烂成蜘蛛网,全国陷入轮流大停电。有基辅市民苦笑:现在每天供电4小时,比上班考勤还准时。
俄国防部倒是坦荡,11月15日战报写得明明白白:就是要端掉乌克兰军工的能源命脉。米格-31K带着“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像手术刀似的精准切除乌克兰的军工产能——无人机车间、弹药仓库、情报通信中心,152个军事集结点在火海中化为焦土。
最值得玩味的是俄军表态:这一切都是对乌克兰袭击俄境内民用设施的报复。但明眼人都看出,俄军这次是动了真格。三年多来首次对基础设施下死手,恐怕不只是报复那么简单。随着伊朗“小摩托”产能爬坡,俄罗斯终于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打击方式——用廉价无人机消耗乌克兰本就捉襟见肘的防空系统,再用高超音速导弹直插要害。
现在回看阿塞拜疆使馆的闹剧,更像这场战争荒诞现实的缩影:爱国者导弹拦不住俄军袭击,反而给外交关系捅娄子;乌克兰甩锅速度永远快过防空反应;而北约军火在仓库里绽放的烟花,照亮的是整个西方援助体系的无力感。不知道下次某国使馆再被误炸时,会不会先让乌克兰把自家的防空导弹认全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