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则“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巨型吊牌是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降低消费者穿该件衣物外出后申请退货的概率。“巨型吊牌”真的能降低退货率吗?
卖家用“巨型吊牌”来防范部分买家“穿完就退”,属于无奈之举。此前,已经发生过多起买家穿完就退的案例,例如某学校购买了300多套演出服,儿童节后全部退回,退回的衣物使用痕迹严重。当新衣卖出后退货变成旧衣,卖家只能承担损失。如今“巨型吊牌”成为卖家应对买家恶意退货的盾牌。
这种“盾牌”效果几何?据相关卖家透露,此前平台店铺退货率在60%左右,使用巨型吊牌并将其放在合理位置后,恶意退货的行为有了好转的迹象。当买家“穿完就退”逼出卖家“巨型吊牌”,这不免让人感到面红耳赤,按说,卖家与买家不应该走到这种地步,但真实情况是两者确实陷入“攻防战”。
可见部分买家的恶意退货行为,已经让卖家失去了信任,于是卖家采取不信任的应对招数。这种现象既在提醒恶意退货的买家认识到一点,“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保护的是消费者合法退货权益,而不是恶意退货的漏洞。若这部分买家不改爱占便宜的心理,巨型吊牌将覆盖更多店铺让恶意退货难下手。
作为卖家,只能采用巨型吊牌应对恶意退货吗?这种招数虽然有效果,但增加了吊牌制作成本,而且会伤及无辜、影响生意。有反对的声音就认为,巨型吊牌的大小和材质导致试穿体验变差,“无差别攻击”到了正常消费的人群。而且,如果买家找到了破解之招,难道这种巨型吊牌会变得越来越“巨”?
其实,卖家最应该采取的办法是依法维权。因为少数买家恶意退货涉嫌违反民法典关于禁止滥用民事权利的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甚至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或破坏生产经营罪等。只要卖家愿意花时间依法处理每一起恶意退货案,都可能胜诉并且对这类买家“杀一儆百”。
从电商平台和行政监管两个维度来说,应该针对少数买家恶意退货侵害卖家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采取治本之策,即从构建诚信交易环境入手,采取“组合拳”。比如对提出退货申请的买家,电商平台应精准提示恶意退货可能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既是明确告知也是普法和警示,会有一定效果。
更重要的是,平台要考虑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或者行政监管推动平台完善诚信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卖家诚信体系,失信商家要纳入黑名单进行公示并减少推荐,诚信商家应受到推荐等奖励。另一体系是买家诚信体系,通过大数据检测发现频繁恶意退货的,应纳入黑名单进行相应惩戒。
有外卖骑手能“拉黑”恶意顾客,获得多方支持,这说明服务者也可以对恶意服务对象说“不”。同理,当少数买家恶意退货损害了卖家合法权益,从卖家到平台是否有权拒绝其购物,值得探讨。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的合法权益都应该得到保障,如此,才能遏制恶意侵权行为。
简言之,卖家采用“巨型吊牌”应对恶意退货是治标,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才有望治本。当然,网购退换货规则也有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必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