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李梦瑶 王贝艺 管悦 石晟绮 史安琪 摄影 王帮栋
11月16日上午,济南地铁3号线奥体中心站里少了几分匆忙,多了些许热切。作为“打开大门干交通”首场活动的环节之一,市民代表变身地铁服务志愿者,体验乘客引导乘客等工作,近距离感受交通运营。
![]()
在车站控制室,不大的空间里,每一处设备都承载着关键使命:火灾防控与疏散系统齐全,紧急时按下释放按钮,闸机可全开放,以便人员快速撤离;监控与调度设备实现全方位监测,可精准追踪列车位置、处理突发状况……
“这边是站台的‘安全中枢’,”讲解员指着身旁的设备介绍,“一旦站台发生玻璃破碎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按下后,站外列车将被拦在站台区域之外,站内停站列车无法启动,正在出站的列车则会紧急制动——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急刹车’,立即做出反应。”
“原来每一次平稳进站、安全停靠的背后,都有这么强大的科技在保驾护航。” 看着屏幕上的实时监控画面,市民代表焦丽苹不禁感叹,“地铁运营的安全细节真的做到了极致,也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智慧与科技,保障了我们安全出行。”
离开车站控制室,市民代表们换上志愿者马甲,站到了闸机口与站台边,接过引导乘客的接力棒。 ![]()
“您好,这边是刷票通道,手机扫码请走右侧。”市民代表曹勇琦刚站定,就遇到一位老人在闸机前犹豫。他快步上前,指引老人将票贴近感应区,待闸机开启的瞬间,还不忘提醒“注意安全”,“原以为引导只是动动嘴,没想到还真得集中注意力。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安抚情绪,这活儿真不轻松。”说话间,源源不断的乘客正有条不紊地从闸机间有序穿过。
另一边的站台,列车门打开的瞬间,人流顺势涌动,一位市民代表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指引乘客有序排队,直到最后一位乘客上车,才松了口气。“举了5分钟,我胳膊都有些酸,更别说工作人员天天这样站着了。”他揉着手臂,目光落在站台值班员身上,看见他们流畅又从容的动作,不禁感叹着他们的敬业与专业。
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张哲正举着手机不停拍摄,镜头特意对准了列车上的无障碍设施。在无障碍车厢,相应站台门张贴有标识指引;无障碍电梯按钮、楼梯扶手的起始及转弯处更是设有盲文提示……“第一次如此细致地了解地铁,我感觉它已经远不只是一件交通工具,更传递着城市的人情味。”张哲说。
![]()
据了解,“打开大门干交通”系列活动持续两个月左右,后续将走进更多交通运营及建设现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见证济南交通的发展与城市温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