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五维进阶,海洋强国广东策

0
分享至


记者丨喻淑琴

编辑丨蒋韵

谁能连续30年稳坐中国海洋经济头把交椅?答案只有广东。

2万亿海洋生产总值,是这座海洋经济大省的新起点。站在“十四五”规划和“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衔接时刻,手握全国近四分之一大陆海岸线的广东,今年动作频频:6月份,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按下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快进键”;9月份,广州市“十五五”规划咨询会为海洋经济发展集智聚力;10月份,广州南沙粤港澳协同发展论坛、潮州饶平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会、深圳海博会三场重磅活动接续登场,串联起海洋经济的“现在时”与“将来时”。

如今,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早已跳出“单点突破”的传统模式,以“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新模式、新生态”五维路径,下出一盘蓝色新棋局,“海上新广东”的轮廓也愈发清晰。


技术革新打通产业脉络

9月18日,全运圣火从深海走来的瞬间,全网沸腾。

十五运“源火”在南海1522米深海成功采集,创造了全球首次使用深海可燃冰原位引燃的新技术,让体育盛会变成深海科技的“秀场”。“这不仅是体育史上的壮举,更是深海科技的攻坚实战。”“源火”采集组副组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沙志彬感慨道。

技术,正成为广东向深蓝索取答案的新罗盘。

“以前养鱼靠经验,现在靠数据。”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指着智能繁育池说。7200平方米工厂化车间传感器精准调控水温水质,年孵化水花苗达520亿尾,“看天吃饭”的渔民变身“数据养殖户”。

这种“岸上技术下海”的创新,在深圳海博会上也得到体现。佛山照明的深海LED灯照亮“奋斗者号”科考路,“创新者号”水下机器人在深海精准作业,“技术创新叩开深海之门”的案例遍地开花,共同构筑起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石。

技术赋能,不仅照亮深海,更夯实了“蓝色粮仓”的根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麦康森强调“种子是渔业的芯片”。广东深谙此道,设立20亿元现代化海洋牧场专项资金,推动63个科研团队聚焦28个重点品种进行攻关。2024年,广东海水鱼苗产量以51.14%的占比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连续7年领跑全国,“蓝色粮仓”愈发坚实。

然而,从科研创新的整体布局来看,广东在海洋科技领域仍面临“工程应用强、基础研究弱”的短板。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公开资料,全省目前拥有1家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49家省重点实验室。如何补强基础研究,成为广东海洋科技迈向更高层次的关键。

技术的突破,终究要落地成产业的果实。2024 年“摩羯”台风过境阳江青洲海域时,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展现硬核实力,3000个智能感应器实时监测风浪,不仅扛住17级台风冲击,还在灾后24小时内恢复发电,直接带火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它不仅能应对极端天气,还能把风电开发推到45米深海。”明阳集团负责人分享道。依托这一突破,广东2024年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跃居全国首位,相关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

海洋新能源产业也因此加速扩容:深圳海上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湛江波浪能装置试验投入运行。2024年,广东海洋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11亿元,同比增长8.3%,新动能持续壮大。

“要破解海域有限、传统产业受限的难题,就得推动‘海洋+先进制造’‘海洋+现代服务’深度融合。”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祝理点出了技术向产业转化的关键路径。

从圣火照明的“硬技术”,到种质创新的“细功夫”,再到风电平台的“大装备”,广东海洋技术正与产业深度耦合,为“海上新广东”的蓝色引擎注入强劲动力。


场景落地构建产业生态

如果说技术是内核,场景则是海洋经济创新的“试验场”。广东正通过多元场景实践,打破产业边界,并在发展中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探索人海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场景成为广东海洋技术与海洋产业的“连接器”。广东创新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在阳江市青洲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导管架风机+网箱”的一体化装备让“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成为新标杆场景,2024年“明渔一号”第二季收鱼8万多斤,养殖体量较首季增长10倍。

视线南移,海洋的场景创新正从能源生产向休闲体验拓展。在珠海,“澎湖号”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既能养鱼,又能观光。”被体验过的游客亲切地称为“海上立体农场”。这个集“养殖、装备、旅游”于一体的平台,正是广东海洋场景创新的典型案例。

数字技术则重构了港口运营的逻辑。广州港南沙港区运用区块链技术,将通关效率提升了40%。根据广州港集团2024年运营快报,“丝路海运”平台航线达148条,通达全球150座港口。这不仅只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全球航运网络节点的场景升级。

就连渔民口中“浪越大,鱼越鲜”的老话,也借“媒体+新零售”的场景焕发新生:“年鱼礼盒”带着岭南年味,通过RCEP跨境物流,把湛江对虾、潮汕鱼丸送进了海外的餐桌。

风车与网箱共生,港口与数字互联,低空与海洋交汇。场景的热闹背后,是生态底色的持续夯实。

“保护海洋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这话在广东从来不是口号,已成为广东海洋发展的底层逻辑。十月三场海洋经济盛会不约而同地将生态放在核心位置,恰恰印证了其作为海洋经济长远发展“压舱石”地位。

海上“生绿电”,水下“鱼满舱”,“绿色电能”与“蓝色粮仓”的共生在广东已不是新鲜事。

按照“疏近用远、生态发展”战略,广东清拆近海传统网箱6万多亩,升级改造养殖设施5万多亩,将养殖场景向深远海拓展。在潮州饶平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会上,“木改塑”网箱的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养殖户洪少华算了一笔账:“新型环保塑胶网箱使用寿命达20至30年,比木质网箱延长10年以上,”从源头上避免了木质渔排频繁更换带来的废弃物污染。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修复红树林超10万亩,惠州考洲洋更借此带动渔民从传统渔业向生态旅游转型,如今的沿岸点缀着别具一格的“民宿 Loft”,让曾经的“毛坯海”逐步蜕变为宜居宜业的“精修海”。

海洋保护发展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短跑”,而是一场需要长期坚守的“国际马拉松”。湛江企业家董服金牵头成立湛江白海豚保护协会,开展的41场科普覆盖5631人,更将中华白海豚的故事带到法国尼斯,让“海上大熊猫”的形象深入人心,把海洋保护做成了“国际事业”。

《2024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舞出了“最炫生态风”,为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


模式创新加速聚能生金

场景与生态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制度模式的“保驾护航”。为了激活海洋经济长效动能,广东加快了模式创新。

陆海统筹新模式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广东打破传统单一用海局限,率先实现国土空间“多规合一”,在同一海域实现“水面光伏发电、水体生态养殖、海底油气勘探”的立体开发,单位海域面积经济产出提升40%以上;广州港“智慧港口”建设也让陆海联动愈发紧密,将操作效率提升30%,船舶在港时间缩短25%,实现港口物流与腹地产业深度协同。

在审批服务上,“效率革命”正在上演。广东推行“补改投”试点,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实现海域使用权与养殖证“同步申请、同步核发”。汕尾更是创新“标准海”储备机制,提前完成海域论证和环评,使项目审批时间从一年锐减至一个月,真正实现了“拿海即开工”,这种以政府“事前做功”换企业“事中省力”的模式,极大地点燃了市场热情。

从产业内部到区域之间,模式创新的触角不断延伸。产业运营上,黄沙水产中心创新“五位一体”运营模式,是全国首家实现天然海水一体化供应的水产市场,这一创新模式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让传统水产贸易焕发新活力。

此外,广东还构建起“协同发展”新模式,广州南沙的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三地协同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依托湾区“单一窗口”的数据共享优势,粤港澳三地打破区域与产业壁垒,实现海洋设备通关的智能核验,跨境物流效率大幅提升,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正成为大湾区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提升全球海洋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生态打底、模式为翼,广东正通过技术突破催生产业升级、场景创新激活市场活力、生态保护夯实发展根基、模式革新打破体制壁垒,驱动“海上新广东”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从“耕海牧渔”到“经略深蓝”,广东的探索证明:海洋经济的未来不在单一产业的“独秀”,而在多维协同进阶。2万亿之后,深蓝之上,“海上新广东”的故事还在继续。


设计:吴怀宽 陈珊 实习生:黄舒镱 李雪瑶 苏晓媛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编辑丨吴桂兴 见习编辑张嘉钰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顾四川女教师与黑人视频被流出:如此恶性传播,坑害了多少人?

回顾四川女教师与黑人视频被流出:如此恶性传播,坑害了多少人?

就一点
2025-10-11 10:42:22
输独行侠惨遭两连败!下放杨瀚森坑惨开拓者,斯普利特将要下课?

输独行侠惨遭两连败!下放杨瀚森坑惨开拓者,斯普利特将要下课?

绯雨儿
2025-11-17 12:21:02
“装”不下去了!49岁舒淇终于承认不孕,备孕9年无果一度抑郁!

“装”不下去了!49岁舒淇终于承认不孕,备孕9年无果一度抑郁!

娱圈小愚
2025-11-17 10:52:19
华为Mate 80系列官宣,小米卢伟冰:越来越多Pro Max来了

华为Mate 80系列官宣,小米卢伟冰:越来越多Pro Max来了

鞭牛士
2025-11-17 11:22:08
支持统一被赖清德封杀后,赖岳谦宣布一项重大决定,竟和大陆相关

支持统一被赖清德封杀后,赖岳谦宣布一项重大决定,竟和大陆相关

boss外传
2025-11-17 12:00:03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7 09:11:43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桑启红原
2025-11-15 16:03:29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足球报:郑智接手西海岸可能性最大,但尚未最终敲定

足球报:郑智接手西海岸可能性最大,但尚未最终敲定

画夕
2025-11-17 11:44:03
风向突变!全国缺口达3000亿,2500万新能源车养路费势在必行?

风向突变!全国缺口达3000亿,2500万新能源车养路费势在必行?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04:45:13
都说忘本就忘了,为何琉球人忘了汉语,却把“我是中国人”刻进骨里?

都说忘本就忘了,为何琉球人忘了汉语,却把“我是中国人”刻进骨里?

星辰夜语
2025-11-15 16:00:10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近史博览
2025-11-16 23:15:27
离大谱!瑞典5战1分小组垫底,依然可躺进世界杯

离大谱!瑞典5战1分小组垫底,依然可躺进世界杯

足球观察1
2025-11-16 15:15:26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新民晚报
2025-11-15 14:34:28
全体沸腾,华为Mate80系列11月25日发布,余承东官宣改名

全体沸腾,华为Mate80系列11月25日发布,余承东官宣改名

老孙说科技
2025-11-17 09:30:43
工龄41.75年,个账19.89万元,2025年11月退休养老金有多少

工龄41.75年,个账19.89万元,2025年11月退休养老金有多少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7 10:39:49
杨瀚森21+9险逆转!他单节7三分抢库里风头!

杨瀚森21+9险逆转!他单节7三分抢库里风头!

柚子说球
2025-11-17 12:00:26
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运动第三,睡觉第二,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运动第三,睡觉第二,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蜉蝣说
2025-11-16 10:00:41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壹知眠羊
2025-08-10 07:29:29
宁波海关副关长、一级巡视员陈孟裕接受审查调查

宁波海关副关长、一级巡视员陈孟裕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17 09:03:59
2025-11-17 12:5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20399文章数 7432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教育
手机
艺术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教育要闻

慈母多败儿 !穷家富养,初中生的一双球鞋2600块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手机全系配色公布,标准版有望首搭3D人脸识别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