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天气
在冷空气到来前,锋前增温效应让今天成为近期最暖和的一天。申城阳光明媚,云淡风轻,市区徐家汇站最高气温22.8℃,浦东站甚至达到了24.3℃,体感舒适,但这其实是气温暴跌前的“假动作”。
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16时42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48小时内,全市最低气温将断崖式下降9-11℃,最低气温将跌至4℃以下。今天半夜前后,冷空气将正式影响上海,天气格局发生根本转变。风力明显增大,云系增多,并可能伴有局部短时小雨。这波冷空气实力强劲,带来的不是凉意,而是实实在在的寒冷。
![]()
明天(11月17日,周一),气温将上演“倒挂式”下跌:早晨气温还有15℃左右,但到了下班时段,气温将不足10℃。周二(11月18日) 是本次过程的气温低点,在冷气团控制下,天气转晴,但全天气温仅有4-9℃,寒意深重,将是入秋以来最冷的一天。
寒冷天气将持续数日,特别是周三和周四(11月19-20日) 的早晨,将出现本次过程的最低温。受辐射降温和冷空气残余影响,周三周四郊区早晨最低气温将骤降至0-2℃,局部地区有薄冰,大部分郊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初霜冻。周四白天起,本次强冷空气的影响才基本结束,气温开始回升,最高气温将重回15℃以上。到本周末,最高气温又将接近20℃,气温波动巨大。
面对来势汹汹的寒潮,提醒您:注意防风保暖,采用多层穿搭法,便于随时增减,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同时,对暴露在外的水管、水表等设施建议采取简易保温措施,防止冻裂。
羽绒服可以正式登场了!
每天一首古诗词
《惊秋》
唐·韦庄
不向烟波狎钓舟,
强亲文墨事儒丘。
长安十二槐花陌,
曾负秋风多少秋。
槐树自古便与文人仕途结下不解之缘。唐人科举放榜恰值槐花盛开,“槐花黄,举子忙”的俗谚,让长安槐陌成为承载士人理想的象征。韦庄的《惊秋》以槐为引,将半生追索与时光感慨熔铸于短短四句诗中。
“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道出诗人取舍之间的人生轨迹。渔樵隐逸本是古人心中的闲适标配,而诗人毅然转身,将目光从烟波浩渺的江湖收回,勉力投身于文墨儒学之中。韦庄自十八岁应举,四十年间屡败屡战,这份“强亲文墨”的坚持,是乱世中孤寒士子对理想的执着坚守,是晚唐士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长安作为唐朝都城,槐道纵横。每到秋日,落英铺地,既是城郭盛景,也是举子们年复一年奔波的见证。诗人回望半生,从青年到暮年,无数个秋日在科考路上流逝,晨霜暮雨、苦读孤灯,都化作槐影间的点点印记。槐树素以坚韧著称,岁寒不凋,恰如诗人在坎坷仕途上始终未改的初心,默默陪伴着他在长安的日日夜夜。
岁岁年年,槐花在枝头开了又落,如同士人风骨的无声延续。韦庄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从个人际遇中升华,道出了世间行人共有的心境:在有限的人生里,如何面对选择,如何安顿心灵。长安城的槐花几度枯荣,但诗中对时光的珍重,仍散发着恒久的芬芳。
每天一张AI海报
![]()
原标题:《【AI诗象】暖到24℃却发寒潮预警?半夜冷空气杀到,上海气温即将“腰斩”》
栏目主编:秦岭
视频:可灵AI 脚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晓彤 曹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