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绪不佳,读到一篇文章《怎样避免成为一名「老登」(轻访谈)》,感觉自己正走在成为“老登”的路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开阔、柔软、不僵化,籍此反思。 老登现象
“老登”源于北方方言,早期指“老色鬼”“老流氓”,在如今的网络语境中,“老登”有三层含义:1、道德层面指品行不端的人;2、行为层面形容令人反感的中老年人;3、代际层面指被年轻一代嘲讽的思想守旧群体。
第三层含义在当今最受关注,“老登”代表一种习惯性优越心态。
老登的心理学本质
从心理动力学看,“老登”现象与权力投射和防御机制有关。“老登”想当“施者”,通过行为彰显权力,深层动力源于其对自身无能和失权的恐惧,他们将脆弱感投射给他人。“老登”行为试图掩盖内心脆弱与焦虑,是在防御时代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和失控感。
从社会心理学认为,“老登”心态是认知固化结果。个体如果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思维模式会僵化,表现在经验执念、知识自负、评价倾向等方面。认知固化与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相关,如一些企业高管或资深专家可能形成“父权式领导”风格,满身爹味,牛的不得了。
“老登”现象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代际权力结构,东亚社会儒家传统使年长者有更多话语权,一些长辈形成优越意识。但当代社会变化非常快,代际权力关系得以重构,在新知识方面年轻一代更具优势,他们对传统权威构成挑战,习惯权威地位的人会表现出不适与抗拒,这是“老登”现象凸显的社会背景。
分析维度
核心特征
表现形式
心理动力学视角
对失权的恐惧和投射
控制欲强、好为人师、物化他人
社会心理学视角
认知固化与经验执念
抵触新事物、倚老卖老、评价他人
代际关系视角
传统权威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强调长幼尊卑、否定年轻一代观点
避免成为老登
首先,要培养自我觉察能力,客观审视自身言行和心态。定期反思以及通过外部反馈,让自我意识到自身可能投射的脆弱和对失权的恐惧,及时触发自我警报系统,该闭嘴时尽早闭嘴。
其次,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性,主动拥抱变化。如:放下“经验至上”执念,认识经验的局限;主动学习新技能,如学习新手机功能等;建立终身学习习惯,读不同专业的书、了解新领域。终身学习,培养“成长型思维”。
再次,“老登”习惯说教,要注意培养倾听他人、尊重差异的沟通风格。如:从“说教”转向“提问”,看到不同行为先提醒自己未必了解全部情况;认可“无用之用”,重视闲聊等交流;练习表达脆弱,承认自身不确定和脆弱。通过“换位思考”训练培养共情能力,打破自我中心思维模式,建立平等开放的人际关系。
最后,要避免成为“老登”,需重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定位,超越功利和权力追逐。先思考“为什么不想成为老登”,认识到“老登”行为是父权制系统下的行为且伤害所有人。价值观重构方向包括:尊重他人内在价值;从权力竞争到共生合作,看到合作互助价值;从外在认可到内在满足,关注内心充实成长。直面孤独,学会与孤独共处,减少对外部认可的依赖。
实践策略
具体方法
预期效果
自我觉察机制
每周反思、行为记录、寻求反馈
识别自身偏见,打破无意识行为模式
拥抱新知
学习新技能、跨界阅读、接触不同群体
保持思维开放性,减少认知固化
倾听共情
提问而非说教、认可无用之用、表达脆弱
建立平等关系,增强人际理解
价值观重构
超越功利主义、面对孤独、内在探索
形成健康自我认同,减少通过控制他人获得满足
避免成为“老登”是持续调整过程,要始终保持自觉反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