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2019 年,我 34 岁,在深圳南山一家事业单位拿着每月 1.4 万的固定工资。彼时深圳的科创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身边既有靠科技创业实现财富自由的朋友,也有守着死工资抱怨 “深圳房价高、存钱难” 的同事。
我深知,在这座科技与国运同频共振的城市,相信科技能赚钱,本质是相信国运能走强。抱着这份笃定,我从每月工资里挤出 6000 元,定投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科技指数基金,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 5 年。如今打开账户,130 万的总额让我真切体会到:国运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普通人可触摸的财富密码,相信国运,就能接住时代的红利。
一、我的 5 年定投故事:跟着国运走,每月 6 千攒下 130 万
2019 年的深圳,正处在科技产业爆发的前夜。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科创板鸣锣开市,南山科技园的写字楼里,每天都有新的科技公司诞生。而我,拿着看似安稳的固定工资,却面临着深圳家庭的共同压力:每月 2 万的房贷、孩子的国际学校学费、父母的养老开支,工资刚到账就被各类账单瓜分,存款始终在 “够用” 边缘徘徊。
身边的同事大多把钱存银行或买稳健理财,他们总说 “科技股风险高,不如求稳”,但我却不这么想。在深圳工作十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华为从通信设备商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见证了大疆从初创公司变成无人机行业霸主,更见证了无数科技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逆风翻盘。我坚信,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硬;科技要崛起,投资者必然能受益—— 这不是盲目乐观,是身处时代浪潮中的直观感受。
2019 年 9 月,我选了一只覆盖科创板核心企业的科技指数基金,开始每月发薪日定投 6000 元。这 5 年里,市场的起伏从未停止:2020 年疫情初期,科技股随大盘下跌 18%,我的账户浮亏近 8 万,家人劝我 “及时止损,别把辛苦钱打水漂”;2021 年科技股迎来牛市,账户收益翻倍,朋友怂恿我 “卖出落袋为安,见好就收”;2022 年市场震荡调整,基金净值回撤 22%,有人嘲笑我 “固执己见,迟早亏光”。
但我始终没动摇。因为我投的不是单一股票,而是国家的科技未来;我坚持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对国运的坚定信仰。5 年里,我投入的本金只有 36 万,截至 2024 年 9 月,账户总额突破 130 万,收益率高达 261%。这份收益,不是靠运气,而是时代的馈赠:我持有的基金成分股中,某半导体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股价上涨 5 倍;某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算法落地千行百业,市值突破千亿;某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药获批上市,股价三年翻番。
我赚的不是股票波动的快钱,是国家科技崛起的慢钱;我持有的不是基金份额,是国运昌盛的 “股权凭证”。5 年的定投经历让我深刻明白:普通人的财富跃迁,从来都离不开时代的东风,而与国运同频的科技投资,就是接住这股东风的最佳方式。
二、扎心真相:不信国运,就错过最大的财富风口
在深圳,乃至全国,很多固定收入者都陷入了 “赚辛苦钱、存安稳钱” 的误区。他们害怕风险,却忘了最大的风险是错过时代;他们追求稳健,却眼睁睁看着财富被通胀侵蚀。而事实是,国运向上的时代,相信国运就是最稳的投资;科技崛起的浪潮,拥抱科技就是最赚的选择。
1. 国运的核心,是科技的崛起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19 世纪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科技优势,成为 “日不落帝国”;20 世纪的美国,靠着信息技术的突破,坐稳全球霸主地位;如今的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经之路。
国家用实际行动彰显对科技的重视:近十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累计超 30 万亿元,年均增长 11.7%,研发投入强度从 2012 年的 1.91% 提升至 2023 年的 2.64%,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科创板成立 5 年,已培育出 500 多家科技企业,总市值突破 7 万亿,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政策红利持续向科技领域倾斜。
国运不是抽象的概念,是每一家科技企业的技术突破,是每一个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关,是每一项政策的精准扶持。而科技指数基金,恰恰把这些 “国运元素” 打包成了普通人可投资的产品,让我们能以最低门槛,参与到国家的科技崛起中。
2. 固定收入者的痛点,只有国运级投资能解决
拿着固定薪水的我们,永远面临三个绕不开的难题:
- 通胀吞噬财富:深圳的物价、房价、教育成本年均涨幅超 5%,而银行存款利率不足 3%,钱存银行就是 “慢性亏损”;
- 收入单一无保障:一旦遭遇失业、生病等突发状况,家庭经济就可能陷入危机,没有抗风险的底气;
- 阶层固化难突破:靠工资只能解决温饱,想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实现阶层跃迁,难如登天。
而与国运同频的科技投资,恰恰能破解这三大痛点:
- 科技企业的成长速度远超通胀:优质科技企业的年化增长率可达 20%-30%,远高于通胀率,能轻松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 科技投资能创造 “被动收入”:随着科技企业盈利增长,基金净值上涨、分红增加,这份 “睡后收入” 能为家庭增添安全垫;
- 科技崛起是打破阶层固化的最强动力:它不看出身、不看人脉、不看学历,只要你相信国运、愿意参与,就能分享科技成长的红利,实现财富跃迁。
工资能让你在国运中生存,科技投资能让你在国运中致富—— 这句话,道破了固定收入者的财富真相。在深圳,那些早早布局科技投资的人,早已实现了财富的质的飞跃;而那些固守 “求稳” 思维的人,依然在账单的压力下挣扎。
3. 科技投资,是普通人参与国运的最低门槛
很多人想参与科技崛起,却被 “门槛高、不懂行、风险大” 拦住:单只科技股价格高,一手就要几万块,普通人难以承受;科技行业专业性强,看不懂技术指标、分不清赛道优劣,容易踩雷;单只股票风险集中,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可能血本无归。
而科技指数基金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门槛极低,一手只需几百元,每月投 500 元、1000 元都能参与;分散风险,涵盖几十家优质科技企业,避免了单只股票的 “黑天鹅” 风险;省心省力,不用懂技术、不用盯盘,只要长期持有,就能分享科技行业的整体增长红利。
科技指数基金,把 “国运红利” 变成了人人可参与的财富机会。它就像一扇窗,让普通人不用具备专业知识,不用拥有巨额资金,就能透过这扇窗,接住国家科技崛起的红利,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三、为什么相信国运,就能赚科技的钱?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相信国运,就能在科技投资中赚钱?” 答案很简单:国运向上,科技向前;科技盈利,投资者赚钱 —— 这是最朴素的财富逻辑。国家的强大,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科技企业的崛起,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闭环。
1. 政策红利:国运为科技企业保驾护航
国家的战略支持,是科技企业成长的 “定海神针”。为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科技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 175%;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搭建科创板、北交所等资本市场平台,助力科技企业融资发展;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卡脖子” 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这些政策,就像给科技企业装上了 “加速器”。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过去我国芯片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超 3000 亿美元;如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半导体企业快速成长,芯片自给率逐年提高,相关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相信国运,就是相信国家的战略定力;投资科技,就是分享政策红利的成果。在国家大力扶持科技的时代,投资科技企业,本质上是站在国家战略的 “风口” 上,这样的投资,成功率自然更高。
2. 市场需求:国运催生海量科技需求
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政策支持上,更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升级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对科技产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 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成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对工业软件、传感器、机器人等科技产品的需求激增;
- 消费领域,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升级的主流,带动了芯片、人工智能、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
- 医疗领域,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升,创新药、医疗设备、远程医疗等科技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 国防领域,科技强军是国家战略,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
海量的市场需求,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4 年的 7.5 万辆增长至 2023 年的 949 万辆,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60%,带动了动力电池、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等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相关科技企业的市值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国运昌盛带来需求升级,需求升级驱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催生财富增长—— 这就是相信国运能赚钱的核心逻辑。
3. 数据作证:国运向上,科技投资回报惊人
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过去 10 年,我国 GDP 从 54 万亿元增长至 126 万亿元,年均增长 6.2%,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国运昌盛的直接体现;同期,我国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 18.7%,远超同期 GDP 增速和上证指数涨幅。
具体到科技指数基金:自 2019 年科创板开板以来,科创 50 指数累计涨幅超过 120%,年化收益率达 17.3%;覆盖沪深两市科技龙头的中证 TMT 指数,过去 5 年累计涨幅达 156%,年化收益率超 20%。
对比一下其他投资方式:过去 5 年,银行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不足 3%,国债的年化收益率约 3.5%,房地产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不足 5%—— 与科技投资的回报相比,差距悬殊。
数据不会说谎,国运向上的时代,科技投资是回报最高的领域之一。那些相信国运、长期持有科技基金的人,都收获了丰厚的回报;而那些怀疑国运、犹豫观望的人,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中错失良机。
四、破除误区:相信国运不是赌,是普通人的理性信仰
很多人对 “相信国运、投资科技” 有误解,觉得这是 “盲目跟风”“赌徒心态”。但事实是,相信国运是基于时代趋势的理性判断,投资科技是拥抱未来的明智选择,这不是赌,是普通人最稳妥的财富积累方式。
误区 1:相信国运是 “画大饼”,科技投资风险太高?
很多人觉得 “国运” 是虚无缥缈的口号,科技投资是高风险的赌博。但他们忘了,国运是由无数个行业的成长、无数家企业的发展、无数个普通人的努力构成的—— 它不是画大饼,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科技投资的 “风险”,本质上是短期波动的风险,不是长期亏损的风险。在国运向上的大趋势下,科技行业的长期趋势是向上的,短期的下跌就像大海中的浪花,再大也会被时代的浪潮覆盖。过去 5 年,科创 50 指数经历了 4 次超过 15% 的回撤,但每次回撤后都能创新高,这就是国运赋予科技投资的 “安全垫”。
真正的风险,不是相信国运的波动,是怀疑国运的错过。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的时代,放弃科技投资,就等于放弃了分享国运红利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误区 2:我不懂科技,怎么能投资科技企业?
投资科技,不需要你成为科技专家,只需要你相信国运。你不需要懂人工智能的算法原理,不需要懂半导体的制造工艺,不需要懂生物医药的研发流程 —— 你只需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领先;科技要领先,相关企业必然能赚钱。
就像你在深圳买房子,不需要懂建筑工程,只需要相信深圳会持续发展;你买消费基金,不需要懂产品研发,只需要相信人们会持续消费。投资科技基金也是一样,你不需要成为科技领域的专家,只需要成为时代趋势的追随者、国运昌盛的相信者。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用简单的逻辑赚复杂趋势的钱。相信国运,就是最简单、最靠谱的投资逻辑。
误区 3:我没多少闲钱,怎么参与科技投资?
很多人觉得 “投资科技是有钱人的游戏”,但事实是,科技投资的门槛低到超乎想象。科技指数基金的最低申购金额只需 10 元,每月定投 500 元、1000 元都能参与,这对固定收入者来说,完全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在深圳,每月少喝几杯奶茶、少抽几包烟、少出去吃一顿饭,就能凑出定投的资金。而这些 “不起眼” 的小钱,在国运的加持下,在复利的作用下,会慢慢变成一笔可观的财富。就像我,每月定投 6000 元,5 年就攒下了 130 万。
不是因为有钱才投资,是因为投资才有钱;不是因为懂科技才参与,是因为相信国运才受益。闲钱不分多少,坚持不分早晚,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就能接住国运的红利。
误区 4:国运有起伏,万一投资后科技行业下跌怎么办?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国运也会有起伏波动,科技行业自然也会经历调整。但我们要明白,短期的起伏是正常现象,长期的向上是必然趋势。
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过各种挑战,但每次都能化危为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过去 20 年,我国先后经历了非典、全球金融危机、疫情等冲击,但 GDP 依然保持年均 6% 以上的增长,科技行业更是逆势崛起。
面对市场下跌,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慌割肉,而是趁机加仓。因为国运向上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科技崛起的浪潮没有停歇,下跌只是 “低价囤货” 的好机会。2022 年科技股调整时,我不仅没有卖出,反而将定投金额增加到每月 8000 元,正是这次加仓,让我在后续的反弹中收获了更多收益。
相信国运,就要接受它的起伏;投资科技,就要耐得住寂寞。短期的下跌无法阻挡长期的上涨,只要你坚定信仰,长期持有,就一定能收获时代的馈赠。
五、实操指南:闲钱定投,与国运共成长
对固定收入者来说,参与科技投资的最佳方式是 “闲钱定投”—— 用 3-5 年不用的闲钱,每月固定投入科技指数基金,长期持有,既不影响当下生活,又能分享国运红利,这是最稳妥、最高效的财富积累方式。
1. 选对标的:聚焦核心科技,绑定国运主线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投资科技基金,要选对绑定国运主线的标的:
- 优先选择宽基科技指数基金,比如科创 50ETF、中证 TMT 指数基金、创业板科技龙头基金,它们覆盖多个科技赛道,分散风险,能全面分享科技行业的增长红利;
- 重点关注 “卡脖子” 领域的主题基金,比如半导体基金、人工智能基金、生物医药基金,这些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核心赛道,成长潜力巨大;
- 避开单一行业或单一主题的小众基金,这类基金风险集中,难以抵御市场波动。
选对基金,就是选对国运的核心赛道。建议将资金的 70% 配置宽基科技指数基金,30% 配置核心主题基金,兼顾稳健与成长。
2. 确定金额:闲钱定投,量力而行
定投的核心是 “长期坚持”,金额一定要量力而行:
- 建议每月定投金额为月收入的 10%-20%,比如月收入 1 万元,每月定投 1000-2000 元;
- 这笔钱必须是 “闲钱”——3-5 年不用的资金,不会因为急需用钱而被迫赎回,影响长期收益;
- 金额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哪怕市场下跌,也要坚持投入,通过 “低价多买、高价少买” 摊平成本。
定投的金额不重要,坚持的决心重要;投入的本金不重要,时间的力量重要。每月固定的投入,就像给国运 “投票”,投的次数越多,坚持的时间越长,收获的回报就越丰厚。
3. 把握频率:发薪日定投,用纪律对抗人性
最佳的定投频率是 “每月一次”,时间选在发薪日后的 1-3 天:
- 发薪日后资金充裕,不会因为生活费紧张而中断定投;
- 固定时间定投,能养成习惯,用纪律对抗 “追涨杀跌” 的人性弱点;
- 不用纠结 “什么时候买入最好”,定投会自动实现 “低点多买、高点少买”,长期下来,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定投的魔力,在于用纪律打败犹豫,用时间积累财富。在国运向上的时代,最好的买入时机永远是 “现在”,最好的投资方式永远是 “长期定投”。
4. 长期持有:穿越牛熊,与国运共进退
投资科技基金,最忌讳的是 “短期频繁操作”。市场上涨时跟风加仓,下跌时恐慌割肉,这样不仅赚不到钱,还会亏得一塌糊涂。
记住巴菲特的名言:“如果你没准备好持有一只股票 10 年,那就最好连 10 分钟都不要持有。” 投资科技基金也是一样,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风险越低。因为国运的红利需要时间兑现,科技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沉淀,短期的波动在长期的趋势面前,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插曲。
我的建议是:定投科技基金后,半年看一次账户,一年总结一次收益,不要天天盯盘。市场下跌时,告诉自己 “这是加仓的好机会”;市场上涨时,提醒自己 “这是国运的馈赠”,保持平和的心态,长期持有。
与国运共进退,才能赚到大钱;与科技共成长,才能实现财富跃迁—— 这是我 5 年定投生涯中最深刻的感悟。
六、最后想说:国运昌盛,就是普通人的最大底气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国运向上、科技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了普通人前所未有的财富机会:不需要你创业冒险,不需要你人脉通天,不需要你天赋异禀,只要你相信国运,愿意用闲钱定投科技基金,就能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5 年前,我在深圳的事业单位里,拿着固定工资,焦虑着家庭的开支;5 年后,我靠着每月 6000 元的定投,攒下了 130 万的财富,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更给了家人一份安稳的未来。这份改变,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站在了国运的 “风口” 上,抱住了科技的 “大腿”。
不相信国运的人,赚不到时代的大钱;不拥抱科技的人,跟不上财富的脚步。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的今天,投资科技基金,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相信国运,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理性选择。
或许你现在觉得每月几千元的定投微不足道,但 10 年后、20 年后,当你打开账户,会感谢今天做出投资决定的自己。因为你投的不是钱,是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你赚的不是利,是国运昌盛的红利。
国运向上,科技向前;相信国运,财富自来。科技股票能赚钱,本质是国家能强大;普通人能致富,本质是与国运同频。
从现在开始,拿出每月的闲钱,定投一只科技指数基金,让我们一起相信国运、拥抱科技,在时代的浪潮中,攒下属于自己的财富,给未来一份稳稳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