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16日讯(记者 吴旭光)本周(10月10日至10月16日),共8家冲刺科创板IPO企业更新进展。
健信超导、沐曦股份2家公司本周注册生效;恒运昌、强一股份提交注册;上海超导、盛合晶微等4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
上海超导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
11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信息显示,专注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超导”),已对外公布其科创板IPO首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文件。
回溯其上市进程,上海超导的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18日获上交所受理,时隔不到一个月,便在7月11日进入审核问询阶段。此次冲刺科创板,公司计划募集资金为12亿元。
![]()
从11月15日公司披露的首轮问询内容来看,上交所重点聚焦于上海超导的主要产品特性、核心技术体系及技术先进性等关键问题展开追问。
其中,针对上海超导主要产品关键性能、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产能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公司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做了解释说明。
![]()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产品关键性能方面,以77K、0T 条件下的带材临界电流(安培)为例,上海超导批量产品指标达110-250,优于SuperPower的80-160,与FFJ(100-200)、东部超导(110-200)相当;在4.2K、10T条件下的带材临界电流(安培),其产品为350-800,低于FFJ的900、Fujikura的750,优于SuperPower的420-1080区间下限及上创超导的250-500;抗拉强度(兆帕)达600-700,与东部超导持平,优于FFJ(>500)、SuNAM(>500),略低于Fujikura的800。
此外,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上,上海超导单台核心设备每月生产效率约16km,低于SuNAM的约18km,但产品良率>90%,与SuNAM的90%相当。产能方面,2024年全年产能1334km,高于SuNAM的216km,在行业内亦处于较优水平。
此外,科创板IPO进入问询阶段的还包括盛合晶微、易思维和有研复材。
其中,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公司易思维成立于2017年,主要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各工艺环节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是国内最早规模化为汽车制造提供机器视觉设备的企业之一。
易思维在第二轮问询中披露的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也显示了政府补助变化对其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5年前三季度,易思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加12.87%,净利润-937.17万元,同比多亏551.52万元,扣非净利润-1318.50万元。
上交所就此要求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亏损原因及合理性。易思维回复称:净亏损增加但扣非亏损收窄36.34%,核心原因是2025年1-9月营收增长带动主营业务盈利提升,不过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相关其他收益同比减少1245.63万元,对净利润造成影响。
沐曦股份、健信超导注册生效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摩尔线程科创板 IPO 注册生效后,国产GPU产业再迎资本市场重要进展。
11月13日,证监会官网披露批复文件,同意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这意味着这家以自主架构研发为核心的国产GPU企业,走完科创板IPO审核全流程,拿到上市入场券。根据批复要求,该注册结果自同意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沐曦股份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公司IPO于2025年6月30日获得受理,当年7月19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10月24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并于过会当日提交注册。
![]()
本次冲击上市,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约39.0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上交所官网显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已注册生效。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系中国最早规模化超导磁体厂商,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上交所官网显示,健信超导科创板IPO于5月9日获得受理,于10月21日上会获得通过,过会同日提交注册。
业绩表现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以下称“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分别为35,893.45万元、45,064.48万元、42,549.75万元和25,209.81万元,2023年出现回落;同期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和3191.84万元。
但健信超导盈利能力存在短板:一方面,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9.56%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24.94%,但2025年上半年出现0.1个百分点的微降,增长势头略有放缓;另一方面,报告各期,健信超导的毛利率在20%-25%之间,这与同业可比公司均值45%-47%区间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说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较行业头部企业仍有明显短板。
恒运昌、强一股份已提交注册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上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本周更新科创板IPO进展的还有恒运昌、强一股份2家企业,已经提交注册。
恒运昌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13日获得受理,7月6日进入问询阶段,11月14日上会获得通过,同日晚间提交注册。
招股书显示,恒运昌是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等离子体直流电源、各种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此次冲击上市,恒运昌拟募集资金约14.69亿元。
展望未来业绩,恒运昌预计2025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净利润预计下滑21%-30%。该公司表示,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一方面2025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公司2025年度进行产能扩充,导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强一股份主要从事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此次IPO,强一股份拟募资募资15亿元,用于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苏州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强一股份正面临客户集中度过高的挑战。从客户依赖情况来看,公司对单一客户B公司的依赖程度持续加深。近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超80%,其中仅B公司一家,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贡献的销售额占比,就高达82.83%,客户结构高度集中的问题突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