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很久以前,朋友告诉我她删了一位大学同学的微信。
我问她为啥,她絮絮叨叨说了不少,我漫不经心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她小题大做,不联系就行了呗,何必非要删除好友,觉得有些幼稚。
那时候我总觉得,成年人的关系该留些体面,即便疏远,让对方躺在列表里也没啥。
直到今年,准确说是失业后,我对“删除微信绝交”,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02
失业前,公司里的同事们也显得热情。
我们一起为项目熬夜到深夜,分享午餐时的八卦闲谈,加班间隙递来的一杯热咖啡,生病时收到的暖心消息,都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这些职场伙伴,已然成了生活里的朋友。
变化的拐点,是从传闻我可能要被“优化”开始的。
原本碰面时热情打招呼的同事,眼神里多了几分刻意的疏离;曾经无话不谈的“饭搭子”,也开始有意避开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这才猛然惊醒,那些看似真挚的热情,不过是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的职场便利。
我身居其位时,我的存在能为他们提供协作支持、信息互通或是情绪陪伴;可当我即将脱离这个身份,失去了彼此需要的“利用价值”,这份关系便成了无源之水,迅速干涸。
离开公司后,我开始清理微信列表,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一个个被我移出了好友栏。
这倒也不是心存怨怼,而是突然想通了:成年人的世界精力有限,真的没必要为虚假的关系耗费心神。
我不愿让那些只看重“价值”的人,窥探我离职后的生活状态;也不想再从他们的动态里,瞥见任何与我无关的琐碎。
更让人“呵呵”的是清理过程中我发现,有的人的朋友圈出现了横杠——原来他们早就先一步拉黑或删除了我。
那一刻我没有丝毫波澜,只剩“果然如此”的释然,甚至忍不住发自内心地一笑:原来大家都在默默做着同样的选择,只是我后知后觉罢了。
03
原来成年人的绝交,不是吵、闹、撕破脸皮,而是悄无声息的“清理”。
朋友圈的那条横杠,也不是幼稚,而是清醒的边界感:它在宣告“我们的故事到此为止”,也在表明“我不再需要这段关系”。
不必追问原因,也不必惋惜遗憾,因为能被轻易删除的,压根儿就没什么真正的情谊。
那些曾经觉得“不至于”的瞬间,如今却成了“没必要”的清醒。
我们不再执着于维持所有关系,也不再害怕主动结束一段关系。
删除微信,不是否定过去的相处,而是尊重现在的选择;断绝联系,不是心怀怨恨,而是为了给真正重要的人,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成年人的世界,本就该如此:合则聚,不合则散。朋友圈的横杠,是体面的告别,也是全新的开始,从此不纠缠、不回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