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为西部落后省份,很多领域在全国的存在感都比较弱,但甘肃的公办职业本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所,超过广东和浙江,位居全国第一。甘肃能在公办职业本科教育上取得全国领先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利用西部唯一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优势,精准把握国家政策机遇、深度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并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主动作为。
![]()
甘肃探索出了多种设置路径,充分盘活了现有教育资源。2021年,设立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设立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设立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和武威职业技术大学。
抓住独立学院转设机遇,甘肃省敏锐地抓住了国家要求独立学院完成转设的窗口期,创造性地将省内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为公办职业本科大学。这既解决了独立学院的发展问题,又快速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由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与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合并转设而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则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整合组建。通过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快速具备了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资质和条件。
优质高职独立升格,对于一些办学历史长、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或国家骨干高职或“双高计划”院校,支持其直接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例如,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和武威职业技术大学都采用了这种路径。这保留并强化了学校原有的专业特色。
强强联合组建新校,将两所优势互补的高职院校合并,组建新的职业本科大学。2025年成立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就是由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而成,整合了双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
![]()
甘肃的这些职业本科大学努力打破千校一面的高校发展路径,各自聚焦于服务国家和省里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由甘肃省政府、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共建,服务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国家战略领域,以智慧气象、绿色矿山、安全工程、智能制造为特色;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与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服务于甘肃的“强工业”战略,以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应用化工为特色;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是林业技术、园林工程、生态保护;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围绕酒泉作为新能源基地的定位,重点服务清洁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旅游管理为特色;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聚焦“核技术+装备制造”两翼,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将核技术、装备制造、资源勘查作为特色;
武威职业技术大学服务于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农业、新能源和大健康产业,打造清洁能源、医疗康养、现代农业特色。
![]()
这些职业本科大学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定向培养等方式,努力让学生“毕业即上岗”,为本土产业发展精准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有助于缓解甘肃本地人才外流的压力。
尽管发展迅速,但甘肃的职业本科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新的机遇。需要社会真正从人才培养质量上认可职业本科的价值。甘肃公办职业本科大学的崛起,是一条通过政策创新引领、资源优化整合、以及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它不仅仅追求数量上的“第一”,更着眼于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