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郑雅编辑丨石磊
【亿邦原创】2025年的京东双11已经圆满收官。此次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了近60%。
又一年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了京东超级供应链的实力与韧性。今年的京东双11,不仅多个品类获得显著增长,包括七鲜小厨、京东旅行、京东MALL、京东医美在内的十余种创新业态也实现业绩突破。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京东方面曾宣布正在基于过去二十多年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全力打造一张更具韧性的“超级供应链”。如今,在这张联通线上线下、贯通全产业链,且越织越密的供应链网络上,京东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大促加速度。
就像业内人士所评价的那样:“京东的超级供应链不仅是双11的加速度引擎,更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这也意味着京东不再只是零售参与者,而正在成为推动多行业供应链基础设施升级的底层力量。
那么,双11里有哪些京东超级供应链的具体体现?在日积月累中,京东超级供应链是如何让商家看到增长、让产业提效的?京东超级供应链又会给行业带来何种想象力?
01
双11里的京东超级供应链具象化
双11期间,京东拿下了三个行业第一。有数据显示,在大促全周期内,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增速位于行业首位。
品类表现上,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2025年“双11”线上消费数据观察》报告显示,2025年双11期间,带电品类依然是京东的优势行业。其中,在主要平台3C数码行业销售额占比的排名中,京东以54.1%的份额拿下行业第一;同时,京东又以50.1%的销售额占比位居家用电器行业首位。在服饰行业,京东的表现同样亮眼,其以27.0%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实现领跑。
事实上,京东优势品类的稳定领先,背后并不是“流量堆积”,而是“供应链决定竞争上限”的体现。尤其在高客单、重决策、库存敏感的行业中,供应链的深度参与几乎决定了销售曲线的上扬幅度。
回归品牌层面来看,以联想为例,联想与京东通过C2M反向定制联合打造的一款游戏本,成为了今年京东双11的爆款。据介绍,在该款新品的产品定义阶段,京东方面就提供了其对用户需求的最新洞察,基于用户最关注的本地AI运算速度、显卡性能和价格门槛这三个关键点,联想快速锁定了新品的核心配置,并优化了相关应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还预测到该款产品将在大促期间获得超预期的销量表现,联想方面得以提前调整工厂的生产和排产节奏,顺利地响应了用户需求。数据显示,该款产品在大促开售当天就拿下京东双11游戏本金榜的TOP1,也成为了京东同配置产品流量与销量的双榜榜首。
“我深感双11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是我们与京东超级供应链同频共振、深度协同的成果。京东的超级供应链不仅是效率的引擎,更是创新的孵化器。”联想集团消费业务群京东业务总经理余尚奇总结道,这些合作背后,京东正在与品牌共同将“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推式供应链,重塑为“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超级供应链。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事实上,京东超级供应链不仅能带动品牌层面的销售增长,还在品类维度起到托举作用。
以京东超市的“洗护小美盒”为例,京东超市在去年9月首创推出了个护商品试用组套“洗护小美盒”,平台会围绕某一具体的洗护功效,把不同品牌但相同功效的小样组合在一起,并以较低的价格销售。这种形式降低了消费者的试错成本,也为品牌带来了破圈、拉新和获得销售增量的机会。
在运营层面上,考虑到要避免小美盒中的小样,与品牌自身的小样销售体系产生冲突,京东会做SKU区隔,使参与小美盒活动的小样区别于品牌其他渠道的小样产品。
目前,小美盒活动已经从洗护发品类扩展到了卫生巾、身体清洁、口腔护理等品类中。
在此次京东双11中,京东超市“洗护小美盒”销售表现突出,全周期销售单量超过20万,还带动了个人护理商品复购率同比翻倍。
这类“品类经营动作”表明:京东正在从传统平台过渡为“品类效率运营商”,通过供应链把品牌的增长曲线从“偶然”变成“可预测”。
02
把普惠原则带到产业链各环节
京东一贯注重供应链能力,并始终围绕着供应链来拓展业务。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提出“十节甘蔗”理论,把零售的价值链分为了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10个环节。
为了让“这根甘蔗”的价值更大,京东不只参与“交易”这环,而是深入到不同环节中,解决产业链当中的痛点,提高运营效率,让不同环节的参与者都能受益。
近几年,流量成本升高、价格内卷、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发明显,上游厂商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消费者得到的优质供给不足。而这正给了京东超级供应链发挥作用的机会,京东正通过多种品类运营策略、服务体验、业态创新等方式,兼顾产业链的效率与公平、链接产业与民生。
以京东超市“奶粉28天新鲜直达”服务为例,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尤为注重“新鲜度” “物流时效”等因素,为了最大程度地缩短物流链路和周期,以向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奶粉,京东超市早在2023年就在行业内首创发布了“奶粉28天新鲜”战略。
这一服务是指,京东超市会将一罐奶粉从生牛乳到牧场、工厂、质检,再到运输和送达用户的整体周期控制在28天内。在这个过程中,京东会提前进行生产预测和销量预测,来帮助品牌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基于京东物流的高效履约能力,京东物流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把产品提前部署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以减少货品的搬运次数和搬运距离。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的10月,飞鹤、伊利、君乐宝、雀巢等品牌的超50款奶粉商品,均参与到了京东超市奶粉28天新鲜项目。双11期间,该项服务带动了相关奶粉产品成交额增长110%。
这也正是京东超级供应链价值的体现,“奶粉新鲜度竞争”本质是在推动行业从“保质期竞争”迈向“生产链效率竞争”,京东正在通过供应链标准倒逼行业效率上行
不仅如此,京东也在多个品类中,基于超级供应链能力做深、做透品类运营,在提高品类运营效率和提供创新服务体验的动作下,让消费者获得更优质的产品供给。
随着供应链网络的加密、加宽,京东将超级供应链的能力也复制到了线下业态。
今年7月,京东对餐饮外卖市场进行供应链模式的创新,推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七鲜小厨”。在这一模式下,餐饮商家、个体厨师只需要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京东会负责选址、建店、运营等环节的整体组织和经营。在规模化开店的过程中,餐饮商家、个体厨师等菜品合伙人可以持续获得销售分成。
![]()
京东希望通过创新供应链模式,来解决餐饮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数据显示,京东双11期间,七鲜小厨的3日复购率达行业3倍,还带动周边3公里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
可以明确的是,京东正通过自身擅长的超级供应链能力,帮助不同行业解决痛点、打破内卷,商家获得增量价值的同时,惠及产业链上的不同角色,让产业链实现整体提效。
03
AI+产业 给超级供应链搭载“超能力”
京东超级供应链的价值和想象力远不止于此。目前,AI能力、具身智能等已经融入到超级供应链中,为供应链的迭代升级,提供着无限可能。
京东的大模型源于产业、服务产业,正如CEO许冉所说,其价值等于“大模型×体验×产业厚度的平方”。
这种根植于产业厚度的AI能力,让京东超级供应链更能赋能于商家与行业。
数据显示,双11期间,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服务了超4万个品牌,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从效果来看,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的成本仅为真人的十分之一,但其带货效果却超越80%真人主播。此外,京东智能客服累计咨询服务量超42亿次,用户满意度达80%。
更重要的是,AI正在重定义“人力效率曲线”,让中小商家也能以可负担方式触达更多用户,实现普惠化的经营能力升级。
亿邦动力获悉,今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的超脑大模型2.0累计调用19亿次,24座智狼仓也实现全球规模最大部署,同时机器人军团帮助物流全链条环节自动化覆盖率超95%。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后,有近百座城市可以实现“分钟级”送达,95%的自营订单、87%乡镇和街道在24小时内履约完成。
![]()
值得注意的是,AI能力也让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京东物流员工、消费者体会到了科技赋能的力量。
来自西藏山南乃东站的快递站长美朵曲桑介绍道,今年双11期间,站点的日均单量超过了3000多单,对比日常上涨了40%。但得益于智慧员工大模型,快递小哥的工作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反而在智能化的揽派收验环节中,减少了手工核对,出错率降低了,效率却提升了10%。
在消费者端,新疆、西藏等地45.5%的订单实现了当日下单次日送达,次日达水平也较行业水平高出42%。
京东超级供应链正在从提升企业效率,走向提升产业效率,再走向提升社会效率——以生态化协同、普惠化能力开放和可持续价值创造,为行业构建一个增长更稳定、供给更优质、发展更具韧性的未来。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