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5 日,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正式服役,舷号 18,中国海军一下迈入三航母时代。
![]()
这消息传到印度,整个军工和海军系统都动了起来。
印度当即表态,2035 年前必须凑齐三艘航母,还要搞核动力的,直言要超越福建舰。
可航母这东西,不是喊口号就能造出来的,印度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成?
一、福建舰硬实力:常规动力也能碾压多数对手
福建舰的服役,可不是简单多了一艘船,而是中国航母技术的全面突破。
这艘满载排水量 8.5-8.7 万吨的巨舰,是全球首艘常规动力加电磁弹射的航母。
三条弹射轨道摆在那儿,歼 - 35 隐身战机、歼 - 15T 舰载机、空警 - 600 预警机都能上。
![]()
单日最大出动架次能到 300 架,这数字比美国福特级的 230 架还多,战力实打实。
再加上已经服役的辽宁舰、山东舰,中国三航母编队已经形成完整战斗力。
更关键的是,中国 004 型核动力航母已经在建造中,这进度让不少国家都望尘莫及。
二、印度的追赶计划:2035 年三航母,核动力是核心
印度现在有两艘航母,一艘是改装俄罗斯的 “维克拉玛蒂亚” 号,另一艘是国产的 “维克兰特” 号。
![]()
但 “维克拉玛蒂亚” 号已经到了服役末期,预计 2037 年就得退役。
想要 2035 年保持三航母规模,印度必须在这之前再补两艘新的。
4.5 万吨级的 “维克兰特” 号姊妹舰,2019 年已经开工,计划 2033-2034 年投入使用。
另一艘就是重头戏 ——“维沙尔” 号核动力航母,规划排水量 6.5 万吨。
印度给它的定位很高,要配电磁弹射器,能起降满负荷的 “阵风 M” 舰载机和无人机。
法国还提议,把吨位提到 7.5 万吨,装三套电磁弹射,用法国核动力系统。
可这一切都还停留在纸面上,“维沙尔” 号最早 2026 年才能完成审批。
三、英法争相合作:不是帮忙,是盯着巨额利润
看到印度要造核动力航母,英国和法国立马凑了上来,纷纷表示愿意提供技术。
![]()
英国说要基于 “伊丽莎白女王” 号改进设计,还想和印度联合研发电磁弹射技术。
法国更直接,拿出自己的 “PANG” 航母项目,说能给印度量身修改。
但懂行的人都清楚,英法这可不是仗义相助,背后全是生意。
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至今都没解决可靠性问题,英法的技术实力其实更一般。
他们自己的新一代航母还在研发中,哪来的底气帮印度造核动力航母?
说白了,就是看中了印度航母项目的丰厚利润,想趁机赚一笔。
而印度的 “维沙尔” 号,现在连基本设计都没确定,还处于 PPT 阶段。
四、差距越追越大:国力才是航母发展的硬支撑
印度想靠 “维沙尔” 号超越福建舰,其实从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
福建舰已经正式服役,形成战力,而 “维沙尔” 号最快 2037 年才能服役。
等它造出来的时候,中国的 004 型核动力航母早就形成战斗力了。
中印之间的差距,根本不是靠一两艘航母就能弥补的,核心是国力差距。
中国的 GDP 是印度的 5 倍以上,国防预算、工业基础、技术储备都不在一个层级。
中国造航母,从设计、材料到舰载机、弹射系统,全是自主研发,不受制于人。
![]()
而印度造航母,关键技术都要靠进口,光整合这些技术就够头疼的。
“维克兰特” 号从开工到服役花了 13 年,还留下一堆技术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一直是美国,目标是打造全球顶尖海军。
印度如果执意把中国当假想敌,中国有什么就非要跟着造什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与其花巨资造不切实际的核动力航母,不如发展适合自己的不对称战力。
比如强化潜艇部队、岸基航空兵,这样反而能更高效地维护自身海上利益。
航母从来不是单纯的武器,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印度的航母焦虑可以理解,但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追赶,最后可能只会徒劳无功。
而中国海军的发展,从来都是按自己的节奏来,稳步推进,这才是最靠谱的发展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