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之基在乡土,振兴之路见小村。2025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农民日报社、哔哩哔哩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广西广播电视台、长沙广播电视台等40余家广播电台打造的系列融媒报道《大国小村》,用42个村落的鲜活故事,立体呈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图景。
从6公里长江岸线的芦苇荡,
到千亿级产业版图;
从靠江捕鱼的小渔村,
到人人住别墅的富裕村,
江苏江阴长江村在一次次淬炼中,
书写了一段跨江发展的生动故事。
![]()
五十年前,
长江村人守着江边芦苇荡,
靠抓鱼捕虾勉强糊口。
1972 年,
一把砖窑火点燃了工业梦想,
青砖红瓦不仅盖起房屋,
更攒下了村集体的“第一桶金”。
![]()
1971年长江村创办的第一座小砖窑
此后五金厂、化工厂相继崛起,
其中合成蒽醌一度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成为村庄的经济名片。
当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
长江村毅然“断腕求生”,
关停年盈利数千万的化工厂,
踏上转型之路。
![]()
江阴长江化工有限公司
“响应政府的号召,长江在一公里之内不开发,我们村两委班子做出决定,要走出长江,发展与现有产业相关联的新的领域 。”
——长江村党委副书记范兴龙
原长江化工厂生产厂长吴洪兴——
“说实在真是心里想不通!我们当时每年的盈利都在5,000多万,但我们毕竟又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来保护我们的长江。”
在长江大保护理念的指引下,
长江村决定跨过长江,重新出发,
到一江之隔的靖江
探索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新思路。
长江村所属的长强钢铁
成为入驻江阴-靖江工业园的第一家企业。
![]()
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全貌
今年6月,
长江村投资 10 亿元打造的行业首条
小口径无缝钢管 5G+智能生产线竣工投产,
让钢铁产业也迈入了智能时代。
![]()
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的钢铁冶炼
![]()
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5G智能制造钢管生产线
如今,
长强钢铁已从当年的拓荒者
成长为一座“钢铁智岛”。
在今年投产上线的
国内首条小口径无缝钢管智能制造示范线上,
通红的钢坯在辊道上安静穿梭,
机械臂精准舞动,
昔日嘈杂车间变身洁净厂房。
“我们这条5G+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是全国首创,和传统的钢管生产不同,这条线在建设的时候,就所有的操作室全部集成在一个大的现代化操作室里面。从管坯的锯切、轧制,一直到最后的入库, 所有的操作都在这个操作室里面控制,我们的员工只需要看一下这个电脑大屏就行了。每一支钢管都可以追溯到轧这支钢管的设备参数,包括电机转速、生产温度等等,所有细节都可以精细操控。”
——长强钢铁127分厂副厂长彭福本
![]()
长江村村委请全体村民吃年夜饭,并给村民发放红包
产业升级的同时,幸福也逐渐落地。
长江村3000多名村民住进了大别墅,
尊老金、助学金、旅行福利全覆盖,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0万元,
实现“家家有股份、户户有存款”。
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
在家门口拿高薪、顾家庭。
![]()
江阴长江村别墅群
长江村党委副书记范兴龙——
“长江村将进一步向‘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共同富裕’方向发展。让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续写‘村美民富’新篇章。”
从砖窑火种到钢火燎原,
从扎根江岸到跨江远征,
长江村用实干破解发展难题,
用转型拥抱时代浪潮。五十年风雨兼程,
炼就的不仅是千亿产业,
更是“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共同富裕” 的
幸福图景。
![]()
江阴长江大桥
江风依旧,初心不改,
这座小村的远征仍在继续,
用实干与坚守,
续写着与大国同行的共富新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