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要转岗了。小米公关部这十年来的“灭火队长”,终于要从舆论风暴的最前线撤下来。
网友冷嘲:“雷军这是在找替罪羊。”
这话难听,但未必没道理,当一家公司的危机不再是产品问题,而是信任系统全面崩盘时,换掉公关负责人,不过是给溃烂的伤口贴张新创可贴。
过去十年,王化几乎成了小米的“人形盾牌”。
![]()
手机发热?他发长文解释“性能释放”;汽车事故?他晒安全测试数据;被曝删差评、控评、雇佣水军?他沉默,或轻描淡写一句“个别误解”。他敬业、专业、反应快,堪称国内科技公司公关标杆。
可问题在于:再厉害的公关,也救不了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公司。
小米的问题,从来不在话术不够漂亮,而在行动与承诺严重脱节。
雷军台上喊“安全第一”,台下SU7却因车门打不开致人死亡;嘴上说“和用户交朋友”,背地里法务部却忙着提管辖权异议、阻挠消费者维权;一边痛斥“黑公关”,一边被扒出早年因删差评被工商处罚。
![]()
这种“精神分裂倾向”,不是公关能圆的,而是企业价值观的结构性溃败。
王化再能写,也写不出一辆能在碰撞后顺利打开车门的车;他再会回应,也回应不了为何“巨省电”空调根本不省电;他再勤快,也堵不住媒体记者收恐吓邮件、被12345举报的漏洞。
于是,他的角色逐渐扭曲:从“信息桥梁”变成“话术机器”,从“澄清事实”滑向“转移焦点”。久而久之,公众看到小米声明,第一反应不是相信,而是冷笑:“又来洗了。”
![]()
如今让他转岗,表面是正常人事调整,实则暴露了小米更深的焦虑:连最忠诚的“嘴”,都保不住了。
当舆论反噬从个别事件蔓延为品牌信任危机,当“雷不群”“、法务部最强”成为网络梗,说明问题早已超出公关范畴,直指企业灵魂。
更讽刺的是,小米一边裁撤核心公关,一边还在高调宣传“用户第一”“真诚热爱”。可真诚不是靠PPT喊出来的,是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公开数据,是在产品缺陷面前承认错误,是在面对批评时不扣帽子、不玩文字游戏。
![]()
王化若真有良知,或许该庆幸离开。因为接下来的战场,不再是辟谣与回应,而是如何在一个被自己亲手撕裂的信任废墟上重建口碑。而这条路,光靠话术走不通。
雷军想当“大教主”,没问题。但教主靠的是信仰,不是套路;靠的是担当,不是甩锅。当消费者开始用“远离某米”来自保,当媒体用“饭圈营销”“割韭菜”定性其模式,再换十个王化,也救不回那个曾经“为发烧而生”的初心。
王化的离开,不是终点,而是警钟。
它提醒所有企业:你可以操控一时舆论,但骗不了长久人心。尤其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真诚,才是唯一有效的公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