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1月14日,我国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艘舰艇自2024年12月下水以来,按计划稳步推进建造工作,如今已具备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
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5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两大海上重器接连传来喜讯,引发全民关注。
![]()
两大海上重器:为何同时引发关注?
四川舰的首次航行试验引发广泛关注,这艘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的海试,标志着我国两栖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
海试期间,四川舰将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福建舰入列到四川舰海试,中国海军在短短十天内向世界展示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
福建舰作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其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定决心。
两栖攻击舰与航母在外观上颇有相似之处,以至于不少人常常混淆它们。事实上,两者在作战用途、舰体结构和搭载装备上有着明显区别。
![]()
海上巨无霸:两栖攻击舰与航母有何不同?
从作战任务来看,航空母舰主要依靠舰载机对海上、陆地、空中目标进行打击,是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战略武器。
而两栖攻击舰则专注于登陆作战,能够在航母和其他海军武器的掩护下,向海岸投送兵力。
舰体结构上,虽然两者都有通长飞行甲板,但两栖攻击舰在甲板下方还设置有坞舱,用于搭载登陆艇和两栖作战车辆。
航空母舰的甲板下则主要是机库。
从搭载的飞机来看,航母主要搭载固定翼舰载战斗机,依靠弹射或滑跃起飞。而两栖攻击舰搭载的则大部分是垂直起降战斗机和直升机。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和四川舰都配置了电磁弹射装置,这一技术此前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使用。
![]()
海上力量对比:中美海军实力如何?
截至2025年,中美海军力量对比呈现出美国保持领先但中国快速追赶的态势。
美国海军总吨位约740万吨,位居全球第一,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70艘驱逐舰、68艘核潜艇和9艘两栖攻击舰。
但约60%的美国舰艇服役超过30年,维修压力大。
中国海军总吨位接近300万吨,全球第二,2025年预计新增21万吨舰艇。
中国现役舰艇包括3艘航母(福建舰为电磁弹射型)、64艘驱逐舰(含12艘055型)、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
中国海军的优势在于舰艇平均服役年限仅15.8年,远低于美国的25.2年,而且造船效率全球第一,年均下水20+艘主力舰,成本仅为美国同类舰艇的三分之二。
![]()
从海上到陆地:两栖攻击舰的独特价值
两栖攻击舰在现代海军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就像一个海上的移动军事基地,能够将战斗力从海洋延伸到陆地。
与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更像是一个“客轮”,搭载的海军陆战队、航空人员、登陆艇分队等人员的数量远远超过编制舰员数量。
为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两栖攻击舰在总体上采取了较多特殊设计。
比如高干舷、直通飞行甲板,设有机库、坞舱、车辆舱等大型装载空间。
中国的两栖攻击舰发展采取了循序渐进策略,从075型到076型,吨位和战斗力逐步提升。
076型相比075型更大,飞行甲板设计更现代,更适合轻型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起降。
![]()
未来展望:中国海军走向何方?
中国海军正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转型。福建舰的入列和四川舰的海试,正是这一转型的具体体现。
未来,中国海军将继续发展004型核航母、076型两栖舰等新型装备。
到2030年,中国海军总吨位可能达到美国的70%,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国在区域作战能力上已形成局部优势,尤其是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但在全球基地网络和远洋经验方面,中国仍需长期追赶。
未来十年,中美竞争焦点将集中在西太平洋制海权、航母对抗体系及水下核威慑能力。
中国快速现代化与美国的战略调整将深刻重塑全球海洋格局。
![]()
结语
黄浦江畔,四川舰缓缓驶向蔚蓝大海;东海之滨,福建舰已挂满信号旗。它们的身后,是中国三万多公里海岸线和不曾磨灭的蓝海梦想。
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中国海军的每一步跨越,都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经略海洋的雄心与智慧。
舰艏所向,深蓝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