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出售自己的信誉或信用,标价多少你会卖?
有的公司和人,为了蝇头小利就会出卖;有的则给多少钱都不换。信誉楼百货和创始人张洪瑞属于后者。“诚信不可出卖”,这个看似浅显的常识,很多人都没真懂,最后掉进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儿里。
如今处在一个信任稀缺的时代,人和人之间不敢信任,商品过度宣传、以次充好,企业家在自己IP上投入的精力远胜过在产品和客户上的投入,这都让消费者充满顾虑,社会充斥着“信任焦虑”。
很多人知道河南有个“胖东来”,尚不知河北还有个“信誉楼”。颉腾文化即将出版《美好信誉楼》一书,记录了很多鲜活的案例,称之为河北版的“胖东来”并不为过。其实它还更早,十几年前,胖东来就专程来信誉楼拜访学习过。
![]()
信誉楼是1984年从河北沧州黄骅市起家的一个小百货商店。起初营业面积仅280平米,员工30人,用四十余年的坚守,如今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米,员工约4万人。
在实体店一片哀嚎的当下,信誉楼在三四线城市,依然可以稳健经营,堪称奇迹。不仅连续多年销售额超200多亿元,而且还持续提升。即便在2021-2024年仍能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长,完美地诠释了“信誉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信任是商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四十年,见证过多少个经济周期?多少企业风光不再,三株口服液、郑州亚细亚….,数不胜数。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信誉至上,以人为本”,是企业扛过经济寒冬、穿越风浪漩涡最重要的“稳定锚”。
信誉楼“视客为友”,与顾客一条心,倡导“不是卖什么,而是帮顾客买什么”。退货比买货还方便,即便是顾客扯走的布料,也可以退。店员还会向顾客道歉,因为他们认为办理退货不是对顾客的恩惠,而是对自己工作不到位的补救。
信誉楼员工的收入不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春节假期关门停业,让员工享受天伦之乐,也不提倡加班。全方位关爱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最大限度的信任员工、授权员工、培养员工,将80%的命令变成培训,将60%的精力用于检查。
信誉楼不打价格战,称同行为“竞争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他们坚信:真正的强大,不是消灭对手,而是练好内功,与对手共同发展壮大。如果把竞争伙伴都打败了,等待你的很可能是灾难。
![]()
信誉楼将使命定为“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视员工为目的、企业组织为手段。他们认为,成功人生,是追求生活质量,而不是名利;成功不等于成就,更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不受金钱、职务、地位的影响。企业引导员工“凡事留有余地,既不勉强自己,也不浪费自己”。
老董事长张洪瑞崇尚“基础决定楼层”,不赞同“超常规”发展。很多时候,人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这是对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缺乏认知,对自己的能力边界缺乏认知。张洪瑞一直强调,留有余地非常重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信誉楼坚持永远不上市,提出“有形资产有限扩张,无形资产无限扩张”。过去的郑州亚细亚、现在的万达及不少地产公司,正是反例。企业将有形资产无限扩张,终有自食恶果的一天。
张洪瑞投入巨大精力把信誉楼变成一个“教学型组织”,为何不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他解释道:美国企业主张学习型组织,但人家普遍文化程度高,而信誉楼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毕业的居多,也有小学毕业的,员工达不到自觉学习的程度,就改成了教学型组织。
信誉楼把员工能力的提升与主管的考核评价挂起钩来,强调上级对下级、师傅对徒弟的培训责任。确定了“人人培养接班人,企业为社会输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理念( 胖东来为调改步步高、永辉超市,能输出200位管理人员,也是极好的例证 ),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体系。以统一价值观为核心,以品格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重点,以达到让员工在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生活品质。
这与胖东来的定位——“一所学校”,如出一辙。他们都验证了彼得.德鲁克的预言:“未来,所有组织都将是学习和教育机构”。
![]()
信誉楼秉持“敬天、益人、悦己”的三观,让“爱和信任”成为连接企业与顾客的最重要纽带,通过“美好商业”教育和改变人,提升了当地的文明程度,积累社会的“信任资产”。
在信誉楼,爱和规矩是一体两面,进而形成的互爱互信“小环境”,让每个员工都成长为“人才”。阳光、包容、信任,让每一个平凡个体都能绽放不凡价值,企业也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人才森林”。
它用四十余年的实践证明:真正伟大的企业,不在于规模多大、利润多高,而在于是否赢得人心、是否创造持久的社会价值;真正先进的管理,不在于理论多深奥、工具多复杂,而在于是否回归本质、是否尊重人性。
今天,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商业的逻辑也在发生重构,但商业的本质并未改变,管理的核心始终是“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流量焦虑、规模迷思时,信誉楼和胖东来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商业的初心;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管理的方向;更如一股暖流,给了老百姓最实在的信心与希望。
这本书所记录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管理哲学。它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不可复制,只要坚守诚信、赋能员工,任何企业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
![]()
最后,借用“长把勺”的故事结尾——
有人问上帝,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
上帝便带他来到地狱: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一群人围着一桌美味佳肴,却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原来每个人手里的勺把都很长,他们都尽力往自己嘴里送,却怎么也送不到嘴里。
上帝又把这人带到天堂,天堂里的人同样用长把勺吃饭,但双双结伴,每人都把自己勺子里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他们各个神情欢愉、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友爱和温馨。
上帝说:“天堂与地狱其实就这一点点区别”,那人顿悟:地狱只比天堂少了一样东西——爱。
5. 《》
6. 《》
7. 部分照片来自李兴、Hanna
欢迎转发和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