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校园欺凌难根治!哥伦比亚上万孩子逃学居家,监管机制何时到位?

0
分享至

麦德林北部的早餐桌旁,少女低头刷着数学习题。

妈妈边煎鸡蛋边查学校邮件,画面看着挺温馨,实则藏着哥伦比亚教育的大难题。

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让孩子退出传统学校,曾经边缘化的家庭教育,如今成了不少人的“避风港”。



这事儿可不是凭空出现的,传统校园里,很多孩子过得并不舒心。

有的要面对持续的暴力,有的觉得课程太死板学不进去,还有的遇到心理问题却没人帮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里提到,不少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

孩子本该在学校安心成长,结果课堂反倒成了情感负担,这显然不符合《儿童权利公约》里保障儿童最佳利益的原则。

家长们做出这个选择也实属无奈,谁不想让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

可当校园不再安全,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家庭教育就成了没办法的办法。



这种教育模式的兴起,本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短板的一种回应。

校园待不住:焦虑与暴力逼出的教育转向

哥伦比亚目前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家学习?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官方没有统计数据,外界只能估计大概在八千到三万人之间。

这个数据缺口挺让人头疼,连具体人数都搞不清,想监测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自然就成了空谈。

蒙特罗萨莱斯学校算是这个领域里的实践者,这所学校采用灵活模式,给全国多个城市的一万多名学生提供支持。

校长丹尼尔・里韦罗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家庭转向这种模式,核心就是为了找个更安全的环境。



本来我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随便教教,没什么规矩可言。

但里韦罗校长的话改变了我的看法,他说家庭教育本质上不是灵活放任的模式,甚至可能比传统教育更严格。

这话有道理,家庭既然承担了教育的责任,就不能只享受自主权,却忽略该有的严谨性。

家庭在教育中得扮演好结构性角色,责任和权利得对等。

家庭教育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那些在校园里遭遇欺凌、心理留下创伤的孩子,在家庭的保护下,能慢慢治愈。

而且家庭教育能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学习节奏,比传统教育的一刀切更有针对性。



里韦罗校长还提到,他们学校通过开设免费课程、组织社交俱乐部,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外界,这样就不用担心社交隔离的问题了。

监管跟不上:家庭教育的自由与隐忧

不过话说回来,家庭教育也不是完美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醒过,要是缺乏规范,这种教育模式可能会有风险。

比如没有统一的学习标准,有的孩子可能学不到该学的知识;长期缺乏多元视角的接触,也可能影响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对社会凝聚力造成影响。

哥伦比亚现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不算非法,但也没有明确的法规框架来规范。



这就导致整个行业处于监管真空状态,孩子的学习质量、身心健康都没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种监管空白真的挺危险,万一有些家庭只是打着家庭教育的幌子,耽误了孩子的成长,谁来负责?

看看国际上的经验,其实有不少可借鉴的地方。

美国很多州要求家庭教育必须强制登记,还得进行年度学业评估。

欧盟则制定了最低学习标准,同时会动态追踪孩子的心理健康。

智利也有类似的做法,把家庭教育登记和社区参与结合起来。



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适当的监管并不会破坏家庭教育的灵活性,反而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权益。

里韦罗校长建议,哥伦比亚可以扩大家庭福利研究所的核查范围,通过每月登记监督的方式,掌握居家学习孩子的真实状况。

这个建议挺实在,利用现有的制度工具,不用从零开始搭建,执行起来难度会小很多。

除了监管机制,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里韦罗校长说,校园里的焦虑、欺凌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只是被数字媒体和人口增长放大了。

光靠学校加强监管没用,还得培育倡导和谐共处的公民文化。



家庭、学校和国家得协同配合,一起构建保护性和修复性的环境。

如此看来,哥伦比亚的家庭教育之争,核心不是要不要搞家庭教育,而是怎么让这种教育模式更规范、更有质量。

既要让它成为那些受困扰孩子的避风港,又要通过合理的监管规避潜在风险,平衡好自由与规范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不管是传统学校还是家庭教育,都得围绕这个核心。

哥伦比亚现在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很多国家可能遇到的挑战。

如何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同时,让他们获得优质的教育和足够的社交机会,这需要各方一起想办法。



麦德林早餐桌旁的场景,只是哥伦比亚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缩影。

当学校的门不再是唯一的庇护所,家庭接过了教育的重任。

而这场关于监管的讨论,最终要回答的,就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成长,让那些因为焦虑而紧闭的房门,能重新为未来安心敞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1:01:0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亲戚听说你上岸后啥态度?网友:酸炸了,气到住院还要我掏医药费

亲戚听说你上岸后啥态度?网友:酸炸了,气到住院还要我掏医药费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17:31:14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黄家湖的忧伤
2025-11-14 11:53:29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0:35:12
泰国王后低调访华,传统服饰成焦点,东方之美引发热议

泰国王后低调访华,传统服饰成焦点,东方之美引发热议

湘村大余
2025-11-17 12:03:45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4:39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6 23:10:28
岛内痛斥高市早苗让台湾陷入险境,台学者:绝不容忍“台独”与日本右翼势力结盟

岛内痛斥高市早苗让台湾陷入险境,台学者:绝不容忍“台独”与日本右翼势力结盟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7:00:01
日本旅游股重挫,资生堂跌近10%,日本航空跌超5%,日本经济学家:若中国游客减少将影响日本经济

日本旅游股重挫,资生堂跌近10%,日本航空跌超5%,日本经济学家:若中国游客减少将影响日本经济

极目新闻
2025-11-17 09:37:57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8:17:35
辽宁利剑出鞘: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辽宁利剑出鞘: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京都闻道阁
2025-11-17 09:43:15
郭德纲王惠出行,司机停车停路中央,工作人员竟伸手拦过路自行车

郭德纲王惠出行,司机停车停路中央,工作人员竟伸手拦过路自行车

小咪侃娱圈
2025-11-17 11:21:53
塞尔比夺冠,特鲁姆普又陪跑,奖金分配暗藏玄机

塞尔比夺冠,特鲁姆普又陪跑,奖金分配暗藏玄机

不凡体育
2025-11-17 12:46:56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6 23:29:36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一口娱乐
2025-11-12 12:40:48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最惨富二代”!两年斗争没600亿资产,第一西服品牌成僵尸企业

“最惨富二代”!两年斗争没600亿资产,第一西服品牌成僵尸企业

毒sir财经
2025-11-16 23:03:07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朔方瞭望
2025-11-08 11:29:44
2025-11-17 13:28:49
墨印斋 incentive-icons
墨印斋
文化如灯塔,指引我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3695文章数 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从四个人到六支队伍!管院学子在全国顶尖赛事中创“新高”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亲子
时尚
本地

教育要闻

慈母多败儿 !穷家富养,初中生的一双球鞋2600块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亲子要闻

哥哥教糖糖学习,糖糖不认真学还告状

中年女人的开挂指南,避开花衣服和紧身衣,把优雅感焊在身上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