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2023年开始跟美国步伐,逐步收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起因是美国2022年10月出台芯片管制规则,日本作为盟友没法不响应。2023年1月,日本和荷兰同意加入,针对先进芯片制造工具。经济产业省3月31日公布清单,涵盖23种设备,像清洗机、沉积机和光刻机,主要瞄准10纳米以下工艺。官员说这是为国际安全考虑,防技术军用。日本企业得申请出口许可,审核几个月起步。
管制7月23日正式启动,企业对华出口要报告细节。尼康的光刻机虽不如阿斯麦,但市场份额不小。日本在晶圆和光刻胶材料上优势大,全球供应超一半。这直接卡中国半导体链上游,中国企业得另找路子。日本公司愁丢市场,可政府优先跟美国同步。2024年底,美国再压,日本考虑扩管制范围。
进2025年,日本继续加码。1月更新规则,收紧芯片测试设备、设计软件和材料管制,覆盖高性能计算。4月,中国警告扩展管制会招反制。5月12日,日本公布Catch-All变化,10月9日起生效,改外国最终用户法案,对新兴科技风险把关。这让中国获取先进设备更难。
9月18日,日本和中国谈出口管制,日本想平衡美国联盟和对华贸易。9月29日,中国商务部催日本别把中国实体列管制名单,说伤中日企业利益。10月7日,日本宣布扩双用技术管制,包括机床、集成电路、无人机、雷达,从2025年起实施。这些步步紧逼中国芯片供应链。
日本材料优势在管制中关键。氟化氢和光刻胶,日本企业领先,这些对芯片生产必不可少。中国供应链中断风险大,转本土或第三方。日本企业担心,但政府推。11月,中国暂停关键矿物出口回应,可11月1日中美协议,中国同意暂缓非关税措施。11月10日,分析显示美国管制减美芯片商收入,影响研发。
日本管制波及全球市场。中国半导体企业2023年后投大钱,中芯国际扩28纳米以上产能。华为麒麟芯片绕部分限。2024年,中国大基金三期超3000亿,砸设备研发。中国和俄罗斯、韩国合作拿材料。阿斯麦报告,中国客户转本土,订单变。
![]()
尼康光刻机领域次于阿斯麦,用在10纳米以上芯片。管制后,对华出口严审,交付拖。中国加速本土光刻机研发,减依赖。2025年2月,日本扩量子计算管制,加供应链压。中国半导体产量2025年涨,尽管短缺,但推技术破。
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宣7纳米量产进展。中国禁买某些外国AI芯片,转本土。3月27日,传中芯国际计划2025年完5纳米开发,虽设备难拿。6月27日,研究否中国5纳米,但确认7纳米进展。
华为2025年9月29日计划AI芯片输出翻倍,显中国绕美管制成效。8月28日,中国目标AI芯片产增三倍,新厂抬华为中芯产能。10月27日,分析指管制帮华为,中国市场份额和小米平,成为ICT主导。
2025年11月5日,中国禁外国AI芯片用国家数据中心,推本土。11月12日,美国限在中国生效,中国优先给华为高端AI芯片。11月13日,中芯国际容量重分华为,应短缺。华为加速器在中国云公司获青睐,从英伟达转。
阿斯麦老总彼得·温宁克多次忧限制措施。2021年4月采访,说控对华芯片销售不成,中国转自力。温宁克说中国工程师强,没设备就投资源本土版。阿斯麦靠中国市场,2022年对华销占总收15%以上。温宁克觉得政治干扰技术进,荷兰经济靠阿斯麦,中国自主后荷兰竞争难。
2022年12月,温宁克疑美出口规则,说基于意识形态非事实。公司产极紫外光刻机,垄断7纳米以下,可美要荷兰限对华。2023年1月25日,说美主导管制可能推北京成功本土技术。中国最大芯片消费,推动本地转本土设备。
2023年4月26日,温宁克称中国开发自身设备逻辑,当拿不到就自造。2023年9月6日,荷兰媒体警告迁限和隔离中国经济损。9月9日,说完全隔离中国无望,迫中国加速创新。阿斯麦内讨论,温宁克推游说荷兰政府,别过度限。
2024年4月24日,温宁克退休前说,美限服务中国设备,但无美内容备件可续。强调不伤收益,重申贸易战意识形态驱。2024年7月10日,前CEO批限意识形态非事实。阿斯麦2023报告,中国客户转本土,订单明变。
![]()
温宁克继任克里斯托夫·富凯2024年4月24日上任,应管制。中国体量大,撑研发。荷兰半导体支柱靠阿斯麦,一旦光刻机不领先,经济摇。温宁克感慨映现实,中国压力转动力,必破芯片自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