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晚,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的街头上演了一幕荒诞又令人啼笑皆非的“公交车劫持事件”。一名36岁的无家可归男子趁司机短暂离开时,堂而皇之地“接管”了一辆双层公交车,不仅熟练驾驶近6.4公里,还一本正经地扮演起公交司机的角色——按站停靠、收费载客,甚至拒绝了一名车票过期的乘客。这场离奇的“角色扮演”最终以警方拦截告终,但事件中透露出的黑色幽默与深层社会问题,却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讨论。
当晚9点左右,汉密尔顿公交公司的一辆双层公交车停靠在市中心站点,司机按惯例下车休息。监控画面显示,一名身着深色外套、背着破旧背包的男子悄然登上驾驶座,启动车辆扬长而去。令人意外的是,车上原有的10名乘客起初并未察觉异常——这名“冒牌司机”的操作堪称专业:平稳起步、精准换挡,甚至用车内广播提醒乘客“请站稳扶好”。
![]()
更戏剧性的是,他严格遵循公交公司的运营规范:在后续站点停车载客时,一名青年试图用过期车票蒙混过关,竟被他严肃拒绝:“请投币或使用有效票证。”这一幕被乘客拍下并上传至社交媒体,网友戏称其为“史上最敬业劫匪”。不过,由于对路线不熟悉,车辆多次偏离导航,最终在一名热心乘客的指引下才重回正轨。
约40分钟后,警方通过GPS定位锁定了这辆“失控”的公交车。令人意外的是,当警车亮灯示意停车时,男子立即靠边熄火,配合地举起双手下车,全程未发生冲突。警方事后透露,车辆完好无损,“他甚至比某些正式司机开得更稳”。这番调侃式的评价让事件迅速登上各国热搜,加拿大网友纷纷玩梗:“建议公交公司破格录用”“这算不算另类求职简历?”
然而,荒诞表象下隐藏着沉重现实。调查显示,该男子长期居无定所,可能存在未确诊的精神健康问题。尽管他未对乘客造成伤害,仍因涉嫌盗窃超过5000加元财物(公交车估值)、妨害公务等罪名被起诉,最高面临10年监禁。这一结果引发争议:当地法律援助机构质疑,将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投入监狱是否恰当?
事件折射出加拿大社会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短板。汉密尔顿市近年流浪人口激增,但心理健康服务和收容设施严重不足。有社工指出,许多流浪者通过非常规行为“寻求关注”,例如故意犯罪以获得监狱的免费食宿。本案中男子的行为模式与之高度吻合——他并非暴力犯罪者,反而试图通过“工作”获得某种社会认同。
公交公司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其发言人强调“司机离车需锁闭系统”的规定,却未解释当晚的流程漏洞;另一方面,网友提议“增设身份识别启动装置”的呼声高涨。多伦多大学交通政策教授戴维·陈分析:“自动驾驶技术本可避免此类事件,但加拿大公交系统升级缓慢,资金短缺是主因。”
从法律角度看,男子的行为无疑构成犯罪。但舆论场中,要求“从轻发落”的声音占据上风。加拿大刑法第16条规定,精神病患若无法认知行为性质可免刑责,但需强制治疗。目前法院已委托心理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判决。
这场闹剧的结局尚未尘埃落定,却已超越社会新闻范畴,成为关于制度、人性和科技安全的全民辩论。或许正如《多伦多星报》的评论所言:“当一个人只能用犯罪来模仿正常生活时,该反思的不仅是法律,还有整个社会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