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合政府刚敲定一项新兵役规划,核心目标很明确,2035年前要把联邦国防军规模拉到26万人左右。
这事儿在欧洲防务圈掀起的波澜可不小。
毕竟冷战后德国对军事力量的展示一直很克制,现在突然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兵力扩充,背后的门道值得好好说道。
![]()
扩军26万,具体要怎么操作
当前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兵力大概18.2万人,要在十多年里增加近8万人,还得配上20万预备役人员。
目前的小目标是先增2万人,这个数字看着不多,但落实起来并不简单。
从2024年开始,所有18岁的年轻人都会收到参军意愿评估问卷。
男性必须填写,女性则可自愿参与。
![]()
到2027年7月,18岁男性还得接受专门的医疗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服役。
这些流程已经委托企业开发系统推进,就等2025年底前议会表决通过后全面落地。
政府方面对这个目标挺有信心。
总理默茨早就把防务准则调整为“不惜一切代价”,国防部长布鲁尔甚至提醒北约,要做好应对俄罗斯可能发动攻击的准备。
![]()
另一位国防官员皮斯托留斯还出来安抚民众,说武装力量越强,卷入冲突的概率越低。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单纯的安全考量,但后来发现,这背后还有北约军费要求的压力,德国得给欧洲其他国家做个标杆。
青年两极分化,政界吵不停
扩军规划推进的同时,分歧也暴露得明明白白。
不同群体对这事的看法,简直像是站在了对立面。年轻人的态度最有意思。
![]()
有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认同强制兵役,但18到29岁的年轻人里,抵触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
柏林17岁的学生吉米就很直接,他参加了反征兵抗议,说自己不想参战不想杀人,也不相信德国会被攻击。
年轻人不想被命运安排的心情,怕是最有体会。但也有年轻人持不同选择。
21岁的贾森今年就报名参了军,他觉得当前安全局势特殊,想为保卫民主出份力。
![]()
参军对他来说,既是回馈社会,也能借助军队的威慑力,让潜在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正好反映了年轻人对安全局势的不同判断。政界的争论也没停过。
左翼人士强烈反对强制兵役,甚至提交了相关提案。政府的规划里留了个弹性条款,如果志愿兵招募不达标,议会可能会启动强制征兵。
如此看来,这个规划要顺利推进,还得先摆平内部的不同声音。
![]()
北约施压,防务企业迎机遇
德国这次的兵力扩充,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的安全格局被彻底改变。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自然被北约寄予厚望。
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欧洲北约国家增加军费,德国承诺2025年起将国防开支占GDP比例稳定在2%以上。
这个比例看着不高,但换算成实际资金,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
这些资金大部分会用于装备采购,为扩军提供物质支撑。防务企业在这波浪潮中直接受益。
德国最大防务企业莱茵金属公司的负责人帕珀格就直言,需求旺盛让公司盈利颇丰。
该公司不仅给乌克兰供货,还在车辆、弹药、卫星、电子和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
欧洲当前的安全局势,对防务企业来说,确实是发展的好时机。
![]()
帕珀格曾被传是俄罗斯暗杀阴谋的目标,但他并未对此置评,只说自己状态良好。
他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和平时期,欧洲必须在防务领域做强自主能力。
如此看来,德国的扩军规划,既响应了外部压力,也给国内防务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
德国这波兵力扩充,算得上冷战后最重大的防务调整。它既源于对安全局势的判断,也受外部压力和产业发展的驱动。
![]()
但规划推进过程中,青年群体的抵触、政界的分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强制兵役在德国这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国家,推行起来本就不易。
要在2035年实现26万兵力的目标,政府需要在满足防务需求和尊重民众意愿之间找到平衡。
毫无疑问,这个规划的推进情况,不仅影响德国自身的安全布局,也会改变整个欧洲的防务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