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被孩子哭闹吵醒,6点匆匆做早餐,7点送娃上学,8点赶地铁上班,晚上10点还在收拾家务——这是多少中年女人的日常?曾经我也是“拼命三娘”,把家里擦得一尘不染,对家人有求必应,结果累垮了身体,还落得“理所当然”的埋怨。直到35岁那年生病住院,我才明白:女人的幸福,从来不是“忙出来”的,而是“懒出来”的
这里的“懒”,不是好吃懒做,而是放过自己的智慧。
“懒”于追求完美,接纳生活的不圆满。以前我总要求地板光可鉴人,衣服必须分类叠放,孩子考试不能低于90分。直到一次加班晚归,看到老公把衣服随意搭在沙发上,孩子用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却笑着说“等妈妈回来夸我”,我突然释怀了。地板有点灰尘又怎样?衣服没叠整齐又何妨?比起紧绷的完美,家人的松弛感更重要。现在我每周只做2次深度清洁,孩子的作业让他自己检查,反而少了争吵,多了温馨。
“懒”于包揽一切,学会借力与放手。我曾包揽所有家务,觉得老公“做不好”,孩子“不会做”。直到手腕劳损贴满膏药,老公才笨拙地学着做饭,孩子试着自己整理书包。慢慢发现,老公煮的面条虽然咸了点,却会主动洗碗;孩子叠的衣服歪歪扭扭,却再也没丢过作业本。女人不必当全能超人,适当“偷懒”,把责任分给家人,既解放了自己,也让家人学会了担当。
“懒”于内耗纠结,专注自己的感受。年轻时总在意别人的眼光,怕同事议论穿搭,怕亲戚说自己赚钱少,怕朋友觉得自己过得差。35岁后我开始“偷懒”不琢磨这些:不想参加的无效社交直接拒绝,喜欢的衣服不管流行与否都敢穿,下班就关掉工作群,留时间看书、运动、和闺蜜聊天。当我不再围着别人转,反而收获了更多尊重,整个人也变得容光焕发。
如今的我,不再凌晨早起做家务,不再为琐事焦虑失眠,每天留1小时给自己,家人和睦,工作顺心。原来女人最高级的“懒”,是不消耗自己,不勉强他人,把日子过成自己舒服的模样。
![]()
你是不是也总在默默硬扛?不妨试着“懒”一点,评论区聊聊你的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