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车企生命线,一次疏漏就可能引发连锁危机!11月14日,理想汽车内部通报两起重大批量质量事故,旗舰纯电MEGA与新款L系列双双“中招”,14+4名员工被严厉问责,直接责任人遭解除合同,管理层取消年终奖并冻结晋升。要知道,此前MEGA因冷却液渗漏已召回11411辆,单台车召回成本约18万元,总损失超20亿元,按“质量事故损失量化模型”测算,品牌口碑修复需至少18个月,你觉得这次问责能挽回用户信任吗?
研发验证缺位,是高端车型的“致命短板”!2024款MEGA的冷却液渗漏问题,根源直指“三重验证疏漏”——冷却液防腐性能未测透、动力电池渗漏风险评估不足、用户处置应对失当,最终导致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用“研发漏洞传导模型”分析,从材料测试到售后处置的全链条失守,让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这14名被问责员工背后,是否藏着更深层的流程问题?你认为研发环节该如何查漏补缺?
未交付先曝隐患,智能底盘部门失职引争议!尚未大规模交付的2025款L系列,因智能底盘部门“下摆臂衬套油脂试验验证不充分”,出现批量异响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并损害品牌口碑。按“产品上市前质量把关模型”测算,关键部件验证缺失会导致用户投诉率飙升35%,未交付就爆雷,你还会考虑预订新款L系列吗?
顶格处罚显决心,但能否堵住质量管控漏洞?此次问责堪称“史上最严”:直接责任员工解除合同,管理层年度绩效定格最低档、取消年终奖与晋升资格。用“企业质量问责效能模型”来看,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处罚能短期提升内部重视度60%,但此前MEGA已出现过同类电池故障却未根治,你觉得单纯问责能杜绝后续问题吗?
新能源竞速时代,速度不能凌驾于安全之上!理想正处于纯电转型关键期,MEGA作为首款纯电MPV刚站稳50万以上高端市场,却因质量问题打乱节奏。按“新能源汽车质量竞争模型”,当下存量市场中,质量稳定性每差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就可能流失2%。新势力车企扎堆拼迭代速度时,是否该放慢脚步补质量短板?你认为理想接下来该如何重建用户信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