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萧田
每年白露时节过后,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夏威夷果一片丰收景象。
几十万亩夏威夷果(学名:澳洲坚果)树连成片、汇成海,层叠的绿荫下,缀满圆润饱满的青果。风一吹,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23岁的佤族姑娘娜黑朗一边挎着竹篮穿梭林间,将饱满的坚果落进筐里,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年的好收成。
13年前,西盟开始依托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牵头引种,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户增收,并将夏威夷果发展为区域特有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以良品铺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深度介入,通过建立严格的原料标准,协同当地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的种植管理,将源头、市场与产业三端高效串联,探索出一条多方共赢的新路径。
今年11月,良品铺子联合央视新闻走进彩云之南,实地溯源了这颗小小“黄金果”的诞生之路。
1、从舶来品到国民果,给一颗洋坚果打上“中国印记”
云南坚果有“双雄”,一个核桃,另一个就是澳洲坚果。
核桃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相比之下,澳洲坚果就“年轻”多了。
1991年,400多株引进的澳洲坚果种苗跨越山海来到云南,找到了它的“第二故乡”,开始在云南热区(指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等地)试种,并最终开枝散叶。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果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也逐年攀升,成为许多家庭的餐桌“常客”。
下游需求的变化反推上游种植技术的变革,云南夏威夷果逐渐完成从“引进来”到“种得好”的转变。
但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每年采摘下来的坚果,去哪里寻找稳定的市场”?
良品铺子的到来恰逢其时。
良品铺子一边带来了订单和需求,让果农们一心专注好品质,另一边带来了更现代化的食品工业的高标准,比如果仁直径、出仁率、坏籽率、新鲜度等,经过一系列努力,本地高品质夏威夷果的问世水到渠成。
![]()
时间来到2025年,中国成为夏威夷果全球生产第一大国,云南拥有全球最大的夏威夷果生产基地,占全球面积47%。这条属于夏威夷果的本土产业链已经变得愈发通畅。
良品铺子又在思考:如何让云南坚果摆脱“进口平替”的标签,拥有自己的价值坐标?
答案藏在土地里。
西盟县地处云南西南部边境,是典型山区县,山地占比高达99.9%,森林面积广达127.7万亩。广袤的山林,成为了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底色,也是其最大的资源优势。
尤其是西盟的红士硒含量高达0.32mg/kg,加上当地近2000小时的年日照和丰富的雨水,出产的夏威夷果个大饱满还富硒。
![]()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72%国土属低硒或缺硒区的中国,一颗天然富硒坚果,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稀缺的健康资源。
一颗小小的夏威夷果开始“生于原产地,超越原产地”。
以“云南普洱西盟富硒夏果”为例,这款产品仅含夏威夷果,0添加防腐剂、色素、香精,通过四层锁鲜工艺,锁住酥脆本味。
其最大亮点在于——果实自然吸收当地富硒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每100克含硒20.0微克,约为富硒大米的1.3倍。
由此,良品铺子成功将“土特产”转化为“健康食品”,以“富硒营养、大果规格、新鲜速达”三大优势,实现对进口坚果的品质超越与价值升维。
如今,这颗曾被冠以“夏威夷”之名的坚果,正悄然去掉“洋”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云南坚果。
![]()
娜黑朗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大山,亲手种下自己的果树,她的果园也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耕耘自己的天地,实现梦想。
2、“大果崛起”,良品铺子做对了什么?
在云南流传着一句话:“坚果,坚持必有结果”。一棵坚果树,从种植到结果,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可一旦长成,丰产期能超过50年。
但初来乍到时,澳洲坚果的本土“驯化”却并不顺利。
“要么挂果稀稀拉拉,要么光顾着开花长叶,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行道树。”
育苗、嫁接,苦等几年盼来挂果,一场虫灾就可能毁于一旦;换个山头,树就“闹脾气”不结果;一棵树染病,整片林都可能遭殃……谈及当初种植坚果的艰辛,不少果农们到今天仍心有余悸。
而让果农们逐渐放宽心的还是良品铺子。
自2017年起,良品铺子联合本地供应商,从制定种植标准、推动科学化管理,到建立原料分级体系,系统性赋能产业链。
例如,国际通行以“出仁率”衡量品质,但中国消费者更关注果仁大小与坏籽数。良品铺子据此将直径、坏籽率纳入品控核心指标,以市场反馈驱动上游升级。
更关键的是,良品铺子以高于市价1–2元/公斤收购优质原料,让果农“种得好=赚得多”,极大提振种植信心。
如此一来,云南当地坚果产业,从窄路走向了宽路,并渐渐升级为一条长远之路。
谁能想到,几十年前,云南的坚果还只是“零星点缀”在山野间。几十年后,却已经长成几十万亩的“大产业”。
![]()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经营”,从“分散种植”到“集中连片”,作为“链主”企业,良品铺子通过技术赋能和订单保障带动了云南坚果产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创产创收。
2024年,临沧市临沧坚果青皮果产量达30.8万吨,干壳果产量12.0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为101.6亿元,较2023年增长71.04%,带动全市8县区74.45万种植户人均年增收1086元。
值得一提的是,临沧坚果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山间地头一路卖到全球。
不久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正式将云南省临沧市的“临沧坚果”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
这标志着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澳洲坚果在扎根中国西南边陲30余年后,实现了从“洋种子”到“土特产”的蜕变。
产业自信催生文化自信。良品铺子深挖云南本土价值,让坚果成为继普洱、咖啡之后,彩云之南的又一张亮眼新名片。
依托这份土地馈赠,良品铺子深耕云南坚果产业,以严苛标准把控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环,既锁住了食材本真的香醇,更传递出云南物产的高品质底气。
这种对本土产业的深耕,不仅让优质坚果走出云南,更唤醒了消费者对云南本土物产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
当中国人撬开一颗云南坚果,送入口中的不只是香醇果仁,更是一段关于云南土地、产业匠心与文化自信的鲜活叙事。
在这片热土上,一幅 “产业兴、农民富” 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3、不止于坚果,更多“土特产”变成“金招牌”
在扩消费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良品铺子推动进口坚果国产化,国产坚果有机化,本土原料品牌化,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支撑这一动作的是良品铺子一直坚持的产品价值理念——“好原料造就好味道”。
原料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19年来,良品铺子一路寻味从原产地好物,把大自然馈赠变成了高品质零食。
以“临沧大大夏果”为例,只选用直径≥28mm的特大果,100克果仁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普通牛奶的2倍,更大、更营养、更纯粹。
![]()
这是良品铺子对“极致中国味”的诠释。
在加工食品泛滥的今天,消费者的“选择困难”,本质是对复杂添加的焦虑。良品铺子提供的,不是一颗简单的果子,而是来自原生态土地的本真味道——这正是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
实际上,良品铺子已经跨越一二三产业,筑牢产业能力、品牌能力,成功引领国内休闲零食行业本土供应链的成长,让成长的成果惠及产业上游的种植户、配套企业和产业下游的消费者。
如今,良品铺子正在将这一能力复制到整个本土产业带。
近年来,良品铺子采购团队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严选自然红松,在西南秘境云南凤庆高山峡谷旁敲下秋冬的第一颗核桃……
这些原产地好原料,经过良品铺子全国2000多家门店和线上渠道,出现在了万千消费者的手中,得到了市场认可。
今年4月,良品铺子启动“寻味中国好原料”计划,首站落地荆楚,聚焦秭归脐橙、洪湖莲藕等7地特色物产,探寻中国优质农产品,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
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良品铺子将通过“三产融合”,打造“一品一链”的生态网络,将原产地的“土特产”变成“金招牌”,让农民增收、产业跃迁、乡村增值。
未来,良品铺子将深入全国50个原产地产区,再建10个核心原料基地,打造从“泥土到食品”的全产业链价值闭环。
可以预见,更多好原料、好产地、好产品的“三好品牌”将走出高山密林、深海浅滩,成为新时代“中国风物”的代表。而“中国零食”,也将被赋予“共同富裕”的崭新内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