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创新科技署通过官网宣布,规模达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正式进入基金经理公开遴选阶段,有意向的机构需在2026年1月16日前提交申请材料。作为香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核心金融工具,该基金的推出引发创投圈广泛关注,尤其吸引了众多内地VC/PE机构的目光。
据悉,这只百亿引导基金的设立旨在对接国家“耐心资本”发展战略,推动“政、产、学、研、投”高效协作,通过政府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涌入创科产业,助力策略性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明确聚焦五大投资主题板块,分别是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数字化与升级转型及未来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公告要求,政府将甄选合资格的专业基金经理,在每个主题板块下各设立一至数个子基金,每个子基金目标规模至少20亿港元,所有子基金整体目标规模不低于400亿港元。
同时,子基金需满足三项核心投资要求:一是100%基金规模须投向与香港创科产业、新型工业产业及其产业链关联的企业;二是至少50%基金规模需投资于香港本地企业,或计划来港运作的非香港企业;三是至少25%基金规模须由投资对象在投资期内,用于在香港设立及营运生产制造基地,涵盖创科或新型工业化相关的中试生产线、测试工序等。由此看出,“港版”政府引导基金同样有较强的返投要求。
这一政策动向早有铺垫。今年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及,“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由政府引导市场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而今年1月,香港就这只百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事宜向社会征集意向书,并召开基金简介会,吸引了不少内地VC/PE机构关注,其中包括内地国资股权投资机构、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下设的股权投资机构、内地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
广州一家专注生命健康领域的VC机构管理合伙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在香港已有基金主体及一只完成全部投资的美元基金,正计划新设基金投向医疗健康领域,香港引导基金的推出恰好提供了对接契机。
厦门一家设有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的国资股权投资机构也对记者透露,虽目前在港无基金主体,但高度关注香港科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希望通过了解香港基金生态和项目情况,寻找业务拓展空间。
据记者了解,香港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并非香港的首只政府引导基金。2024年12月19日,香港创新科技署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并开始接受该计划的基金管理人的申请。据创新科技署发言人介绍,在“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下,香港政府会调拨最多15亿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投资于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生命健康科技和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三个策略性产业的初创企业。
作为香港另一重要投资平台,成立于2022年的香港投资管理公司(简称“港投公司”)也传来积极信号。香港投资管理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日前在接受外电访问时,披露了该公司成立三年来的投资情况。她表示,受惠于对首次公开发行(IPO)及生物科技企业的投资,港投公司2024年创造超过20亿港元的投资收益。
据悉,港投公司初始投资基金涉及620亿港元,截至去年底,已投放的资金不足20%。陈家齐称,目前投资基金已进入第二阶段,正在寻找主权财富基金、退休基金及企业等区域合作伙伴,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与此同时,东南亚及中东的投资者对投资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企业都深感兴趣。
这一幕,像极了内地的“基金招商”。事实上,香港方面也坦言,设立引导基金乃借鉴了内地城市的招商模式。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曾在深港论坛上表示,经对多地区投资公司调研发现,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投早期项目”和“投资GP”的两点经验,对香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眼下,随着百亿引导基金遴选工作的推进,香港招商引资大幕正徐徐拉开。在政策引导、资本加持与经验借鉴的多重助力下,香港创科产业有望吸引更多境内外资源集聚,为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岳亚楠
校对:彭其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