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活动“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在厦门启幕,抗战题材电影《风雪飘摇》作为参展影片进行展映,其独特的叙事视角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获得关注,影片也将于11月21日全国上映。
作为民族题材电影展的参展影片,《风雪飘摇》将镜头对准风雪草原上的平凡生命,以不同于传统战争片的故事叙述角度,为观众呈现一部兼具格局与人文温度的佳作。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兽医郭东得知妻儿被日军杀害,因恐惧躲到草原深处,偶遇一位孕妇难产,郭东急中生智保住了母子性命,也因此重获人生目标,走出草原参加抗日的故事。影片没有侧重敌我对抗的激烈场面,而是将戏剧冲突聚焦于个体内心的挣扎——主人公郭东从“遇事退缩”到“托举生命”的蜕变,布和、乌兰用酒精麻痹痛苦后的觉醒,每个角色都在“活着还是有尊严地活着”的抉择中完成成长。这种叙事方式,更好体现普通人在绝境中被迫迸发的勇气,恰如导演所言,“这部电影,就是给所有被迫勇敢的人”。
![]()
影片将家国情怀融入具体人物的经历,通过角色成长逐步传递深层内涵。从开篇对“生存底线”的叩问,到“只有活着,才能洗清‘活着’的屈辱”的尊严觉醒,再到巴图等战士牺牲与新生儿降生形成的“生死对照”,最终升华为个体救赎与民族新生的深刻隐喻。其中“接生”这一核心情节,不仅是拯救两条生命的紧急行动,也暗含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深层表达,与“多彩中华”影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主题相呼应。
影片的艺术表达,同样兼具诗意与力量。广角镜头下草原的辽阔与人物的渺小形成强烈对比,冷色调向暖色调的渐变暗合着希望的降临,马头琴旋律与精简对白的交织,更让情感在克制中积蓄起震撼人心的力量。
《风雪飘摇》通过一个发生在抗战背景下的故事,完成了对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当代诠释。“活着,才能永远记得发生了什么”,影片中的这句台词,道出了铭记历史的意义。随着展映期间的口碑积累,《风雪飘摇》已引发观众期待。这部作品不仅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宏大叙事落地具体生命”的参考,更以深刻内涵,让当代观众对历史和家国情怀产生思考。(来源:人民日报文创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