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陆既白
编辑/世界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倒是双方元首似乎越来越烈,这几天红军城成为双方作战焦点,谁也不肯后退一步做出让步,那这两国大家到底谁会取得胜利呢?现在就让小陆带着大家来看看。
![]()
![]()
四年僵局藏猫腻?欧洲实力被严重低估
你有没有过这种疑问?俄乌冲突眼看要满四年,枪炮声怎么就停不下来,翻遍近代战争史,四年时间能改变太多事。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到1945年签字投降,太平洋战场打了整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全球卷进来,所有战役加起来也才四年零三个月。
一场局部战争能拖这么久,背后肯定不简单。不少人看新闻总盯着中美博弈,觉得搞定美国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真的太片面了。
![]()
欧洲加俄罗斯的实力,早被大家忽略到骨子里了,拿数据说话最实在,2020年的时候,这两家GDP加起来有21.58万亿美元,比咱们国家当时还高,相当于美国的74%。
核武器方面更夸张,截至2024年合计有6095枚,占全球一半还多,中美两国加起来都赶不上,别再信“欧洲衰落”的说法,人家家底厚着呢。
![]()
能源领域欧洲就是隐形霸主,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哈萨克斯坦排石油出口第二,煤炭出口第二的澳大利亚也属泛欧经济圈。
2022年之前,欧洲40%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进口,北溪管道一断,德国工业电费直接涨了三倍,这也能看出,欧洲对俄能源有多依赖。
工业上欧洲同样能打,欧盟汽车出口量占全球34.8%,比美国还高,空客公司在民航客机市场占48%的份额,把波音压得抬不起头。
![]()
军事装备方面,俄罗斯、法国、德国都是武器出口大国,2023年数据显示,欧洲军工企业营收占全球32%,仅次于美国。
农业上更不用提,欧洲小麦出口占全球35%,俄罗斯葵花籽油卖遍全世界,欧盟乳制品出口占全球32%,要是欧洲断供,不少国家得闹粮荒。
![]()
高端产业领域,欧洲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美国平起平坐,医疗器械更是全球领先,这些数据摆出来,谁还敢说欧洲不行?
人家只是看着散,真要是拧成一股绳,实力绝对能和美国掰手腕。毛主席早说过,欧洲的问题不是弱,是没凝聚力。
![]()
![]()
一体化梦碎:美国搅局俄乌的真实算盘
欧洲有远见的政客,都在琢磨着搞一体化,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是最积极的一个,她在任时干的每件事,都在为欧洲脱美铺路。
北溪二号管道项目,就是她的核心手笔,这条管道能绕开乌克兰,直接把俄罗斯天然气送到德国,每年能给欧洲省几十亿欧元。
她还特意加固法德关系,从《爱丽舍宫条约》升级合作,把两国经济、防务绑在一起,2017年更是拉着25个欧盟国签协议,要搞联合军事研发。
![]()
当时计划搞34个合作项目,从无人机到网络防御都有,甚至要组建法德联合旅,为“欧洲军”打基础。这些动作,明摆着要摆脱美国控制。
2022年之前,欧盟和俄罗斯关系确实在升温,俄罗斯卖能源,欧洲卖工业品,互补性特别强。这种趋势让美国坐不住了。
美国最怕的就是欧洲和俄罗斯联手。一旦这俩走到一起,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北约的存在都没了理由,等于被彻底赶出欧洲大陆。
![]()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国的目的就达到了。更狠的是,北溪二号管道当年9月被炸,直接断了欧洲和俄罗斯缓和关系的后路。
瑞典调查机构后来披露,爆炸现场发现美国军用炸药残留,不少西方媒体都报道过相关线索,但美国至今没正面回应。
这么一来,欧盟只能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大量购买美国高价天然气,2022年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量翻了三倍,价格涨了五倍,赚得盆满钵满。
![]()
欧洲一体化进程直接被按下暂停键,原本商量好的联合军事项目,要么搁置要么取消,法德联合旅也没了下文。
美国还趁机强化对北约的控制,逼着欧洲国家增加军费,2023年欧盟国防开支突破3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大部分都用来买美国武器。
欧洲政客也看得明白,但没办法,德国总理朔尔茨私下就说过,“欧洲现在没有和美国叫板的资本”,这话里全是无奈。
![]()
![]()
大国博弈下的平衡:中国的立场与机遇
聊到这儿,肯定有人问,咱们中国在这件事里是什么立场?答案很简单,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
美国虽是咱们的竞争对手,但地理上离得远,太平洋足够大,没什么结构性冲突,真正的地缘压力,其实在北方。
老一辈都记得,当年苏联陈兵百万在边境,咱们不得不转移东北的工业,在全国搞大三线建设,那种压力至今想来都让人揪心。
![]()
要是欧洲真的一体化成功,肯定会往中东、中亚扩张,这些地方都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远东地区也可能被他们盯上,咱们的发展环境就变复杂了。
现在的俄乌局势,虽说不是咱们促成的,却意外形成了一个平衡局面。中美俄三方,好像都能接受这种状态。
美国通过战争控制了欧洲,还收割了欧洲的财富和产业。欧洲资本为了避险,大量流向美国,2023年就有超过1.2万亿美元从欧洲流入美国市场。
![]()
咱们则趁机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欧美注意力被牵制在俄乌战场,咱们可以安心搞产业升级和战备建设。
不少欧洲企业也把工厂迁到中国。2023年德国宝马在沈阳建了全球最大电池工厂,大众汽车把新能源研发中心搬到了上海,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机遇。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战争也让国内凝聚力更强了,普京支持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原本松散的社会共识重新凝聚。
![]()
从咱们的角度看,俄罗斯不能输。它要是败了,欧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咱们,到时候西方制裁会铺天盖地而来。
但俄罗斯也不能赢太多。真要是把乌克兰打服了,俄罗斯威望暴涨,可能会重新整合欧洲大陆,咱们就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想法也差不多,俄罗斯败得太快,欧盟没了敌人,北约就得解散,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就没了抓手,俄罗斯赢了,欧洲又可能抱团反美。
![]()
四方博弈下,俄乌战场就成了现在这样——既不能赢,又不能输,还不能停。这种局面看着诡异,其实全是利益算计的结果。
欧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2023年欧洲GDP下降0.8%,难民超过800万,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不少工厂要么停产要么外迁。
咱们得看清这个现实,大国博弈从来都是残酷的,但不管国际局势怎么变,咱们的核心目标始终没变——实现民族复兴,让14亿人过上好日子。
![]()
现在的国际环境,有挑战更有机遇,欧洲产业外迁、俄罗斯资源开放、中亚局势松动,这些都是咱们发展的好机会。
只要咱们稳住阵脚,专注自身发展,把产业升级搞上去,把国防实力练扎实,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