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想跑厕所,小便老尿不干净,是不是上火了?”
很多60岁左右的男人,都会在某个夜里这么嘀咕一句。白天照常上班、打牌、带孙子,晚上起夜三四次,尿稀、尿慢、憋得慌,却总安慰自己:年纪大了,男人正常现象,忍忍就过去了。
![]()
刚开始,只是嫌麻烦,不想去医院;后来觉得有点丢脸,不好意思检查私密部位;再后来,药店买点“护前列腺”的药顶一顶,实在不行就多喝点水、多走两圈。就这样一拖再拖,最后被确诊前列腺癌的那一刻,很多人才会懊悔: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硬扛。
前列腺癌听上去很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长在男性前列腺上的恶性肿瘤。前列腺这个小器官,就像膀胱门口的“阀门”,负责分泌部分精液,也参与控制小便。人一旦上了年纪,前列腺难免会“闹脾气”,有的人是良性的增生,有的人则发展成了癌症。年龄越大、家族中有人得过前列腺癌、长期久坐、肥胖、抽烟喝酒多的人,风险会更高一些。
很多人以为,前列腺癌的“坏习惯”是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其实更常见、也更致命的那个坏习惯,是——明明身体已经在用各种方式提醒你,却选择视而不见,一拖再拖,拖到不能拖为止。
![]()
比如:
白天小便变得细、分叉、无力,要等半天才能尿出来,他说“最近上火,多喝水就好了”;
夜里起夜两三次,睡得断断续续,他说“老了都这样”;
会阴、下腹总是隐隐不舒服,他归咎为“坐久了腰不好”;
甚至尿里偶尔带点血丝,也会被解释成“痔疮、上火”。
真正把很多男性逼到晚期的,不是某一次憋尿,不是某一顿烧烤,而是这种长期“装没事”的态度——靠拖、靠忍、靠自我安慰,换来的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前列腺癌早期并不一定剧痛、也不一定明显出血,往往是一些被忽略的小变化。如果你或者家里老人,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建议别再用“没事”糊弄自己了:
1、小便习惯变了
以前尿得又快又利索,现在得等很久才能尿出来,尿线细、无力,甚至中断、分叉,感觉尿不干净,总有残余感。
2、频繁“找厕所”
白天一会儿就想尿,出门首先找卫生间;夜里从原来的一晚起一次,到两三次甚至更多,影响睡眠,第二天总是犯困。
3、下腹、会阴或腰部总有说不出的不适
不一定是剧烈疼痛,但老觉得坠胀、发闷、酸胀,坐久了更明显,休息后也不完全缓解。
![]()
4、尿液或精液颜色不对劲
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尿色发红或发茶色,排精时发现颜色异常、带血,就算只出现过一两次,也不要轻易放过。
这些症状不代表一定就是前列腺癌,也可能是前列腺增生、感染等其他问题,但共同点是:都值得去医院查一查,而不是在家自己猜、自己拖。
很多男性怕检查,其实只是对未知的恐惧。现在的前列腺筛查,大多是抽个血查一个前列腺相关指标,再加上医生简单摸一摸、做个影像检查,过程也就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却可能换来一个清晰的答案——是良性问题,安心治疗;如果真有恶变倾向,也能趁早处理,给自己留足选择空间。
![]()
日常生活中,前列腺确实不喜欢几个行为:久坐不动、憋尿、长期抽烟喝酒、长期高油高脂饮食、体重一路上涨。这些习惯并不能简单等号“=前列腺癌”,但会让前列腺长期处在被刺激、被挤压的状态里,更容易出现各种麻烦。与其等到问题出现后慌乱,不如早点做些简单的调整:每天动一动,别一坐就是一整天;有尿意就去厕所,别硬憋;晚上少喝点酒、少吃太油腻的夜宵,减一减腰围,对心血管和前列腺都是好事。
给所有男性一个提醒:真正需要警惕的“坏习惯”,并不是偶尔的一次熬夜、一次聚餐,而是长期把身体信号当耳边风。
把那些难以启齿的症状,当作可以被讨论的健康话题;把“怕麻烦”“怕丢脸”,换成“早点查、早点安心”的主动。前列腺长在你身上,但它不是非要跟你作对,你愿意多关心它一点,它就少给你添一些乱。这,才是每个男人能给自己、也给家人敲响的那记真正有用的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