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适老化无障碍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最迫切最实际的需求。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日常出行的适老化无障碍就显得尤为必要,而满足老年人出行及活动需求的公共交通,则是老年人出行的主要方式。
本期适老化大调研,我们选取了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进行走访体验。
![]()
![]()
老人的失落:
轮椅上不了公交,坐地铁分不清出口
西安市民赵叔叔今年78岁,前年因为脑出血住院治疗,幸运的是恢复得还不错,仅有一侧的腿稍微不灵便,在家可以缓慢步行,要出门走得较远的话,就必须坐轮椅。赵叔叔说,自打生了病之后,出门变得异常困难,虽然自己平时生活都能自理,但想起出门还是惧怕。
“生病之前,我一般去近一点的地方就坐公交车,远一点的地方就坐地铁。生病之后,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都需要借助轮椅。先说公交吧,目前西安绝大多数公交站没有无障碍设施,没有专门的轮椅停放位,而且几乎所有的公交站台和地面都有台阶,轮椅没有办法从台子上直接上公交车,所以坐轮椅上下公交基本实现不了。再说地铁,地铁基本上都有无障碍电梯,但是电动轮椅不能上下,必须有人陪同,推着轮椅,加上轮椅上下进出地铁,非常复杂,大的地铁站,如钟楼、小寨,出口很多,老年人也搞不清从哪进出,所以我也不愿意坐地铁。”赵叔叔说,如今自己尽量不出门,必须去医院的话,让孩子提前约个出租车,他很失落,“明明还能自理,却出不了门了。”
他希望公共交通能强化适老化服务,让和他一样的老年人能轻松、便捷出行。
公共交通适老化也有相关标准
2025年4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设施服务要求与评价》(GB/T 45158- 2024)的推荐性标准中,关于公交车站适老化的要求如下:
公交站台应符合下列适老化服务要求:
a)设置老年人专属候车座椅及无障碍轮椅停放位置;
b)公交车站范围内的树池做平整化处理;
c)公交站台满足无障碍通行需求。
公交站牌应符合下列适老化服务要求:
a)布置在候车亭的下游端,距路缘石外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3m,也不影响乘客等候及上下车的行动流线;
b)设置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服务设施,设置智能化导航服务设施;
c)站牌、信息查询设备的文字清晰易懂,满足老年人阅读习惯;
d)公交站牌底色与文字对比度高,字体简洁标准。
2025年2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运营服务规范》(GB/T44718—2024)的推荐性标准中,关于不同类型乘客服务都有具体要求:
乘坐轮椅的乘客服务包括:车站应在出入口、站台和站厅等位置设置醒目的无障碍电梯引导标识。车站服务人员应引导乘坐轮椅的乘客使用无障碍电梯进出站。未配置无障碍电梯时,应使用升降设备或其他方法协助乘客进出站。站台应设置无障碍候车区,无障碍候车区位置应与无障碍车厢对应,在地面或立面张贴无障碍标志。车站服务人员应引导乘客在无障碍候车区候车。车站应配备无障碍渡板。上下车时,车站服务人员应根据乘客需要铺设无障碍渡板,推行轮椅上下车,协助乘客在无障碍车厢固定轮椅或解除轮椅固定。
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乘客服务包括:车站服务人员宜引导或提醒行动不便的乘客乘坐无障碍电梯进出站。
综合上述标准要求来说,就是公交站台应该有专用的轮椅停车位,要满足无障碍通行的要求,车站范围内的树池做平整化处理;地铁站应在出入口、站台和站厅等位置设置醒目的无障碍电梯引导标识。
对照上述标准要求,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分别走访了10处公交站点和10处地铁站点。
![]()
①博士路北口站:个别公交车要等一小时
在位于博士路与西部大道十字东北角的博士路北口公交站,67岁的王叔叔在等公交车。记者看到,该公交站站台地面平整,有无障碍通道,但是没有专用的轮椅停放位置,公交站设有雨棚和爱心座椅,王叔叔就坐在凳子上等车。
![]()
“我一般出行都选择公交车,一方面是公交相对熟悉,另一方面,坐地铁太复杂,我不太会。”王叔叔告诉记者,他经常乘坐的是411路公交车,他在紫薇早市买完菜回家,中途不用换车,“唯一的缺点就是车少,不是高峰期的时候,我有时候一等就是一小时。”记者询问王叔叔会不会使用手机查阅发车时间,王叔叔说他不会,每次等车都是硬等。记者用小程序帮王叔叔查阅,411还有15分钟到站,王叔叔说,能查时间就是好,他回家学一学。
![]()
随后,一辆608路公交车到站,停靠之后,记者发现,车辆距离站台有大概40厘米的距离,有的老年人需要先下台阶到地面上,再跨一步上到公交车。而如果是轮椅的话,即使有人推着,也很难上车。
记者上了608路公交车,发现车上有爱心座椅,也有轮椅停放的位置,不管是起步还是停车,司机的速度都比较平缓,遇到老年人上下车也会提醒注意安全,对老年乘客尽显耐心。
②锦业路丈八四路口站:现代化公交站美观又智能
在位于丈八四路和锦业路十字东南角的锦业路丈八四路口公交站,记者看到,该公交站非常现代化且美观。
![]()
公交站台处设有无障碍通道和盲道,还设有带着雨棚的候车亭,雨棚下有爱心座椅,雨雪天气下,也方便乘客候车。
除此之外,该公交站在站牌上方,设有电子显示屏,上面清楚显示着公交线路、目的地、发车时间、抵达时间,如高新6号线,开往西沣路辅道锦业一路口,还有2站到站。乘客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自己所等待的公交车的情况。乘客孙女士连连称赞:“这样的公交站又美观又智能,乘客想了解的信息屏幕上都能显示,这样的公交站值得在全市推广。”
不过,该公交站在适老化方面也有缺陷,如没有专用的轮椅停放位,站台与地面台阶较高,轮椅无法上公交车。
③省体育场站:树坑没有平整化处理
在位于陕西省体育场东门的省体育场公交站,有几位老年人在等车。记者看到,该公交站有雨棚,有爱心座椅,也有提示车辆信息的电子屏幕。省体育场公交站有10个线路的公交车在此聚集,等车的人比较多。
![]()
美中不足的是,该公交站的树坑比较大,没有进行平整化处理,万一乘客不注意踩到树坑,有崴脚的隐患。该公交站也没有轮椅停放位,站台与地面高差在十多厘米,推着轮椅也无法上公交车。
![]()
④大雁塔北广场站:公交站牌字太小老人看不清
大雁塔北广场站位于大雁塔北广场东侧,在大雁塔地铁站的斜对面,此处有242、271等公交车停靠。记者赶到时,几位五六十岁的女士正在等车。从她们交谈中得知,她们是外地来西安旅游的,想坐公交车在西安市转转,结果等了半个多小时,还没看见公交车过来。几人表示,希望在公交站能看到线路的具体信息。
![]()
记者看到,该公交站有雨棚,有爱心座椅,公交站台附近的树坑也做了平整化处理。不过,该公交站没有电子屏幕,站牌上的字迹较小,老年人看上去比较吃力。该公交站也没有轮椅停放位,站台与地面高差在十多厘米,推着轮椅也无法上公交车。
![]()
⑤小寨站:站台上停满共享单车
在位于小寨西路和长安路十字西北角的小寨公交站,站牌距离候车亭有大约三米的距离。站牌在露天处,上面标有几条线路的站点,站牌上的字又小又密,几位乘客都凑得特别近,才能看清站牌上的信息。
![]()
记者观察了该公交站的适老化情况,发现附近没有无障碍通道,公交站内没有轮椅停放的位置,候车亭内没有座椅。除此之外,公交站内停满了自行车,乘客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同样,公交站的站台与地面有较高的高差,在此处轮椅无法上公交车。
![]()
⑥青龙寺站:仅有一个光秃秃的站牌立在露天
青龙寺公交站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看到的较为简陋的公交站。该公交站没有雨棚,没有座椅,仅有一个光秃秃的站牌立在露天里。站牌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桶旁边是一个树坑,树坑没有做平整化处理,有一个凹进去的坑,行人如果不注意容易摔倒。
![]()
记者在此站牌停留了一会儿,一辆25路公交车停靠,距离站牌有40厘米左右的距离,一位老年人先下台阶,站到马路上,再从马路上车。很显然,如果是轮椅,根本无法从站台上公交车。
⑦北大街站:三个雨棚下仅有一条爱心座椅
位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西侧的北大街站,是附近一个较大的公交枢纽站。记者看到,此处有12条公交线路在此站停靠。该站候车的乘客较多,老年人也不少。由于该公交站较大,此处设置了三个雨棚,但是仅有一条候车座椅,坐满了老年人,还有十几位乘客站在站台处等车。
![]()
记者发现,该公交站台虽大,但也没有轮椅停放的位置,附近也没有无障碍通道,此处公交站台与地面的距离在十厘米左右,公交车停靠距离站台较远,乘客都需要下站台后再上公交车,如果是乘坐轮椅的乘客,无法上公交。
![]()
记者在该站上了一辆33路公交车,这辆车上有爱心座椅,没有轮椅停放位置,乘坐公交车的老年人居多,对于老年乘客的询问,司机耐心回答,遇到有老年人等车的站牌,司机也会耐心等待老年人上车坐稳后再开车。
⑧凤城二路西口站:无雨棚无座椅,仅有露天站牌
该站牌位于凤城二路西口,此处是21路、3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和始发站。该公交站没有雨棚,没有座椅,只有一个站牌立在露天。同样,该公交站没有无障碍通道,没有轮椅停放区,站台与地面有明显高差,轮椅从此处无法上公交车。
![]()
⑨黄雁村站:老人坐在临街商铺台阶上等车
位于黄雁村十字西北角的黄雁村公交站,对面就是陕西省人民医院,在此站牌处等车的老年人比较多,部分老人是看完病坐车的市民。该站牌处没有雨棚,也没有座椅,站牌设在沿街商铺前,位置比较拥挤。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共享单车停在站台上,把本就不大的站台占得满满当当。
![]()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阿姨等车时间太久,干脆坐在临街商铺的台阶上等车。阿姨说,老年人腿脚不灵便,站一会儿就腰酸背痛,希望公交站牌有歇脚的地方。
![]()
与其他公交站一样,该公交站没有无障碍通道,没有轮椅停放区,站台与地面有明显高差,轮椅从此处无法上公交车。
⑩太白路电子二路站:无雨棚无座椅,站牌立在露天处
位于太白南路的太白路电子二路公交站没有雨棚,没有座椅,仅有一个光秃秃的站牌立在露天里。站牌旁边是有一个树坑,树坑没有做平整化处理,有一个凹进去的坑,行人如果不注意容易摔倒。该站牌没有无障碍通道,没有轮椅停放的位置,轮椅无法从站台上公交车。
![]()
![]()
①丈八四路站(六号线):有无障碍电梯,站内标识清楚
在地铁六号线丈八四路站,记者看到,该站C口有无障碍通道,连接着无障碍电梯,乘坐轮椅的乘客可通过无障碍电梯下到地铁站内。此外,该地铁站A口有扶梯,老年人乘坐扶梯上下,也比较省力。
进入地铁站后,记者看到,在人工窗口可以用现金购票,非高峰时段,70岁以上老年人可持长安通老年卡免费乘车。
![]()
即便是无障碍设施覆盖比较到位,但对于乘坐轮椅出行的老年人来说,乘坐地铁也并不轻松。
![]()
11月12日,记者在地铁六号线上见到了推着轮椅的马女士,遂与她交谈,她说,轮椅上坐的是94岁的老父亲,与她同行的是88岁的老母亲,他们觉得出行不容易:“我们只能走有无障碍电梯的地铁口,无障碍电梯不允许电动轮椅通行,只能用这种人力推的,每次进出电梯的时候,或者出地铁站的时候,都需要我和我母亲一起抬着轮椅,因为有的地方有坡度,不抬着容易跌倒。”马女士说,还是希望无障碍出行的力度能加大,适老化的设施能增加,他们出行才能便捷。
②北大街站(一、二号线):靠近医院的出入口需要步行下楼梯
有老年市民向华商报反映,地铁一、二号线由于修建时间比较早,很多出入口只能乘坐电梯上行,下行没有电梯,只能走台阶,这对腿脚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很不友好。记者在地铁北大街站D口,就看到了这样的情况。
![]()
地铁北大街D口设在北大街与西五路十字东北角,出口就是西安市中心医院和西安交大二附院,由于该出口有两家医院,因此进出的人络绎不绝,老年人不在少数,但是该地铁口下行没有电梯,只能走步梯。记者在该出口停留了10分钟,先后有15位老人从阶梯上走下来,从上走下来有67节台阶,有的腿脚比较好,走起来比较轻松,有的腿脚不灵便,侧着身体一级一级下台阶,看上去非常费力。
![]()
记者在北大街站看到,该站有一个无障碍通道,设在C口,在D口的马路对面,要跨越一条大马路才能过去。79岁的周阿姨说:“从医院出来,再到马路对面,得跨一座大天桥,上下也是楼梯,也不方便。这么大一个地铁站,四个出入口,只有一个电梯口,对老年人来说,确实不方便。”
③朝阳门站(一号线):三个出口需要步行下楼梯
随后,记者乘坐地铁一号线,到朝阳门站下车,该地铁站与北大街站类似,在开始建设时,均为上行有电梯,下行是步梯。随后地铁站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四个出口中的其中一个出口,加装了无障碍电梯。朝阳门站的无障碍电梯设在A口。但其他几个出入口在下行时,依然需要通过下步梯通行。
![]()
④龙首原站(二号线):无障碍电梯不好找
龙首原地铁站是地铁二号线的一站,该地铁站有四个出入口,B、C、D三个出口上行有电梯,下行无电梯。
![]()
记者在地铁口的指示牌上看到,该地铁口的无障碍设施位于A口,但记者在A口寻找了半天,依然没找到无障碍电梯。无奈之下,记者通过步梯下楼,在站内找到了无障碍电梯,上去后,发现该出口比较隐蔽,在A口的正门处根本不好找。
![]()
记者发现,后建无障碍电梯不好找,标识不明确,是这类无障碍设施共同的特点,也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了麻烦。
⑤钟楼站(二、六号线):十个进出口就像“迷宫”
在老年人向华商报反映的关于地铁的问题中,比较集中的,就是老年人吐槽钟楼地铁站出入口太多,老年人搞不清楚方向,走到钟楼地铁站就像走入“迷宫”,很容易迷路。此外,就是钟楼地铁站换乘太远,从六号线换乘二号线,走得腿疼。
![]()
记者乘坐地铁六号线到达钟楼站,出地铁后,恰好遇到一位老年人问路,问记者兴正元怎么走?随后,记者和老人一同来到钟楼地铁标识牌前,看到该标识牌上显示,一共有A、B、C、D、E、F、J、H、G、K十个出口,老人所说的兴正元,应该是在东大街上,但是,与东大街相关的还有两个出口,随后,记者又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去兴正元最好从G口出去。
随后,记者体验了一次在钟楼地铁站换乘,沿着标识从六号线换乘二号线,记者从六号线下车的时间是12时08分,沿着标识走呀走,过了漫长的通道,还上下了几次电梯,终于到达了二号线,用时10分钟。如果是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0分钟。
记者也特意咨询了钟楼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关于适老化的服务,工作人员标识,如果有老年人需要乘坐轮椅坐地铁,可以提前预约,工作人员可以用轮椅送老年人上车,并联系下一个站点用轮椅接老人。如果老年人在地铁里找不到出口,也可以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送老人去目的地出口。
⑥省体育馆站(八号线):无障碍设施较为完善
在地铁八号线省体育馆站,记者看到,该地铁站外有规范的无障碍通道,以及无障碍电梯。进入地铁站之后,有人工值班的客服中心,不会用手机刷卡的老年人可以在客服人员处购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可以提前预约轮椅,站内有轮椅供乘客使用。如果是乘坐自己的轮椅出行,工作人员可以帮忙送上车。
![]()
记者在该地铁站出口看到,出口处醒目位置张贴了公交信息,该地铁站目前开通的三个出口分别有什么公交车,距离出口的距离都写得明明白白,这样贴心的服务,也引来了过往乘客的好评。
![]()
⑦大雁塔站(三、四号线):有两部无障碍电梯
大雁塔地铁站是地铁三号线和地铁四号线的换乘站,记者在该地铁站看到,由于这两条线路建设稍晚,因此该站的无障碍设施比较到位。
![]()
大雁塔地铁站C口和F口均有无障碍电梯,其他的出口也均有扶梯,上下比较轻松。此外,该站也设置有轮椅暂借处,工作人员标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可以使用站内轮椅,但这个轮椅不能借走,可以把乘客送上车,如果乘客需要,也可以帮助联系下一个站点用轮椅接。
⑧青龙寺站(五号线):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
青龙寺地铁站H口有无障碍通道,连接着无障碍电梯,乘坐轮椅的乘客可通过无障碍电梯下到地铁站内。该地铁站其他出入口有扶梯,老年人乘坐扶梯上下比较省力。进入地铁站后,记者看到,在人工窗口可以用现金购票,非高峰时段,70岁以上老年人可持长安通老年卡免费乘车。
![]()
⑨延平门站(三号线):无障碍通道停满电动车
延平门地铁站A、C口有无障碍通道,连接着无障碍电梯,其他出入口有扶梯,老年人乘坐扶梯上下比较省力。
![]()
美中不足的是,记者在该地铁站无障碍通道口看到,通道口停满了电动车,把通道口堵得严严实实,只剩下了一条小道,轮椅从此经过很不方便。
![]()
⑩小寨站(二、三号线):多个出口没有下行电梯
小寨地铁站也是建成较早的地铁站,记者在该地铁站看到,这里的乘客络绎不绝,人流如织。与其他建成较早的地铁站一样,小寨地铁站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D口增设了无障碍电梯,但其他较早建成的出入口也是只有上行电梯,没有下行电梯。记者不时能看到提着箱子的乘客走楼梯下行,也有老年人缓慢下步梯。
![]()
此外,与钟楼地铁类似,小寨地铁站的出入口较多,随说每个口都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不常来的人,或者方位感较差的老年人,寻找目的地并不容易。
![]()
75岁的吴阿姨说:“我出门不愿意坐地铁的原因,就是经常走错出口,又得重新回去找出口,希望能在出口多的地铁站增加人工指引,让老年人出行无忧。”
记者手记:
公共交通适老化,让老年人出行有暖意
北大街地铁D口,腿脚不灵便的宋阿姨侧着身子,一级一级下着台阶,她很纳闷,这么大的交通枢纽站,怎么下行没有电梯?小寨公交站,坐轮椅的刘叔叔本来想坐公交车,看着站台处的台阶,给孩子说还是走回去吧,轮椅根本上不去。这样的一幕幕,刺痛了想依赖公共交通出行的许多老年人。
截至2024年末,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走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选择依靠公共交通出行,公交车、地铁至最常见的交通方式,相比于地铁,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公交出行,因为乘坐公交车目的地明确,价格便宜,70岁以上人群还能免费。但是走访中,记者发现,公共交通的适老化服务的确还不尽如人意。没有无障碍通道的公交站,轮椅无法上车的公交站台,以及下行没有电梯的地铁站,都成为阻隔老年人出行的屏障。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几年,相关部门在努力推动公共交通的适老化改造,部分公交车配备无障碍导板,部分公交站配备电子站牌,地铁2号线升级无障碍设施……一张包容温暖的出行网正在编织,我们希望,编织的速度能快些,再快些。
我们期盼的画面是这样的:清晨的锦业路丈八四路口公交站,75岁的郑阿姨盯着电子屏幕看到公交车实时到站信息,清晰的大字让她无需费力辨认,她的唇边浮现笑意。地铁八号线省体育馆站,乘坐轮椅的何叔叔通过无障碍电梯到达站内,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把他送上地铁,何叔叔心里暖暖的。这样的画面何时变得稀松平常,西安的老年人出行就会充满暖意和尊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文/图 B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