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有没有肠息肉,看吃饭就知道?肠内长息肉,吃饭或有这几个表现

0
分享至



“林阿姨,最近吃饭总觉得肚子胀,还经常犯困,胃口也没以前好了。”坐在医院消化科诊室里,62岁的林阿姨有些困惑。之前她饭量一直不错,可最近连最喜欢的红烧肉都只夹了一筷子。她心想:“是不是年纪大了身体就在走下坡路?”

可家里的老伴却“能吃能睡”,精神头十足。一次家庭聚餐时,她把这个情况一说,表妹突然提醒:“你要不要查查肚子里的‘小问题’?”一句话点醒林阿姨,这样的变化到底是老了,还是肠道在悄悄发出“警报”?

其实,不少中老年人都忽视了肠息肉这个“隐身杀手”。你是不是也觉得,肠息肉离自己很远?可事实上,60岁以上人群肠息肉检出率高达25%-40%,不少人已“中招”却浑然不觉。难道,吃饭的表现真能透露肠道健康的“玄机”?

尤其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每次吃完饭,肚子胀、嗳气、腹泻或者饭量突然变少,这可能不仅仅是脾胃问题。医生提醒:有些吃饭时的细节,真的是肠息肉发出的“求救信号”,很多人还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表现要警惕?

可能你会奇怪,肠息肉不是得做肠镜才能发现吗,怎么会和吃饭方式、饮食变化联系在一起?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数据显示:肠息肉患者在疾病早期,7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尤其在进食时表现明显。

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2万例肠息肉患者的研究也发现,大约65%的患者在发现息肉前半年内,曾有“胃口变差、腹胀、饭后反酸”等症状。因为息肉能影响肠道腔径、刺激肠壁或释放炎性物质,这些变化往往首先在“吃饭”这件小事中体现出来。

举例来说,正常肠道就像一条畅通的河流,食物很轻松就能“顺流而下”;可如果肠壁长出了息肉,就像河里多了暗礁阻挡,吃进去的食物难免“卡壳”,出现腹胀、腹痛、即使刚吃完饭也不舒服的感觉。

多项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肠息肉在50岁后发病率显著升高,而有反复消化不良或饭量莫名减小的人,患息肉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7倍。但由于大多数早期的症状都不典型,很多人总以为只是“消化差了”,耽误了发现和干预的时机。



坚持观察你平时吃饭时的小变化,身体或许正在通过这些信号“喊救命”。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一再忽视—:

饭后腹胀、易嗳气:如果每次吃完饭总感觉肚子“顶得慌”、需要不断打嗝,甚至稍微吃多一点就胀满不适,这种情况不是单纯消化不良就能解释的。有研究表明,肠腔内的息肉可导致肠蠕动异常,使气体难以排出,出现慢性腹胀。

饭量明显减少、早饱:最近你是否突然觉得饭还没吃几口就饱了?以前能吃一碗,现在半碗就觉得“撑”?这种饭量骤变,有时提示肠道“通路”受阻。2023年《中华消化杂志》数据指出:反复早饱感是肠道病变(包括息肉)早期的高危提示,不能忽视。

饭后易腹泻,且排便习惯改变:肠息肉易造成部分肠道吸收异常,部分人饭后很快腹泻或大便性状改变。特别是粪便变稀、夹杂黏液或带血丝,且症状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引起重视。

饭后偶有腹痛、肠鸣音增强:肠息肉有时会因刺激肠壁引发间歇性腹痛、腹部“咕噜”响得特别明显,尤其天天如此,说明肠道内环境已发生异常。

体重无故下降,且伴疲惫:如果你近期饭量减少、消化不良,还发现体重数周内无缘无故减少2-4公斤,整个人没精神、易累,需高度怀疑肠道有慢性失血或营养吸收障碍。

这些吃饭时的微妙变化,可能只是小细节,却是肠道健康的大信号。尤其是“饭量下降”+“长期腹胀”,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当成小问题拖着,等到症状严重才就医,为时已晚。



肠息肉虽难以完全预防,但科学研究早已证实,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可显著降低其发生概率,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

优化膳食结构,多吃高纤维低脂:多项Meta分析明确指出: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可使肠息肉发生风险降低约32%。建议:每餐加一份绿叶菜、主食选粗粮代替白米面。

减少高脂肪和加工肉摄入:腌制品、烧烤、红肉长期摄入会推动息肉生长(WHO已将加工肉制品定义为明确致癌物)。每周红肉建议<350g,更多选择鱼类、禽肉。

定期体检,及早筛查:5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者,建议2-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应提前到45岁开始。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息肉切除后肠癌风险几乎等于普通人。



适量运动,保持体重:肥胖、缺乏活动者更易患息肉。每天快步走30分钟,长期坚持可减少多肠道病变的发生率。

减少烟酒,规律作息:烟草和过量饮酒都会促进息肉生长。尽早戒烟、饮酒限量,晚餐不过饱、睡前不吃宵夜,是养好肠道的关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何我们总是演习,却迟迟不进攻台湾?看看金门岛战役就知道了!

为何我们总是演习,却迟迟不进攻台湾?看看金门岛战役就知道了!

壹知眠羊
2025-07-10 08:09:51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1-15 14:21:44
舒淇回应“要小孩”问题,称“一直都想要,一直未能如愿”

舒淇回应“要小孩”问题,称“一直都想要,一直未能如愿”

红星新闻
2025-11-16 12:43:04
贼心不死!一百年来,日本处心积虑斩断华夏龙脉,破坏中国国运!

贼心不死!一百年来,日本处心积虑斩断华夏龙脉,破坏中国国运!

阿胡
2025-11-16 12:31:27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4 14:54:30
金鸡奖最耀眼的女星不是影后宋佳也不是女配钟楚曦,而是主持倪妮

金鸡奖最耀眼的女星不是影后宋佳也不是女配钟楚曦,而是主持倪妮

乐悠悠娱乐
2025-11-16 11:44:26
刘国梁当选,得票第一

刘国梁当选,得票第一

观察者网
2025-11-16 09:47:07
岳云鹏演唱会孙浩翻红,网友:现在全网最高兴的人就是张嘉译了

岳云鹏演唱会孙浩翻红,网友:现在全网最高兴的人就是张嘉译了

丫头舫
2025-11-15 22:40:03
陈梦0:4输给王曼昱,评论区充满恶臭,更甚者嘲讽她是奥运冠军

陈梦0:4输给王曼昱,评论区充满恶臭,更甚者嘲讽她是奥运冠军

蜜桔娱乐
2025-11-15 22:33:47
林毅夫自证: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是美国经济放缓了

林毅夫自证: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是美国经济放缓了

小筑
2025-09-21 13:21:40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袁医生课堂
2025-11-16 10:58:08
七旬爷叔自称“等爱情”每晚伫立南浦大桥下,却拖欠房租、屋中堆满垃圾清运出100多箱,房东:老鼠、蟑螂到处都是

七旬爷叔自称“等爱情”每晚伫立南浦大桥下,却拖欠房租、屋中堆满垃圾清运出100多箱,房东:老鼠、蟑螂到处都是

大象新闻
2025-11-15 00:14:09
向太儿媳的黄婉佩,二婚嫁进百亿豪门,如今43岁已成企业家

向太儿媳的黄婉佩,二婚嫁进百亿豪门,如今43岁已成企业家

勺哥乡村味道
2025-11-16 15:00:25
这届网友真生猛,借用金鸡奖直播诉苦,满屏的“西安暖气不热”!

这届网友真生猛,借用金鸡奖直播诉苦,满屏的“西安暖气不热”!

乐悠悠娱乐
2025-11-16 11:46:17
黄金在北美市场开盘之后迎来了暴跌,最大的跌幅来到了3.16%

黄金在北美市场开盘之后迎来了暴跌,最大的跌幅来到了3.16%

流苏晚晴
2025-11-15 20:48:17
全运会:樊振东4-1林诗栋,夺男单冠军,卫冕冠军伸出两手指庆祝

全运会:樊振东4-1林诗栋,夺男单冠军,卫冕冠军伸出两手指庆祝

湘楚风云
2025-11-16 14:45:33
44岁宋佳与44岁郭晶晶同框,差异惊人,终于懂啥叫相由心生!

44岁宋佳与44岁郭晶晶同框,差异惊人,终于懂啥叫相由心生!

策略剖析
2025-11-16 15:17:35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来科点谱
2025-11-16 09:03:58
人民日报发文,张展硕再破天花板,令潘展乐孙杨和整个泳坛都沉默

人民日报发文,张展硕再破天花板,令潘展乐孙杨和整个泳坛都沉默

小徐讲八卦
2025-11-16 08:29:56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奇妙的本草
2025-11-16 11:59:45
2025-11-16 16:08:49
李摻穷游天下
李摻穷游天下
看遍天下美景,不负此生!
1166文章数 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时尚
教育
军事航空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教育要闻

三年级求周长,难住不少家长

军事要闻

解放军报: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