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俄罗斯联邦统计局Rosstat公布了第三季度GDP数据:同比增长0.6%。第二季度是1.1%,第一季度是1.4%,去年第四季度是4.5%。这条曲线一路向下,已经快贴地了。
0.6%是什么概念?这是2023年以来俄罗斯最慢的增长速度。2025年前九个月整体扩张了1%,而2024年同期是4.3%。速度慢了四倍多。
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4.3%,看着挺漂亮,但那是靠战争开支硬撑起来的。政府疯狂砸钱造坦克、造导弹、造弹药,国防工业吃得脑满肠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但现在这个模式玩不下去了。
工业生产今年前三季度只增长了0.5%,去年同期是5.6%。民用行业已经全面崩盘。食品生产下降0.2%,纺织品和鞋类产出下降2.3%,家具制造暴跌接近10%。炼油因为乌克兰无人机轰炸收缩了4.5%。冶金行业自2022年以来首次陷入衰退,产量下降3.3%。
![]()
连国防工业都开始熄火了。9月份“金属制品”生产下降1.6%,要知道这个行业2023年飙升26.4%、2024年飙升31.6%,现在突然掉头向下。“其他运输设备”(坦克和装甲车)9月产量增长只有6%,而8月还是61.2%。这说明什么?说明国防工业的产能已经到顶了,再怎么砸钱也榨不出更多产量了。
财政收入在急剧下降。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跌了约20%,非资源税收也低于预期。增值税收入比目标少1.19万亿卢布,企业所得税少1670亿卢布,个人所得税少830亿卢布。关税收入跟去年相比下降19%,短缺1.4万亿卢布。今年迄今预算缺口约500亿美元。
克里姆林宫现在怎么办?提税。财政部已经提议把增值税从20%提高到22%。老百姓和企业要多掏钱填窟窿。但问题是,企业利润已经在暴跌了。1月到8月间企业利润下降8.3%,少了1.6万亿卢布。你让这些已经在亏损的企业交更多税,它们能挺住吗?
央行那边也是一团乱麻。通胀率维持在8%左右,年底预计在6.5%-7%之间。为了压通胀,央行把基准利率提到了21%的历史高位。21%是什么概念?企业贷款基本借不起了。中小企业想扩张、想投资、想周转,一看借钱成本这么高,直接放弃。
企业主们抱怨得不行,说高利率正在扼杀经济增长。但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说未来可能还要加息。她的逻辑是:通胀不降下来,就得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但企业的逻辑是:你这么搞,我们都活不下去了,哪来的经济增长?
![]()
普京11月14日跟纳比乌琳娜和高级官员开视频会,承认通胀居高不下,2025年经济增长会“略低”。他用了个词叫“软着陆”,说这是俄罗斯“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这话听着像是在自我安慰。从4.3%跌到0.6%,你管这叫软着陆?这已经是硬着陆了好吗。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比普京诚实多了。10月14日IMF再次下调对俄罗斯2025年的预测,预计只增长0.6%。这是第三次下调了,4月预测的是1.5%,7月改成0.9%,现在又改成0.6%。IMF还预测俄罗斯今年通胀率会升至9%,是全球平均4.2%的两倍多。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算了一笔账,说增长在2024年中期就停滞了,今天的GDP跟18个月前几乎一样。换句话说,过去一年半俄罗斯经济原地踏步。
战争烧钱到底烧了多少?具体数字俄罗斯不公开,但从预算缺口、国防工业扩张速度、税收缺口这些侧面数据能算出大概。每个月几百亿美元肯定有,持续三年多,累计得上千亿美元了。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和企业身上挤出来的。
现在的问题是,战争还在继续,开支停不下来。但经济已经榨不出更多了。怎么办?有经济学家建议转向全面战时经济,像二战时期那样,把民用生产全部转向军事用途。但这一步克里姆林宫一直没敢迈,为什么?因为会引发社会动荡和消费品短缺。
![]()
如果超市货架上没有食品、没有日用品,老百姓还能忍多久?苏联解体前就是这个样子,商品短缺、排队领面包,最后整个体制崩了。普京肯定记得这段历史,所以他在维持战争开支和保障民生之间走钢丝。
但钢丝越来越细了。民用行业已经在衰退,企业利润在暴跌,财政收入在下降,通胀压不住,利率降不下来。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高利率压制投资和消费,导致经济萎缩;经济萎缩导致税收减少,预算缺口扩大;预算缺口扩大只能提高税率和通胀;高税率和高通胀进一步压制经济。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今年增长1%,2026年增长1.3%,后面几年能达到2.5%-2.8%。央行预测2025年增长1%-2%,到2028年达到2.5%。这些官方预测明显太乐观了。IMF、独立经济学家、科学院研究所,没有一个机构相信这些数字。
经济发展部自己都说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率将直接取决于效率提升和结构转型的速度。”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增长,得看运气。
![]()
俄罗斯经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短期的GDP数字,而是结构性的崩溃风险。战时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国防工业产能到顶,民用经济全面萎缩,财政收入锐减,通胀高企,企业利润暴跌。这些问题哪一个都不好解决,放在一起更是死局。
克里姆林宫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削减战争开支,把资源转回民用经济,让经济恢复正常运转。但这意味着在乌克兰战场上示弱,普京的政治威望会受损。第二,继续维持高战争开支,硬撑到经济崩溃。但那样的话,社会动荡、政权不稳都是可能的结果。
普京选哪个?从他说“软着陆”这个词来看,他还在幻想能两头兼顾——既维持战争,又稳住经济。但现实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经济规律不听政治指挥,资源就那么多,分给战争的多了,分给民生的就少了。继续这样下去,俄罗斯经济硬着陆是大概率事件。
“俄罗斯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正在增加。”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数据的理性判断。0.6%的增长率只是个开始,如果战争不结束,2026年GDP收缩2%完全有可能。到那时候,不是普京选择结束战争,而是经济逼着他必须做出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